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9)
- 2023(14939)
- 2022(13180)
- 2021(12472)
- 2020(10352)
- 2019(24276)
- 2018(23823)
- 2017(46438)
- 2016(25089)
- 2015(28278)
- 2014(28065)
- 2013(27162)
- 2012(24736)
- 2011(21973)
- 2010(21653)
- 2009(19403)
- 2008(18485)
- 2007(15551)
- 2006(13308)
- 2005(11134)
- 学科
- 济(96243)
- 经济(96101)
- 管理(71118)
- 业(65242)
- 企(54232)
- 企业(54232)
- 方法(46006)
- 数学(40497)
- 数学方法(39915)
- 中国(26202)
- 农(25676)
- 财(24997)
- 地方(22269)
- 业经(20798)
- 学(20229)
- 制(17649)
- 农业(17132)
- 理论(16120)
- 贸(15674)
- 贸易(15666)
- 环境(15584)
- 务(15322)
- 财务(15240)
- 财务管理(15206)
- 易(15124)
- 和(15011)
- 技术(14886)
- 企业财务(14361)
- 划(13341)
- 银(12645)
- 机构
- 大学(340936)
- 学院(338796)
- 管理(138122)
- 济(131517)
- 经济(128571)
- 理学(121143)
- 理学院(119781)
- 管理学(117554)
- 管理学院(116923)
- 研究(108024)
- 中国(78740)
- 京(73179)
- 科学(68070)
- 财(59816)
- 所(51639)
- 业大(51392)
- 农(51012)
- 中心(50256)
- 财经(48685)
- 研究所(47435)
- 江(46769)
- 北京(45722)
- 范(45688)
- 师范(45300)
- 经(44449)
- 院(40304)
- 农业(39804)
- 经济学(39600)
- 州(38632)
- 师范大学(36937)
- 基金
- 项目(245007)
- 科学(193260)
- 研究(178958)
- 基金(178342)
- 家(154604)
- 国家(153349)
- 科学基金(133367)
- 社会(113004)
- 社会科(106944)
- 社会科学(106918)
- 基金项目(96112)
- 省(94783)
- 自然(87760)
- 自然科(85702)
- 自然科学(85684)
- 自然科学基金(84083)
- 教育(82294)
- 划(80426)
- 编号(73295)
- 资助(72426)
- 成果(57803)
- 重点(54294)
- 部(53640)
- 发(51477)
- 创(50885)
- 课题(49490)
- 创新(47454)
- 科研(46813)
- 教育部(46366)
- 大学(46068)
- 期刊
- 济(136115)
- 经济(136115)
- 研究(95878)
- 中国(59486)
- 学报(52590)
- 科学(48941)
- 管理(48186)
- 财(45513)
- 农(45189)
- 大学(40773)
- 学学(38240)
- 教育(37037)
- 农业(31500)
- 技术(29843)
- 融(23968)
- 金融(23968)
- 业经(22881)
- 财经(22829)
- 经济研究(21108)
- 问题(19652)
- 经(19379)
- 图书(18438)
- 科技(16420)
- 资源(16105)
- 理论(16014)
- 版(15826)
- 业(15742)
- 技术经济(15318)
- 现代(15066)
- 实践(14833)
共检索到47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玮
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秦淮灯会作为典型个案,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地方重大节事活动感知维度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游览者对实体记忆要素的静态感知和"活化"记忆要素的动态感知共同构成感知的双向维度,是凸显秦淮灯会地方性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重大节事活动作为保护城市记忆、塑造城市形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当下的保护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玮
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秦淮灯会作为典型个案,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地方重大节事活动感知维度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游览者对实体记忆要素的静态感知和"活化"记忆要素的动态感知共同构成感知的双向维度,是凸显秦淮灯会地方性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重大节事活动作为保护城市记忆、塑造城市形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当下的保护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玮 黄震方 唐文跃 沈苏彦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文章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典型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呈现相似性递减特征,究其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以及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都是其主导因素。但是,对非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存在层级差异,而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以及街巷生活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玮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仇梦嫄 王芳 沙润 侯国林
旅游声景观是景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声景观的满意度取决于对旅游声景观属性的感知。文章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声景观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声景观属性划分为生理层面感知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层面体验的环境属性。选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5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研究案例地,对物理属性的感知采用声学测量结合游客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环境属性的体验则在声景观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各景点旅游声景观基本满意;游客对旅游声景观环境属性的体验以物理属性的感知为前提,当声景观的物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菱蓉
在文化全球化的热潮下,各个地区的旅游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每个城市都希望能够树立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文章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夫子庙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元素进行整合与分析,并对其文创产品现状和发展战略提出思考,为提升夫子庙地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氛围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夫子庙 秦淮文化 文化定位 文创产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隋月 周小虎 张学艳
