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57)
- 2023(20033)
- 2022(16829)
- 2021(15696)
- 2020(12964)
- 2019(29784)
- 2018(29334)
- 2017(56058)
- 2016(30043)
- 2015(33859)
- 2014(33784)
- 2013(33126)
- 2012(30522)
- 2011(27544)
- 2010(27386)
- 2009(24836)
- 2008(24022)
- 2007(20825)
- 2006(18377)
- 2005(16322)
- 学科
- 济(129851)
- 经济(129718)
- 管理(82288)
- 业(79924)
- 企(63762)
- 企业(63762)
- 方法(53829)
- 数学(46693)
- 数学方法(46128)
- 中国(39095)
- 农(36320)
- 地方(30603)
- 业经(30104)
- 财(28507)
- 学(25541)
- 农业(24222)
- 贸(24114)
- 贸易(24096)
- 易(23322)
- 制(22485)
- 环境(20015)
- 银(19875)
- 银行(19832)
- 技术(19674)
- 和(19470)
- 理论(19367)
- 融(19243)
- 金融(19239)
- 行(19089)
- 发(18326)
- 机构
- 大学(424047)
- 学院(422874)
- 济(176280)
- 经济(172727)
- 管理(165287)
- 研究(147876)
- 理学(142791)
- 理学院(141173)
- 管理学(138678)
- 管理学院(137915)
- 中国(111254)
- 京(91571)
- 科学(89663)
- 财(77803)
- 所(73078)
- 农(67793)
- 研究所(66664)
- 中心(66446)
- 财经(62455)
- 业大(61515)
- 江(61305)
- 北京(58280)
- 范(57751)
- 师范(57214)
- 经(57019)
- 院(54206)
- 经济学(53906)
- 农业(52653)
- 州(49702)
- 经济学院(48575)
- 基金
- 项目(290483)
- 科学(229852)
- 研究(213903)
- 基金(211530)
- 家(184323)
- 国家(182789)
- 科学基金(157421)
- 社会(136804)
- 社会科(129755)
- 社会科学(129723)
- 省(111822)
- 基金项目(111810)
- 自然(100699)
- 自然科(98409)
- 自然科学(98387)
- 教育(97867)
- 自然科学基金(96594)
- 划(94483)
- 资助(86636)
- 编号(86611)
- 成果(69900)
- 重点(65210)
- 发(65104)
- 部(64349)
- 创(60261)
- 课题(59855)
- 国家社会(57113)
- 创新(56307)
- 教育部(55485)
- 科研(54965)
- 期刊
- 济(194736)
- 经济(194736)
- 研究(128050)
- 中国(83471)
- 学报(64472)
- 农(62735)
- 管理(61746)
- 科学(61378)
- 财(56984)
- 大学(49842)
- 教育(48420)
- 学学(46645)
- 农业(43600)
- 融(37594)
- 金融(37594)
- 技术(37441)
- 业经(33029)
- 经济研究(32341)
- 财经(30044)
- 经(25934)
- 问题(25772)
- 业(23026)
- 图书(22265)
- 技术经济(20294)
- 贸(20113)
- 科技(20052)
- 商业(19450)
- 世界(19103)
- 现代(19058)
- 理论(19050)
共检索到62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水平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框架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城镇化要求商业网点不断扩充加密、服务分工更加细化、业态演进和技术创新步伐更快、产业聚集发展,从而为流通产业拓展空间提供条件。与城镇化进程相伴随,目前中国流通产业已经表现出城市商业持续繁荣发展、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外资企业战略调整步伐加快等新趋势和新特点。面对不断拓展和演化的流通发展新局面,中国流通产业未来应着力提高服务人文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快流通渠道向西延伸与下沉,积极开拓新业态和电子商务,倡导低碳商业和绿色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流通产业 互动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德连
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在理论上具有相互促进关系,但是实践中流通产业并没有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得到相应发展。现实中,城镇化与流通业的发展呈负相关。基于此,文章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率 流通产业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流通产业 互动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包晓红
本文首先基于空间集聚与劳动分工等关联理论,阐述了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提升本区域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而对邻边区域城镇化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为更好验证外在因素的影响效果,加入控制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工业水平、外商利用水平均与本区域城镇化呈正相关关系,与邻居省份呈负相关关系;教育水平对城镇化影响作用不够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贵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流通体系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流通组织小、基础设施不足、流通成本高、城乡差距加大等问题。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商贸流通产业的稳步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应发挥商贸流通产业的带动作用、完善信息技术、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提高商贸流通服务质量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产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柳 赵艳霞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要素集聚走向结构优化,逐步形成目前的新型城镇化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素所表现出的路径依赖性对区域内部的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考察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流通业发展的内生经济关系,本文结合静态时点、动态时变和灰色度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新型城镇化能有效助力流通产业发展,其特点是通过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梳理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流通业的外部经济性。第二,人力资本要素和金融资本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但人口的过度集中和过度投资都不利于流通产业发展,而技术资本的持续投入则始终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第三,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投入都会对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造成路径依赖,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之间的“黏性”滞后阶为3,东部地区相对较低,但也存在2阶滞后,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降低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业发展滞后效应的最佳方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娟 宋婷婷 胡洋
流通产业发挥着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大产业和经济发展主力军。流通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在多大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潜能的激发。根据集聚理论、分工理论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流通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本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周边区域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控制变量教育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工业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正效应,对周边省份具有显著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区域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正效应,对周边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负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流通产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推进城乡融合、激发城乡消费潜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志刚
本文利用1995-2010年农村流通业发展和城镇化率相关数据,分析农村流通业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影响机理和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通业的投资和农村流通业规模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显著;农村流通业组织和渠道的发展状况也对城镇化起到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继续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农超对接"为契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城镇化 农村 影响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均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能够推动流通产业更好的集聚,流通业只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才能够实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流通产业整体效益。流通产业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来实现二者的一体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理,并指出二者协调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常态 城镇化 流通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均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能够推动流通产业更好的集聚,流通业只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才能够实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流通产业整体效益。流通产业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来实现二者的一体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理,并指出二者协调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常态 城镇化 流通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的非
流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是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流通产业的高就业、高关联、高牵引和高保障作用,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结构、规模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了流通产业亟需解决的新型城镇化问题后,提出了嵌入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完善流通体系、加大机制改革,梳理流通政策、完善法规制定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同现代流通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新型城镇化 路径思考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水根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流通产业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转变的关键,通过集聚与扩散影响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通过构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基于1978—2012年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门槛;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依次超越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的城镇化第三、第二和第一门槛值;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存在显著空间区域特征,且经济效应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提出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平台,促进城镇化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经济效应 城镇化门槛 效应释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茉莉 吴敏
本文抓住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农民工达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质,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会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产业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武 刘玲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现有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支柱性产业内部挖掘潜力、外部延伸扩张以及发展配套产业和辅助性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作为实现上述良性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一、发展产业集群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奠定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化需要以一定的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基础,而产业集群意味着同一产业内大量企业在一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