- 年份
- 2024(9014)
- 2023(13178)
- 2022(11198)
- 2021(10409)
- 2020(8583)
- 2019(19687)
- 2018(19491)
- 2017(37072)
- 2016(20063)
- 2015(22360)
- 2014(21893)
- 2013(21360)
- 2012(19689)
- 2011(17645)
- 2010(17247)
- 2009(15198)
- 2008(14327)
- 2007(12041)
- 2006(10476)
- 2005(9116)
- 学科
- 济(82191)
- 经济(82113)
- 管理(51338)
- 业(49655)
- 企(37932)
- 企业(37932)
- 方法(32232)
- 数学(28496)
- 数学方法(28087)
- 中国(25061)
- 农(24881)
- 地方(24530)
- 业经(18869)
- 财(18119)
- 农业(17170)
- 学(16693)
- 环境(14028)
- 贸(13934)
- 贸易(13920)
- 发(13610)
- 易(13392)
- 制(13098)
- 技术(12995)
- 地方经济(12587)
- 和(12450)
- 融(12148)
- 金融(12145)
- 银(12109)
- 银行(12080)
- 行(11644)
- 机构
- 学院(265772)
- 大学(262818)
- 济(105510)
- 经济(103240)
- 管理(100143)
- 研究(92557)
- 理学(86058)
- 理学院(84973)
- 管理学(83447)
- 管理学院(82943)
- 中国(69211)
- 科学(58663)
- 京(56582)
- 农(49491)
- 财(47058)
- 所(45865)
- 中心(43814)
- 业大(42405)
- 研究所(41771)
- 江(40691)
- 农业(38649)
- 财经(37202)
- 范(37097)
- 师范(36665)
- 北京(35145)
- 院(34355)
- 经(33850)
- 州(32547)
- 经济学(31805)
- 技术(29945)
- 基金
- 项目(186852)
- 科学(147398)
- 研究(135767)
- 基金(134615)
- 家(118122)
- 国家(117075)
- 科学基金(100736)
- 社会(85522)
- 社会科(80991)
- 社会科学(80975)
- 省(75435)
- 基金项目(72160)
- 自然(65939)
- 自然科(64331)
- 自然科学(64313)
- 划(63482)
- 自然科学基金(63088)
- 教育(62013)
- 编号(54926)
- 资助(53292)
- 发(45511)
- 成果(42861)
- 重点(42300)
- 部(40059)
- 创(39593)
- 课题(38305)
- 创新(37034)
- 科研(36013)
- 发展(35844)
- 国家社会(35362)
- 期刊
- 济(118508)
- 经济(118508)
- 研究(76297)
- 中国(56509)
- 农(46562)
- 学报(43420)
- 科学(40191)
- 管理(37034)
- 财(36303)
- 大学(32940)
- 农业(31770)
- 学学(30984)
- 教育(30136)
- 技术(24647)
- 融(23576)
- 金融(23576)
- 业经(21603)
- 经济研究(18081)
- 财经(17463)
- 业(17333)
- 问题(16279)
- 经(15091)
- 资源(13725)
- 版(13249)
- 图书(13181)
- 科技(13024)
- 发(12652)
- 技术经济(12178)
- 现代(11885)
- 商业(11480)
共检索到39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平西
认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镇实现自身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过程是基于文化基因作用下的发育过程。以"生物遗传学"为研究视角,以"文化基因"为研究切入点,从认识层面、内涵层面、功能层面对文化基因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以淮南市上窑古镇为例,构建了上窑古镇的文化基因谱系,深入挖掘了文化基因的植入点,提出了一种以文化传承为支撑的传统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新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平西
认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镇实现自身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过程是基于文化基因作用下的发育过程。以"生物遗传学"为研究视角,以"文化基因"为研究切入点,从认识层面、内涵层面、功能层面对文化基因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以淮南市上窑古镇为例,构建了上窑古镇的文化基因谱系,深入挖掘了文化基因的植入点,提出了一种以文化传承为支撑的传统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新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哲军
针对大通古镇的历史概况与文化特色、传统建筑的现状、保护发展规划及大通古镇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维护大通古镇原真性、文化性、差异性、持续性出发,坚持宜游、宜商、宜居的开发原则,对古镇的保护开发应以抢救濒危古建筑、保护整修传统建筑院落为基础,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重组,找准定位、打造特色,运用市场运作方式保障大通古镇旅游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坦 常江
从"熵"理论中熵恒增定律及耗散结构角度,以苏北古镇窑湾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当名镇在区域社会体系中成为相对孤立封闭系统时,其自身的发展将从多维度趋向熵增进而进入衰亡状态;当系统接受负熵而消除熵时,名镇将从衰亡走向复兴。所以,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镇需要采取适宜的科学发展策略,引入负熵,促成名镇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镇 熵增 耗散结构 窑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芬 王林伶
城市化的推进,给北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采用案例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宁夏镇北堡古城在构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该镇通过收购古代物件、引入民间非物质艺人现场展示,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充实到景点中;实现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再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生活和生产场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彦 赵万民
以融贯学科的研究思维作为方法论基础,阐释了"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巴蜀古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拟合"对于古镇保护的现实意义和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古镇保护区域拟合的建构模式与分区构想,为巴蜀古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宏
