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2)
2023(14786)
2022(12974)
2021(12185)
2020(10098)
2019(23590)
2018(23245)
2017(45261)
2016(24397)
2015(27396)
2014(27066)
2013(26582)
2012(24380)
2011(21551)
2010(21099)
2009(18785)
2008(17778)
2007(14940)
2006(12818)
2005(10440)
作者
(66930)
(56007)
(55118)
(52696)
(35795)
(26814)
(25211)
(21925)
(21392)
(19579)
(19218)
(18558)
(17556)
(17374)
(17242)
(16709)
(16692)
(16608)
(16008)
(15857)
(13610)
(13333)
(13272)
(12762)
(12411)
(12315)
(12207)
(12097)
(11141)
(11097)
学科
(96530)
经济(96425)
管理(69070)
(63999)
(52639)
企业(52639)
方法(46717)
数学(41403)
数学方法(40831)
(25670)
中国(25643)
(23786)
地方(22558)
业经(20784)
(19788)
农业(17434)
环境(15967)
(15919)
贸易(15912)
理论(15575)
(15359)
(15342)
财务(15288)
财务管理(15260)
技术(14897)
(14894)
(14700)
企业财务(14381)
(13347)
(11788)
机构
大学(331304)
学院(330280)
管理(135831)
(128555)
经济(125656)
理学(119409)
理学院(118065)
管理学(115871)
管理学院(115255)
研究(105352)
中国(76301)
(69800)
科学(66858)
(56657)
(50625)
业大(50402)
(50198)
中心(49377)
财经(46957)
研究所(46373)
(46214)
(44374)
师范(43986)
北京(43156)
(42913)
(39652)
农业(39554)
(39473)
经济学(38679)
师范大学(35918)
基金
项目(241669)
科学(191002)
基金(176402)
研究(175270)
(153186)
国家(151941)
科学基金(132483)
社会(110799)
社会科(104995)
社会科学(104967)
基金项目(95251)
(94043)
自然(87822)
自然科(85800)
自然科学(85781)
自然科学基金(84174)
教育(80593)
(79521)
资助(71884)
编号(71544)
成果(55328)
重点(53459)
(52884)
(50917)
(50160)
课题(48106)
创新(46773)
科研(46389)
教育部(45652)
国家社会(45422)
期刊
(131230)
经济(131230)
研究(92733)
中国(56937)
学报(51130)
科学(47806)
管理(46956)
(44456)
(42672)
大学(39214)
学学(36922)
教育(34952)
农业(31312)
技术(29718)
(23160)
金融(23160)
业经(22423)
财经(21426)
经济研究(20573)
问题(18944)
(18222)
图书(17747)
资源(16658)
科技(16215)
(15826)
理论(15775)
技术经济(15296)
(15210)
现代(14761)
实践(14650)
共检索到458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栋  蒙金华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特征之一,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应用Landsat-5TM图像的TM6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20m),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行星亮度温度,结合GIS和CAD技术分析了广州市的"热岛效应"空间格局和特征,规划了城市降温通道。得出以下结论:①广州市城市热岛特征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在中心城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岛,中心片区城中村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绿地和水面"冷源"效应明显;②规划了广州市市区范围内的降温通道,形成了以珠江沿线为主轴、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状降温通道格局;③充分利用丰富的绿地、水域以及降温通道的作用降低热岛强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  周雪帆  戴菲  管毓刚  
如今,50%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由于其特殊下垫面及人类活动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环境与气候问题,其中最为严重和明显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城市尺度着手的调节策略:城市通风道。在城市中设计通风道,有助于打破城市热岛环流帮助城郊凉爽气流渗入,提高城市内空气的流动性,增加城市绿化率,分割大面积城市空间,消除热岛的规模效应及叠加作用。本文浅析了城市通风道建立的必要性,对城市环境、气候的调节作用,给出了通风道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案例开拓研究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湘东  王波  马建武  张媛媛  冯美玲  李欣芮  程业典  
城市大面积的植被覆盖对城市环境尤其是热岛效应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常识,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植被覆盖度及植物配置对于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推及到对人的一个服务作用。这方面也一直缺乏一个相关的调查及研究。选择苏州市20个不同地点作为样本,研究植物的遮阴度及配置对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的城市中,植物遮阴度较大时在局部区域内起到一个降温增湿的作用,而在植物配置方面,多植被区阻力较小,有助于空气流动从而也达到一个降温增湿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人群在此区域内活动休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良财  Deng-sheng LU  张晓丽  邓利  买凯乐  
以中国南方重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后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利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分析柳州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等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柳州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夏季热岛强烈区域面积比冬季增加72.54%;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有显著关系,地表平均温度表现为城市>裸地>耕地>林地>水体,在城市建成区适当增加绿化和水体面积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学  
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与生存方式,满足市民的休闲生活需求是城市的基本责任,“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的城市规划方向和管理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箭飞  桂昆鹏  章倩滢  
