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5)
- 2023(11153)
- 2022(9597)
- 2021(9140)
- 2020(7672)
- 2019(17799)
- 2018(17284)
- 2017(33682)
- 2016(17899)
- 2015(20131)
- 2014(19742)
- 2013(19066)
- 2012(17373)
- 2011(15271)
- 2010(14925)
- 2009(13106)
- 2008(12417)
- 2007(10008)
- 2006(8480)
- 2005(7018)
- 学科
- 济(70462)
- 经济(70358)
- 管理(47194)
- 业(42799)
- 企(34936)
- 企业(34936)
- 方法(33615)
- 数学(28546)
- 数学方法(28125)
- 中国(19718)
- 农(19077)
- 地方(17167)
- 财(16530)
- 业经(15252)
- 农业(13043)
- 学(13011)
- 制(12226)
- 理论(12141)
- 环境(11090)
- 贸(10785)
- 贸易(10780)
- 和(10515)
- 易(10358)
- 务(10026)
- 财务(9971)
- 财务管理(9948)
- 技术(9518)
- 企业财务(9356)
- 划(8741)
- 体(8731)
- 机构
- 学院(236919)
- 大学(236593)
- 管理(94450)
- 济(92157)
- 经济(90146)
- 理学(82404)
- 理学院(81376)
- 管理学(79847)
- 管理学院(79352)
- 研究(74243)
- 中国(55319)
- 京(51154)
- 科学(46260)
- 财(41870)
- 中心(36045)
- 业大(34724)
- 农(34495)
- 范(34297)
- 所(34178)
- 财经(34153)
- 师范(34010)
- 江(33723)
- 北京(31575)
- 研究所(31323)
- 经(31196)
- 经济学(28549)
- 院(28158)
- 师范大学(27951)
- 州(27067)
- 农业(26827)
- 基金
- 项目(172155)
- 科学(137302)
- 基金(126707)
- 研究(125971)
- 家(109832)
- 国家(108907)
- 科学基金(95442)
- 社会(82046)
- 社会科(77700)
- 社会科学(77684)
- 基金项目(68922)
- 省(66514)
- 自然(62200)
- 自然科(60712)
- 自然科学(60700)
- 自然科学基金(59574)
- 教育(57478)
- 划(56633)
- 编号(50472)
- 资助(50212)
- 成果(38850)
- 重点(38426)
- 部(37639)
- 发(37382)
- 创(35928)
- 课题(34080)
- 国家社会(34051)
- 创新(33548)
- 科研(33071)
- 教育部(32799)
共检索到330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玮 黄震方 唐文跃 沈苏彦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文章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典型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呈现相似性递减特征,究其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以及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都是其主导因素。但是,对非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存在层级差异,而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以及街巷生活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玮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仇梦嫄 王芳 沙润 侯国林
旅游声景观是景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声景观的满意度取决于对旅游声景观属性的感知。文章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声景观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声景观属性划分为生理层面感知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层面体验的环境属性。选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5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研究案例地,对物理属性的感知采用声学测量结合游客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环境属性的体验则在声景观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各景点旅游声景观基本满意;游客对旅游声景观环境属性的体验以物理属性的感知为前提,当声景观的物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侠 甄峰 吴小根
建设智慧景区,对于景区实现精细化、低碳化、移动化的管理方向,并最终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智慧景区的探讨多集中于技术、管理和服务层面,尚无文献从游客视角对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智能系统、智慧游览系统、智慧预报系统、旅游电子支付、景区综合智能系统、景区安全救助智能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和景区资源保护智能系统9个方面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进行了智慧景区的实证评价。最后,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智慧景区建设的优势、不足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智慧景区 评价指标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玮
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秦淮灯会作为典型个案,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地方重大节事活动感知维度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游览者对实体记忆要素的静态感知和"活化"记忆要素的动态感知共同构成感知的双向维度,是凸显秦淮灯会地方性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重大节事活动作为保护城市记忆、塑造城市形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当下的保护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玮
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秦淮灯会作为典型个案,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地方重大节事活动感知维度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游览者对实体记忆要素的静态感知和"活化"记忆要素的动态感知共同构成感知的双向维度,是凸显秦淮灯会地方性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重大节事活动作为保护城市记忆、塑造城市形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当下的保护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菱蓉
在文化全球化的热潮下,各个地区的旅游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每个城市都希望能够树立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文章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夫子庙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元素进行整合与分析,并对其文创产品现状和发展战略提出思考,为提升夫子庙地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氛围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夫子庙 秦淮文化 文化定位 文创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波
