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8)
- 2023(17826)
- 2022(14875)
- 2021(13683)
- 2020(11576)
- 2019(26164)
- 2018(25815)
- 2017(49937)
- 2016(27112)
- 2015(30259)
- 2014(30067)
- 2013(29249)
- 2012(26250)
- 2011(23243)
- 2010(22650)
- 2009(20382)
- 2008(19448)
- 2007(16638)
- 2006(14121)
- 2005(11802)
- 学科
- 济(104055)
- 经济(103939)
- 管理(76424)
- 业(73265)
- 企(59662)
- 企业(59662)
- 方法(50139)
- 数学(44120)
- 数学方法(43561)
- 农(30255)
- 财(28170)
- 中国(27857)
- 业经(24123)
- 学(23255)
- 农业(20496)
- 地方(20440)
- 贸(19414)
- 贸易(19407)
- 易(18879)
- 环境(17561)
- 制(17217)
- 务(16961)
- 财务(16883)
- 财务管理(16851)
- 技术(16742)
- 理论(16701)
- 企业财务(15925)
- 和(15872)
- 划(14874)
- 银(14402)
- 机构
- 大学(375525)
- 学院(374519)
- 管理(148858)
- 济(146126)
- 经济(143122)
- 理学(131058)
- 理学院(129626)
- 管理学(127072)
- 管理学院(126426)
- 研究(122578)
- 中国(87834)
- 科学(79839)
- 京(78373)
- 农(67663)
- 财(64026)
- 业大(62287)
- 所(60777)
- 研究所(56368)
- 中心(55820)
- 农业(53447)
- 财经(52853)
- 江(52257)
- 范(48551)
- 经(48424)
- 北京(48091)
- 师范(47957)
- 院(44850)
- 经济学(44382)
- 州(42181)
- 经济学院(40345)
- 基金
- 项目(272969)
- 科学(213889)
- 基金(198859)
- 研究(192747)
- 家(176152)
- 国家(174727)
- 科学基金(149802)
- 社会(122199)
- 社会科(115827)
- 社会科学(115796)
- 省(106935)
- 基金项目(106200)
- 自然(100017)
- 自然科(97745)
- 自然科学(97716)
- 自然科学基金(95935)
- 划(90612)
- 教育(88744)
- 资助(80930)
- 编号(77161)
- 重点(61268)
- 成果(60082)
- 部(59169)
- 发(57651)
- 创(56878)
- 科研(53263)
- 创新(53170)
- 课题(52664)
- 计划(51278)
- 国家社会(50787)
- 期刊
- 济(148304)
- 经济(148304)
- 研究(101093)
- 学报(67324)
- 中国(63454)
- 农(61514)
- 科学(58851)
- 管理(51736)
- 大学(50505)
- 学学(48023)
- 财(47617)
- 农业(42180)
- 教育(37608)
- 技术(31358)
- 融(26597)
- 金融(26597)
- 业经(26224)
- 财经(24629)
- 经济研究(24499)
- 业(21267)
- 经(21072)
- 问题(20106)
- 科技(19449)
- 版(19378)
- 业大(18268)
- 图书(17936)
- 技术经济(16950)
- 商业(16787)
- 理论(16616)
- 资源(16488)
共检索到513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束克东 李影
基于2001—2016年我国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人均收入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我国CO_2排放存在负相关,CO_2排放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各省份以收入不同水平进行分组研究,发现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与CO_2排放的弹性系数显示出很大差异。高收入组中,城镇化与CO_2排放存在正相关,而较低收入组中,城镇化与CO_2排放存在负相关。在较低收入组中,人均收入对CO_2排放的弹性系数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弹性系数高达1.7298。因此,在较低收入群体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将带来更多的CO_2排放。减少地区CO_2排放不仅需要缩小收入差距,还需合理布局城镇化发展,倡导低碳生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叶飞 周敏
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CO_2排放的影响效应,对于促进CO_2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独立效应和联动效应双重视角,在对城镇化"质量效应"与"扩张效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由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构红利"而产生的"经济服务化"趋势,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CO_2排放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1)独立效应视角下,中国城镇化尚处于发展阶段,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带来基础设施的扩建,最终导致城镇化的"扩张效应"占主导地位,"质量效应"的CO_2减排作用尚不明显,因此城镇化与CO_2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带来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雷 王军锋
基于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性,选用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镇化和市场化对CO2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样本来看,城镇化对CO2排放具有正向作用,但城镇化与CO2排放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对CO2排放具有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对CO2排放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对CO2排放有显著影响;市场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呈现负向作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拉低城镇化导致的CO2排放水平。同时,研究还发现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城镇化过程对CO2排放的影响不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城镇化与CO2排放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中等程度市场化地区的城镇化对CO2排放存在正向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市场化 CO2排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雪松 任胜钢 袁宝龙 尹红媛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量,并应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分析了城镇化、城乡消费比例、消费结构等因素对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城镇化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增加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食品、居住和交通通讯是导致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主要部门;(2)城乡消费比例和排放强度对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人均消费的提高对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增长贡献最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减少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周瑛琦 刘学之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周瑛琦 刘学之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洪涛 尚进 蒲学吉
将我国各省按地域分组,构建STIRPAT时滞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对区域CO_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与CO_2排放量变动情况存在差异;城镇化对CO_2排放量产生正向影响;城镇化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滞后效应大于当期影响;按照CO_2排放驱动力类型可分为城镇化驱动型区域和人口驱动型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丘兆逸
