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22)
2023(20603)
2022(17504)
2021(16191)
2020(13399)
2019(30731)
2018(30443)
2017(58832)
2016(31608)
2015(35327)
2014(35143)
2013(34821)
2012(32158)
2011(28967)
2010(28982)
2009(26759)
2008(26259)
2007(23340)
2006(20799)
2005(18287)
作者
(90205)
(75178)
(74517)
(70870)
(47728)
(35989)
(33877)
(29515)
(28553)
(26678)
(25433)
(25409)
(23800)
(23681)
(22952)
(22834)
(22211)
(22062)
(21552)
(21458)
(18480)
(18448)
(18210)
(17410)
(16868)
(16699)
(16649)
(16645)
(15096)
(14880)
学科
(137237)
经济(137083)
(108840)
管理(97247)
(89128)
企业(89128)
方法(57372)
(50969)
数学(47218)
数学方法(46634)
中国(38340)
业经(37687)
(35998)
农业(34086)
地方(31898)
(25400)
(25273)
(24294)
财务(24215)
财务管理(24175)
(23348)
贸易(23331)
技术(23330)
理论(22991)
企业财务(22870)
(22596)
(22355)
环境(20794)
(19844)
(19772)
机构
学院(449659)
大学(445125)
(184225)
经济(180298)
管理(180287)
理学(155337)
理学院(153670)
管理学(151139)
管理学院(150308)
研究(148746)
中国(114001)
(94931)
科学(90516)
(82969)
(80858)
(73415)
中心(68931)
业大(68122)
(67827)
研究所(66411)
财经(66172)
农业(62057)
(60255)
北京(59497)
(59345)
师范(58828)
(54777)
经济学(54745)
(54090)
经济学院(49442)
基金
项目(303698)
科学(240318)
研究(224762)
基金(220199)
(190439)
国家(188700)
科学基金(163927)
社会(143538)
社会科(135811)
社会科学(135775)
(119568)
基金项目(117177)
自然(105283)
自然科(102873)
自然科学(102850)
教育(102425)
自然科学基金(101002)
(99165)
编号(92718)
资助(89409)
成果(73813)
(67665)
重点(67188)
(66707)
(64182)
课题(63033)
创新(59506)
国家社会(58991)
教育部(57421)
科研(57265)
期刊
(210694)
经济(210694)
研究(131838)
中国(87699)
(78348)
管理(68316)
学报(66648)
(64547)
科学(64065)
农业(53144)
大学(52024)
学学(49167)
教育(48366)
技术(41417)
(41203)
金融(41203)
业经(39396)
财经(31857)
经济研究(31430)
问题(29388)
(27501)
(27450)
技术经济(23300)
图书(21602)
(21599)
现代(21529)
科技(21272)
商业(20715)
资源(20288)
理论(20074)
共检索到670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建华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建设期。如何促进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的城市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表明,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在促进城市群生成、实现城乡融合工农互动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对城市群生成期都市农业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海燕  周国华  廖明晖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我国许多大城市已经把它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城镇密集区发展都市农业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株潭地区为例,从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出发,阐述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丽娜  陈晓红  冷智花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效率方法是研究循环经济比较适合的定量方法。本文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DEA模型的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城市2005-2010年的效率,然后利用Malmquist—DEA模型对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对比研究,最后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整体生态效率水平比较高,城市间差距较大,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生态效率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通过运用Malmquist—DEA指数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增长率TFP值都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12.6%。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喻定权  
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城市群或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鉴于目前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综合国内外对城市群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法,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并对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述。结合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指标体系,并制定了指标评判的界定标准。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与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评判。评判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中前期;泛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雏形发育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华  于洋  陈利  甘静静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在城市群生态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备受关注。近年来,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和人口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生态安全日益严峻,生态空间的保护压力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攀高,催生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应用3S技术以及城市规划、景观生态理论,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景观格局和生态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景观格局逐步破碎化和多样化,城市组团摊大饼式发展明显,具有明显融城趋势,生态福利空间分布不均,人们不能平等共享生态福利等问题。同时根据当前城市群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生态建设的案例与经验,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结果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优化以及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同类型城市群生态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珍丽  唐承丽  周国华  吴佳敏  陈伟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俊毅  罗能生  
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区域资源的消耗,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建立经济综合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十五”期间历年的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区域历年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协调,“十一五”规划起步良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勇峰  肖可以  杨锦荣  
文章着重探讨读者通过城市群图书馆联机检索软件获取文献资料信息过程中,如何获得联机典藏馆之间的最短路径排序问题。针对单册文献借阅,考虑读者到典藏馆的距离,设计了冒泡排序算法;针对多册文献借阅,考虑文献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形,设计了相应的最优路径算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平  李慎典  孙双峰  
多个城市组合而成的城市群(或城市复合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区域农业的发展具有科技、经济、社会资源的多种优势。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我国南方最好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该区农业发展具有靠近农业科技发达地带、自然资源与条件优越、农业物质装备与原有生产基础良好和农产品市场容量及资金投入量大等优势。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后,该区域农业应成为湖南外向型农业基地、湖南高科技农业产业化基地、城郊都市农业基地和湖南农产品加工基地。相应的农业发展途径为: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明确分工;建立和完善农业高科技园区体系,以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带动全区农业的高效发展;调整发展重点,培植新的高效产业;建立农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峰  周颖  叶茂  
[目的]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和三大攻坚战等战略的推进,旅游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及其环境规制作用,促进旅游节能减排。[方法]本文以两型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关于旅游产业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重心模型和回归模型计量方法,探究旅游产业和雾霾污染发展轨迹,考察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空间动态关联性,分析雾霾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检验雾霾污染与其他自变量交互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最后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一步讨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1)旅游产业重心偏移方向由长沙向衡阳方向移动,雾霾重心偏移方向在常德和株洲两地之间往返,无显著移动规律,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动态关联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反向抑制作用。2)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影响,就研究区域而言,增加1%的雾霾污染会减少3.3%的旅游产业发展,且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人数和环境规制。3)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发现雾霾污染随着环境规制类型的不同而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无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指数为0.8%,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显著;宽松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2%,影响程度略小;严密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1%,影响性最小。[结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但政府环境政策可有效缓解雾霾污染,因此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经济的竞争由单一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地区产业集群间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长株潭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如何通过相关产业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荔珠  郑艳婷  薛凤旋  李贵才  
几个世纪以来城市群的发展都备受关注,其焦点也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带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城市群。许多研究认为,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区域。然而,随着中国"发展内需"策略的提出,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积极推动下,中国内陆地区出现了新的城市群。它们的发展特征和机制是否与沿海地区的城市群一致呢?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考察了内陆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该区域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和适度的城市化进程,反映出"自上而下"的政府强有力的指导。通过固定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侯杰  
长株潭城市群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着力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文章总结了田园综合体的意义,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选取长株潭城市群有代表性的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为样本,分析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存在核心问题,为后续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田园综合体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林  黄田  李黎武  文彤  曹永卿  曾敏  
本文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区位优势,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以绿心地区现状环境数据、国土二调数据等为基础,借助GIS软件对绿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绿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可分为极重要、中等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四个等级并划分出四个区域,可为长株潭三市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对维护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