正确处理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古镇经济发展,为古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为古镇的保护提供新的动力。利用系统化的方法,建立起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保障机制,可以为正确处理古镇保护和开发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路径,使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在制度化、规范化的状况下进行,使古镇各方面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古镇 保护和开发 保障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江五七 陈豫
江南水乡古镇多集中于苏南及杭嘉湖地区 ,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光 ,且具悠久的历史 ,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古民居。为了让江南水乡古镇传统遗韵流芳百世 ,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一些保护方略 ,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的文化品位基础上 ,寻求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 ,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 ,培养古城可持续发展理念 ,长久维护古镇的水乡风貌。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古镇旅游 传统遗韵 保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潮 张新荣
焦溪古镇作为众多江南古镇中的一个,是目前常州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之一,但也面临着衰落的局面。如何恢复、保护和更新古镇原本的历史风貌,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章分析了焦溪的历史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历史建筑、古镇景观、古镇格局三方面入手,按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规划思路进行保护与规划,为古镇的研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光余 张利民
为了达到学校课程理念引领课程实践的变革目的,课程理念必须根植于课程实践,并与课程实践共生共长。首先,要通过现状调查,明确目标等事实的分析,生成学校课程理念;其次,要通过拟定课程方案,颁布课程方案等课程方案的研制,促进课程理念的理解;再次,要通过构建课程管理体系,开设课程"超市"等课程的实施,实现课程理念内化;最后,要通过现状反思、动态调整等课程的评价,实现课程理念的更新。
关键词:
课程规划 课程理念 课程实践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卞显红
认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归纳为六种:周庄模式、乌镇模式、朱家角模式、南浔模式和同里模式。在对江浙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这几种模式的特征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文化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喜洲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古镇旅游脱颖而出 ,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一个亮点 ,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方向 ,对丰富旅游产品 ,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 ,全国古镇旅游发展方兴未艾 ,开发实践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如何开发古镇 ,保护古镇 ,使两者达到协调发展 ,这一论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更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志伟
沙湾,是广州南部一处著名的乡镇,现在以"沙湾古镇"的标签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方政府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旅游上做了大量的努力,相对于很多几乎荡然无存的传统乡村,沙湾的传统村落保护可以说是颇有成效的。我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沙湾做过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对沙湾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有较多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志伟
沙湾,是广州南部一处著名的乡镇,现在以"沙湾古镇"的标签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方政府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旅游上做了大量的努力,相对于很多几乎荡然无存的传统乡村,沙湾的传统村落保护可以说是颇有成效的。我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沙湾做过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对沙湾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有较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共享理念的大学城色彩规划探析——以福州大学城区域色彩规划为例
西北地区中小城镇滨水空间生态治理与开发——以会宁县祖厉河城区段概念规划为例
重庆主城规划转型与理念——以重庆渝中区规划为例
论预算绩效理念植入中期财政规划的必要性
城市双修理念下西北黄土高原河谷型城镇风貌修复研究——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营镇风貌修复规划为例
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
基于生态与人文理念的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以陕南小城镇为例
生态建设理念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中的实践探讨——以横琴南部滨海新城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
基于业态功能开发的街区保护规划设计——以遥观镇塘桥老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