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49)
- 2023(21558)
- 2022(17745)
- 2021(16471)
- 2020(13730)
- 2019(31012)
- 2018(30705)
- 2017(58813)
- 2016(31763)
- 2015(35635)
- 2014(35310)
- 2013(34825)
- 2012(31901)
- 2011(28600)
- 2010(28781)
- 2009(26932)
- 2008(26520)
- 2007(24028)
- 2006(21265)
- 2005(19143)
- 学科
- 济(135569)
- 经济(135413)
- 业(107972)
- 管理(96288)
- 企(88051)
- 企业(88051)
- 方法(55167)
- 农(51767)
- 数学(45239)
- 数学方法(44676)
- 中国(38800)
- 业经(38125)
- 财(37230)
- 农业(34405)
- 地方(32053)
- 制(27105)
- 务(24605)
- 财务(24537)
- 财务管理(24488)
- 贸(24462)
- 贸易(24444)
- 学(23713)
- 易(23694)
- 企业财务(23150)
- 技术(23002)
- 理论(22534)
- 和(22187)
- 银(21006)
- 银行(20969)
- 环境(20174)
- 机构
- 学院(450400)
- 大学(441880)
- 济(184921)
- 经济(180906)
- 管理(174550)
- 理学(149167)
- 研究(148538)
- 理学院(147569)
- 管理学(145048)
- 管理学院(144206)
- 中国(115922)
- 京(93046)
- 科学(90107)
- 财(85464)
- 农(83247)
- 所(74418)
- 江(71423)
- 中心(70625)
- 业大(67445)
- 研究所(66964)
- 财经(66912)
- 农业(64101)
- 经(60590)
- 范(59240)
- 师范(58678)
- 北京(57911)
- 州(56718)
- 经济学(55323)
- 院(53454)
- 经济学院(49915)
- 基金
- 项目(295673)
- 科学(233549)
- 研究(219733)
- 基金(212463)
- 家(183632)
- 国家(181936)
- 科学基金(157525)
- 社会(140028)
- 社会科(132357)
- 社会科学(132322)
- 省(119537)
- 基金项目(112480)
- 教育(101033)
- 自然(100157)
- 划(98085)
- 自然科(97844)
- 自然科学(97819)
- 自然科学基金(96046)
- 编号(91524)
- 资助(85435)
- 成果(73284)
- 发(67446)
- 重点(66138)
- 部(64426)
- 创(63158)
- 课题(62865)
- 创新(58521)
- 国家社会(57355)
- 科研(56292)
- 教育部(55287)
- 期刊
- 济(215786)
- 经济(215786)
- 研究(129369)
- 中国(93413)
- 农(80890)
- 财(68899)
- 管理(66791)
- 学报(66131)
- 科学(63298)
- 农业(54498)
- 大学(51192)
- 教育(49112)
- 学学(48318)
- 融(44932)
- 金融(44932)
- 技术(42483)
- 业经(40436)
- 财经(32708)
- 经济研究(32181)
- 业(29548)
- 问题(29228)
- 经(28185)
- 技术经济(23440)
- 版(22458)
- 现代(21066)
- 贸(21022)
- 世界(20992)
- 商业(20973)
- 图书(20632)
- 统计(20498)
共检索到683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小杰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锐
休闲特色小镇实际上是集旅游、文化、康养等功能于一身的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在产业、文化、休闲旅游功能相互叠加,在生态、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融合发展的新形式。发展休闲特色小镇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明智举措,山东省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如何实现休闲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对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分析,找出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适合促进山东省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玉坤
山东省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滞后或者模仿其他地区休闲农业的现象。在创新驱动下,本文对山东省休闲农业进行产业布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以及政府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促进山东省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创新 山东省 休闲农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宇明 李玫 赵亚辉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深刻影响。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文章选取山东省1990-2011年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的回归模型,以量化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各地市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各地市应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开荣 董继刚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农业厅确定的5批共195个星级休闲农业点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在资源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总体可以分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特色村镇和乡村文化5个一级类和18个二级类;(2)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总体趋于凝聚型分布;休闲农业资源在17地市内呈高度集中分布,各地市间发展不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陶表红 焦庚英 叶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休闲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在阐述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加快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建议,旨在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产业化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秀珍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生态保护不足、乡土气息破坏以及体验性产品缺乏等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经营的BOT模式和农户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经营模式,目前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整体布局和规划不完善、旅游资源整合欠佳以及旅游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该文结合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本土特色,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整合旅游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等对策路径,以期为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发展提供实践与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强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创新组合模式,是基于对传统产业范式的突破,其核心要义在于依托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实现经济更加一体化、系统化和高效化发展。作为休闲农业来讲,是观光农业的高级表现形态,是在未来条件下从传统观光游升级转型到休闲度假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以产业融合为视角去研究休闲农业,重点分析休闲农业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提出产业融合条件下休闲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期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更加优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休闲农业 问题与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强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创新组合模式,是基于对传统产业范式的突破,其核心要义在于依托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实现经济更加一体化、系统化和高效化发展。作为休闲农业来讲,是观光农业的高级表现形态,是在未来条件下从传统观光游升级转型到休闲度假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以产业融合为视角去研究休闲农业,重点分析休闲农业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提出产业融合条件下休闲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期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更加优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休闲农业 问题与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秋贵
休闲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休闲农业的出现和迅速蔓延带动了整个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的概念特征决定了其具有生态效益,然而,受社会环境及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休闲农业发展速度放缓,略显疲态。休闲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路线是必然选择。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探索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旨在找出一条符合我国休闲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休闲农业 持续性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传开 张凡 宁越敏
基于山东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分形方法、引力模型、空间探索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2010年山东省53.5%的城镇人口集聚于县和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县域城镇化特征,同时农民身份转换滞后于其产业转移,半城镇化现象显著;2城镇体系呈位序规模分布,中小规模城市发育较好,大城市发育不足;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明显,但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薄弱;4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分布区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主的冷点分布区。最后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丽 闫贤贤
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旅游观念的不断深入,使休闲旅游成为时尚,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而且国家近两年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助推休闲农业的发展。河北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较早,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休闲农业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最重要的是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品牌构建 统筹规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俊丽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山西自然资源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发展休闲农业良好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优势。在剖析休闲农业发展原则和动力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山西休闲农业总体发展布局、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山西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期突破瓶颈、寻求机遇、科学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谋求休闲农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秋颖
基于城镇地域范围统计的城镇人口比重和基于户籍制度统计的非农人口比重是测度城镇化率的两个常用方法,但近年来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异越来越大,基于两种统计口径构建了不完全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比较了两种统计口径下山东省1982—2015年总体城镇化率时间差异和2010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的城镇化率空间差异;并分别分析了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时间变动、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别显著,城镇化率Ⅰ的值高于城镇化率Ⅱ达10%左右,但其变动趋势类似;(2)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区域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类似,都呈现出明显的行政等级性的空间分异,而沿海与内陆间的空间分异并不显著;(3)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先升后降;(4)不完全城镇化的绝对水平呈现出向高行政等级城市极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其相对水平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异特征,但行政等级性差异并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秋颖
基于城镇地域范围统计的城镇人口比重和基于户籍制度统计的非农人口比重是测度城镇化率的两个常用方法,但近年来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异越来越大,基于两种统计口径构建了不完全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比较了两种统计口径下山东省1982—2015年总体城镇化率时间差异和2010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的城镇化率空间差异;并分别分析了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时间变动、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别显著,城镇化率Ⅰ的值高于城镇化率Ⅱ达10%左右,但其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