城市更新通过转换和释放城市内生旧动力提升城市能级。文章基于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以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和城市居民等为参与主体的“城市硅巷”结构,立足老城存量空间,发挥行动主体的能动性与现有结构互动博弈以突破结构化制约,形成以政府引导、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对创新衰落老城区进行渐进式的“差别”有机更新。文章基于南京市“秦淮硅巷”的建设经验,为全国各大城市中的老城更新与历史街区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老城更新 城市硅巷 条块分割 互动博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侠 甄峰 吴小根
建设智慧景区,对于景区实现精细化、低碳化、移动化的管理方向,并最终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智慧景区的探讨多集中于技术、管理和服务层面,尚无文献从游客视角对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智能系统、智慧游览系统、智慧预报系统、旅游电子支付、景区综合智能系统、景区安全救助智能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和景区资源保护智能系统9个方面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进行了智慧景区的实证评价。最后,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智慧景区建设的优势、不足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智慧景区 评价指标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鸿雁 陶卓民 潘坤友
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与游憩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游憩空间为游憩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影响游憩活动的时空分布,游憩活动引导游憩空间要素的布局、功能与特色等,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以南京秦淮河滨水区为例,基于电子地图兴趣点(POI)、百度热力图,构建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与游憩活动耦合模型,对游憩空间与游憩活动耦合协调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京秦淮河滨水区游憩空间与游憩活动总体耦合协调度较低,分布不均衡,“中间高,两边低”,且以夫子庙景区为中心,越向外围耦合协调度越低;(2)生产型空间总体耦合协调情况最好,其次是生活型与公共型空间,景观型与生态型空间总体耦合协调度最低,不同类型游憩空间要素与游憩活动的耦合形态有差异,且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差异有所不同;(3)南京秦淮河滨水区游憩空间与游憩活动的耦合受到市场供需机制、集聚——扩散效应、政府调控机制等共同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菲菲 剌利青 Ye Feng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文本已成为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南京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游客对南京的10 077条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运用网络大数据文本挖掘法、词频统计法和共现网络法,分析得出目的地形象维度重要性存在差异,旅游吸引物是第一层次,公共基础设施是第二层次,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是第三层次,旅游基础设施是第四层次。其次,南京感知形象中突出的认知成分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而情感形象为正面,并产生了一定的意动形象,形成了网络口碑效应。此外,南京整体形象主要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进一步验证了感知维度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本文验证了旅游形象的相关理论,丰富了旅游大数据研究方法,并可为南京旅游形象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 目的地形象 文本分析 南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学玉 李世平
本文以南京市场消费者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安全农产品消费动机的构成维度,并以消费动机为细分变量,对安全农产品市场进行细分。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农产品市场可以分为健康寻求者、时尚环保者与安全寻求者3个细分市场,其中安全寻求者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最后,针对各细分市场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关键词:
安全农产品 消费动机 市场细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从容 朱世见 葛鹏宇
对南京市秦淮区实行"多校划片"的原秦淮区与实行"单校划片"的原白下区进行比较,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教育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和税收特征等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及SLM和SEM模型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秦淮区二手住房价格呈现空间负相关并且具有空间异质性;两区域小学教育质量和到小学的距离对房价的影响均不显著;"多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对房价的影响显著,而在"单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和到初中的距离对房价均存在显著影响;非教育特征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不同,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部分显著,税收特征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虹剑 贺雄松 李孟泉 蔡兴
通过综合分析、计量分析、对比分析等三个步骤,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效率等三方面研究世园会对西安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世园会促进了西安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逐年递增;除了资本—产出比之外,世园会对西安各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指标的影响均较显著。为了借鉴西安成功经验,各地应结合自身情况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重大节事,并借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西安可以世园会为契机,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关键词:
重大节事 经济发展方式 转型 世园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关键词:
战争景观遗产 集体记忆 遗产保护 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目的地旅游者感知结构体系建构与满意度研究——以南京为例
基于感知价值的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多维游憩情绪评价框架研究——以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为例
基于扎根理论的品牌记忆概念及其结构维度探索性研究
地名符号的传承与建构:基于城市记忆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南岭四省为例
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模拟研究——以南京为例
城市访客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为例
基于乡村性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度研究——以南京石塘人家为例
基于ESDA的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分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