综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规划实践,认为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无法落实到全方位的行动计划,因而不利于城市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具有四个层次,即"战略目标-子目标-行动计划-考核指标"。首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服从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战略;其次,子目标应包括"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运行高效"四个方面;第三,行动计划应包括"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物流绿色化、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第四,遵循有代表性、灵活性的原则,考核指标应该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库;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应用构建的目标体系理论框架制定了广州市具体的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箭飞  桂昆鹏  章倩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鹏飞  王茂军  张学霞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数据,定量反演亮度温度(Tb),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利用RS和GIS技术在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方向构建多个特征剖面,探讨Tb与NDVI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除了在西北-东南方向的76、78、80、82km处剖面外,其他剖面上Tb和NDVI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②剖面上Tb与NDVI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呈现由中心剖面向边缘剖面递减的格局。③剖面上Tb与NDVI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受下垫面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越复杂,特征剖面上Tb与NDVI的相关性越显著。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植被与温度相关性的空间分布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东颖  张丽娟  张利  范怀欣  刘栋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 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周围区域降温作用明显,降温效应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公园周围120 m范围内,不同面积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缓冲带的降温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公园面积和内部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园面积越大,内部平均温度越低,反之亦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公园,以实现城市高温区降温效应。研究表明一个大的景观公园的降温效应要强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永明  张果  黄坤  
逻辑因果关系是自然现象及规律的主要表现。从因果关系出发,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量化"城市扩张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笼统而定性的结论。研究发现,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的结论表明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扩张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有短期波动,且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的累积效应明显;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短期内城市扩张是城市热岛效应的格兰杰原因,而在长期这一结论并不成立;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和我国城市建设的特征可判定短期与长期的分界点为4-5年,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期规划吻合,也与城市绿化的常选植被成长期吻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芸婷  张彪  高吉喜  佟跃  邵珊珊  
城市绿地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开展城市绿地冷岛需求评估可为绿地规划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城市热岛空间格局,构建了绿地冷岛需求指数模型,并评估分析了绿地冷岛空间需求与配置要求。结果表明: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热岛(地表温度≥40℃的区域)面积为6522 hm~2,热岛斑块有619个,且南部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北部,斑块面积由西向东显著增大。为消除城市热岛效应,需布局绿地冷岛6154 hm~2。其中,绿地冷岛高需求区面积1054 hm~2,主要位于朝阳区南部的八里庄街道;中需求区面积2021 hm~2,集中在双井、劲松和潘家园街道;低需求区零散分布,面积约3079 hm~2。因此,位于生态空间内的冷岛需求区,绿地配置需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绿地面积与绿量,并满足绿地斑块结构要求;而位于建设空间内的冷岛需求区,则需要重点提升与利用周边绿地的冷岛效率及辐射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龚宇  余淼  王璞  武瑞焕  
本文选取唐山这座典型重工业城市,以地震后的气象资料(1977年-2006年)和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对比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热岛效应特征进行研究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1977年-2006年间热岛强度平均为0.51℃,最近10年热岛强度平均为0.82℃;②热岛效应的日变化明显,"夜热岛"强于"日热岛",变化幅度为-0.1~1.5℃。一年中夏秋季节热岛强度比冬春季节热岛强度明显,其中夏季最为明显。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0.16~1.16℃、0.12~2.44℃、-0.09~1.49℃、-0.27~0.95℃;③唐山市上半年(1月-6月)的热岛强度高于下半年(6月-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宇  陈龙乾  王雨辰  陈龙高  周天建  张婷  
论文以探究城市热岛效应调控机理为研究目的,以徐州地区1985—2010年夏季四期Landsat TM影像为研究数据,应用单窗算法、K-T变换、空间叠加分析以及缓冲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市城市热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反演,重点对徐州市城市热岛强度的调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K-T变换提取表示城市建成区内部植被与水体覆盖程度的城市地表湿度(ULSW)这一新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表湿度显著区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有效的调控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地表湿度值的提高,区域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都会随之下降。城市地表湿度指标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调控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