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中国正遭受来自国际的巨大减排压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应该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厘清其中的排放责任。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个渠道影响CO2排放。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采用1980~2009年的数据,利用GMM方法检验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垂直专业化导致中国CO2排放增加。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应对中国的CO2排放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向其提供适当的环境援助。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CO2排放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文芳
基于1998-2007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TIPAT模型,就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动等因素对CO_2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地区,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发达城市,体现出很强的后工业化时代特征,人口增长是其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不明显。东部和中西部省份来说,处于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阶段,能源强度的增加、城市化水平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正影响,人口增长对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正的影响,而对中西部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博峰 赵楠 冯恺
研究和分析了城市CO2排放的核心驱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水平和城市CO2排放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上升是城市CO2排放的主体驱动力,而城市地理位置、空间形态和城市所采取的低碳政策是城市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驱动力的差异,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均CO2排放往往低于全国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均CO2排放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对城市CO2排放的影响是长期和不易改变的,主要通过影响城市的采暖和制冷来影响城市CO2排放;而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则是中长期的,密集程度高,空间布局紧凑的城市其人均CO2排放水平往往较低;城市...
关键词:
城市CO2排放 驱动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洪久 胡彦蓉 刘大为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CO2排放是大势所趋。通过对江苏省1996~2010年GDP、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化率、人均收入、能源效率等因素和CO2排放量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江苏CO2排放的因素主要有GDP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其中GDP呈正向驱动效应,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呈负向驱动效应,且GDP对CO2排放的影响超过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同时,预测结果表明:江苏CO2的总体排放量仍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7.34%。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CO2排放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 江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敏 胡静 戴洁 李立峰
碳排放核算是低碳经济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该研究以中国经济发达且面临低碳转型的上海市为例,探讨利用能源平衡表核算CO2排放的方法及排放部门特征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与能源平衡表部门分类不一致的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研究了其排放核算方法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生产地与消费地可能不在同一地区,其CO2排放核算对终端部门排放特征影响很大,此外,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的CO2排放作为快速增长的排放源,CO2排放核算对两个部门的排放特征分析和低碳发展路线制定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丰付 姚剑锋
肥胖是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对中国公共卫生和长期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然而其形成机理尚缺乏深入探究。文章基于收入不平等视角,利用CHNS数据分析了中国1989-2009年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与居民体重指数(BMI)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肥胖之间呈倒U型关系,社区层面的收入不平等与肥胖呈正U型关系,不平等对各阶层均有不利影响,低收入阶层受到的影响更严重。城镇化水平和肥胖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社区城镇化指数增加一单位,BMI增加1%;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BMI增速已经趋于平稳,农村BMI增速仍处于快速上升期;收入及其不平等对男性和农村人口的BMI影响更大,对女性和城市人...
关键词:
收入 收入不平等 BMI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光影 刘景双 王洋 窦晶鑫
为了研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输入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变化,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系统为对象,利用开顶箱进行CO2浓度升高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不施氮、常氮和高氮处理分别增加23.78%、23.14%和34.18%.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小叶章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且当氮素供应充足时增加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有增加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小叶章生物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显著相关。CO2浓度升高和施氮通过影响植物生物量和土壤...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为付 李逢春 胡雅蓓
应对气候变化,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国的CO_2减排责任,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路径转轨的外部约束条件。本文在测度中国各省份1990—2011年CO_2排放规模基础上,比较了各省份历年CO_2排放规模、排放增长速度、排放强度等指标,发现CO_2排放规模和强度存在着省际转移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的区域与阶段特征。本文还测算了各省份2020年前的CO_2减排规模和强度值,并以此为外部约束指标,提出了中国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任务。要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国的CO_2减排任务,从区域层面要控制省份的CO_2排放规模和排放强度;从国家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全...
关键词:
CO_2排放 区际转移 减排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