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7)
2023(15030)
2022(12636)
2021(11904)
2020(9826)
2019(22710)
2018(22076)
2017(42602)
2016(22524)
2015(25324)
2014(25182)
2013(24757)
2012(23060)
2011(20989)
2010(20840)
2009(19460)
2008(18503)
2007(15939)
2006(14338)
2005(12995)
作者
(61791)
(51866)
(51475)
(49282)
(33162)
(24458)
(23345)
(20075)
(19763)
(18301)
(17819)
(17140)
(16373)
(16267)
(16112)
(16107)
(15280)
(14959)
(14663)
(14635)
(12872)
(12394)
(12367)
(11943)
(11794)
(11634)
(10994)
(10843)
(10314)
(10079)
学科
(115626)
经济(115498)
管理(64155)
(58852)
(45601)
企业(45601)
方法(44568)
数学(40489)
数学方法(40043)
中国(31821)
(27881)
地方(26396)
(24566)
业经(21084)
(20159)
贸易(20148)
(19706)
(19579)
农业(18666)
(18630)
环境(16454)
地方经济(15603)
(15582)
银行(15573)
(15463)
金融(15461)
(15025)
(14419)
(14107)
(13998)
机构
大学(323150)
学院(322652)
(153958)
经济(151201)
管理(125943)
研究(114680)
理学(108321)
理学院(107130)
管理学(105593)
管理学院(104960)
中国(88479)
(68747)
(67334)
科学(63186)
(55199)
财经(54528)
中心(52091)
(49752)
研究所(49744)
经济学(49513)
(46383)
(44681)
经济学院(44351)
北京(42684)
(41481)
(41374)
师范(41078)
业大(40934)
财经大学(40429)
(36336)
基金
项目(214376)
科学(172274)
基金(160552)
研究(159588)
(138469)
国家(137399)
科学基金(119492)
社会(107264)
社会科(101914)
社会科学(101894)
基金项目(83910)
(78851)
自然(74274)
自然科(72593)
自然科学(72578)
教育(72132)
自然科学基金(71297)
(67465)
资助(65954)
编号(62314)
成果(50226)
(49582)
重点(47974)
(47674)
国家社会(46110)
(43994)
教育部(43520)
课题(42825)
人文(42278)
创新(41353)
期刊
(171735)
经济(171735)
研究(103732)
中国(59855)
(51559)
管理(47585)
科学(42456)
(40474)
学报(40465)
大学(32813)
(32270)
金融(32270)
学学(31180)
经济研究(28875)
技术(28480)
财经(27958)
农业(27516)
教育(26971)
业经(24522)
(24259)
问题(23824)
(19625)
世界(17814)
国际(17492)
技术经济(17388)
统计(16889)
(14942)
现代(14931)
(14593)
资源(14322)
共检索到488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钱红  甘筱青  陈伟良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凭借其辐射作用以及集聚效应,加快了区域经济增长步伐。本文以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和城市结构布局为出发点,运用东部地区1987-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东部地区各区域城市首位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首位度的确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最后,结合东部地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改善首位城市规模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转型传统城市首位度、完善城市体系;改革首位城市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促进区域首位城市协作、打造跨区域互补型产业基地;建立各层次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城市圈做大做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长生  周志鹏  
利用空间面板德宾(Durbin)模型分析了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选择使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不存在非线性关系;本地城市首位度、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相邻地区城市首位度的提高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效应不同,可能存在正向或者负向影响,但是随着使用的空间矩阵所体现的区域之间互动依赖关系增强之后,相邻地区城市首位度的提高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数值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新建  陈文喆  
文章在系统阐述城市首位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模型构建江西城市首位度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得出其首位城市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进作用的结论。但不同发展阶段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江西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建立城市创新机制体制,提升首位城市的区域带动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文章利用2005—2014年我国23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首位度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形式,并且其影响方向和强度与区域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基尼系数、区域行政区面积及人口规模有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优城市首位度测算公式,给出了各省城市首位度的最优值,通过与实际值的对比发现,东部地区各省城市首位度实际值总体上低于最优值,中部和西部地区则相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利用2004~2008年中国24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目前无论是全国范围以及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分析,都存在着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反向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从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内部以及区际之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  杜雨潇  夏恩君  
利用1997—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指标、环境指标的综列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遵循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要素、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均会带来东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志鹏  徐长生  
笔者采用空间面板德宾(Durbin)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将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到结论:我国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非线性关系;短期看,本省城市首位度对本地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是不显著正向、显著负向关系;长期看,城市首位度对本地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总效应不显著为负。研究表明,龙头带动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在短期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但是会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阻碍;长期看,龙头带动的发展战略则会对本地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长期更应采取均衡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瑶  郭晓平  
本文利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口首位和经济首位分别作为城市首位度的衡量指标,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首位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得出:以人口规模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无论有无空间假设,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并不显著;而以经济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均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进一步地,分解效应结果表明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城市首位度每提升1%,将直接导致本地经济增长0.2802%,间接导致经济效应增长0.04965%,总的经济效应增长0.3298%。因此,在均衡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驱动力,促进省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利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成熟与文明的重要尺度。城市经济首位度理论和集中度理论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城市发展的进程,是城市发展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外城市布局和结构基于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环境形成的,对国内省会城市布局与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学者们总结和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性,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文章以省际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和集中度计量统计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省际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东西部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集中度计量分析表明,东部经济发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利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成熟与文明的重要尺度。城市经济首位度理论和集中度理论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城市发展的进程,是城市发展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外城市布局和结构基于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环境形成的,对国内省会城市布局与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学者们总结和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性,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文章以省际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和集中度计量统计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省际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东西部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集中度计量分析表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集中度较中西部省会城市首位度低;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资源型城市是影响我国省际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个别省份表现出来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寻求理论上的解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利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成熟与文明的重要尺度。城市经济首位度理论和集中度理论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城市发展的进程,是城市发展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外城市布局和结构基于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环境形成的,对国内省会城市布局与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学者们总结和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性,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文章以省际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和集中度计量统计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省际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东西部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集中度计量分析表明,东部经济发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连清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本文通过估计东部地区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得到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然后根据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是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名清  汪阔朋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当前备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学家的关注。从经济结构、经济波动、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资源利用几个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工具,对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2005年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列第一位,其经济结构优良、科技投入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增长方式正朝着集约化形式发展。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红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增长模式、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所以有必要对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客观的评价。文章在构建经济运行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学中的信息熵方法进行权重确定,并用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模糊评价过程中的评价矩阵,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柴志春  赵松  李众敏  吴凌燕  
研究目的: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研究农村和城市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5个方面受土地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解析土地价格与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在东部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东部土地价格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东部土地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GDP将提高0.225个百分点。研究结论:东部土地价格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土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土地价格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