文化旅游景点的品牌塑造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旅游品牌定位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和其所展露的品牌形象的结果,通过媒介宣传、口碑传播、事件营销等手段将文化品牌传递给潜在游客,使其产生期望,而期望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按照"文化资源—游客分析—产品形成—品牌定位—品牌沟通—品牌管理"这一过程,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通过游客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模型,即在文化分析、游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同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旅游品牌 旅游景点 旅游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雪莹 吴小根 陈婉怡 童雨茜 向东宇
游憩者的感知与评价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研究的基础。从传统文化、创意创新、现代符号、科技服务和负面商业5个维度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比较了游憩者对于各维度商业现象的态度及差异。结合现状及访谈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憩者对于夫子庙商业适宜性的感知评价为"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商业业态的融合不足,创意创新受到游憩者普遍青睐,部分现代符号从观感上影响游憩体验,科技服务得到合理运用,负面商业仍然存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玮
伴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旅游历史街区所蕴含的城市记忆和历史文化内涵在不断缺失。本文选取南京夫子庙作为典型个案,实证分析不同游览吸引因子在旅游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中的分布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外来文化元素不断植入、城市旅游快速发展中的空间生长与挤压等,使街巷空间的原生态环境发生蜕变,南京夫子庙旅游历史街区所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和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正在受到挑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维亚
本文以南京夫子庙李香君故居和王谢古居为例,从文化遗产角度探讨文学旅游景点的开发。笔者以文学遗产旅游地特征模型和文学遗产旅游地产品开发模型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造访文学遗产地游客群体特征、旅游目的、对景点事先了解程度、旅游者对文学遗产旅游地的感知和旅游者对旅游地满意度等。通过对旅游者体验和期望之间的差异分析提出文学遗产旅游地如何制定市场开发策略。
关键词:
文学旅游者 文学旅游地 文学遗产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仁静 李倩 张捷 卢韶婧 祁秋寅
真实性研究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实性既包括旅游地的原真性,也包括游憩者对旅游地真实性的感知。文章以夫子庙这个城市RBD兼历史街区为例,从游憩者①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定位于满足游憩者体验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综合性需求的景区的"真实性"。通过对游憩者真实性感知的夫子庙核心景点事物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仿古观光活动"和"购物休闲活动"这两个构建夫子庙真实性感知的因子,并分别比较了它们对于本地市民、暂住居民和外地游憩者以及文化体验型、娱乐休闲型和综合型动机游憩者感知夫子庙真实性的重要程度,结果存在明显差
关键词:
传统街区 历史真实性 南京夫子庙 游憩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玲玲 曹杨 易琳 刘会玉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是城市旅游与景观生态共同的研究热点。研究以南京为例,利用Arc GIS技术,以累积耗费距离及旅游地景观演化模型为分析手段,探讨了研究区自1991年以来的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问题。结果表明:(1)1991~2003年,旅游景观比重减少而非旅游景观增加;2003~2014年,旅游景观比重增加而非旅游景观递减。景观演化表现为先后台化再旅游化的特征。(2)河湖水面、公园与绿地、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日趋规则化,林地、交通用地景观形状复杂度不断提升,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且多样性先上升后下降,表现出快速、高度城市化过程。(3)根据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鸿雁 陶卓民 潘坤友
基于乡村性、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理论,从游客的乡村景观感知、乡村文化感知、农业经济感知、社区参与感知、游客忠诚度、游客满意度6个潜在变量出发,构建了游客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以南京市江宁区石塘人家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游客忠诚度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依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理论模型中各潜在变量、观察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及路径系数,定量测度游客对乡村性4个维度的感知对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度影响模式。研究表明:(1)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4个维度的乡村性的感知均不同程度地正向显著影响其对该地的忠诚度;(2)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的感知均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红卫
从地域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选取南京江心洲乡村旅游地个案,借助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地域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旅游者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者地方依恋主要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组成,文化背景差异对旅游者地方依恋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意象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愉悦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认同,情感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同时,意象性维度中多数旅游者呈现苏南文化组低于北方文化组的态势,而在情感性维度中苏南文化组表现较高的地方依赖,愉悦性维数中地方认同显著。通
关键词:
游客感知 乡村旅游 旅游经济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