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9)
- 2023(15743)
- 2022(13856)
- 2021(12966)
- 2020(10892)
- 2019(25197)
- 2018(24833)
- 2017(47948)
- 2016(26084)
- 2015(29293)
- 2014(29118)
- 2013(28546)
- 2012(26403)
- 2011(23429)
- 2010(22893)
- 2009(20762)
- 2008(19779)
- 2007(16865)
- 2006(14621)
- 2005(12345)
- 学科
- 济(102619)
- 经济(102496)
- 管理(71496)
- 业(66476)
- 企(54653)
- 企业(54653)
- 方法(48390)
- 数学(42453)
- 数学方法(41854)
- 中国(27608)
- 农(27352)
- 财(24679)
- 地方(23976)
- 学(23601)
- 业经(22170)
- 农业(18580)
- 贸(17242)
- 贸易(17234)
- 理论(17085)
- 易(16623)
- 环境(16427)
- 制(16415)
- 和(15861)
- 务(15506)
- 财务(15432)
- 技术(15419)
- 财务管理(15395)
- 企业财务(14500)
- 划(13745)
- 融(13119)
- 机构
- 大学(359927)
- 学院(356813)
- 管理(141669)
- 济(137059)
- 经济(133921)
- 理学(123807)
- 理学院(122377)
- 研究(120097)
- 管理学(119916)
- 管理学院(119296)
- 中国(86781)
- 科学(77963)
- 京(77252)
- 农(61037)
- 财(60280)
- 所(59619)
- 业大(57215)
- 中心(55143)
- 研究所(55028)
- 江(51459)
- 财经(49322)
- 范(48392)
- 农业(48118)
- 北京(48011)
- 师范(47821)
- 经(45047)
- 院(44837)
- 州(42038)
- 经济学(40843)
- 师范大学(39043)
- 基金
- 项目(258119)
- 科学(202149)
- 基金(187020)
- 研究(184215)
- 家(164640)
- 国家(163332)
- 科学基金(140225)
- 社会(114725)
- 社会科(108540)
- 社会科学(108510)
- 省(100862)
- 基金项目(100093)
- 自然(94018)
- 自然科(91842)
- 自然科学(91814)
- 自然科学基金(90099)
- 划(85780)
- 教育(84728)
- 资助(77061)
- 编号(74605)
- 成果(58804)
- 重点(58035)
- 部(56015)
- 发(54963)
- 创(53478)
- 课题(51289)
- 科研(49996)
- 创新(49941)
- 大学(47762)
- 计划(47754)
- 期刊
- 济(143362)
- 经济(143362)
- 研究(101080)
- 中国(65180)
- 学报(60831)
- 科学(55141)
- 农(53870)
- 管理(50194)
- 大学(45886)
- 财(45187)
- 学学(43126)
- 教育(39502)
- 农业(37483)
- 技术(31715)
- 融(25961)
- 金融(25961)
- 业经(23708)
- 财经(22732)
- 经济研究(22509)
- 问题(20244)
- 业(19455)
- 经(19439)
- 图书(19437)
- 科技(17653)
- 版(17467)
- 资源(17461)
- 理论(16600)
- 技术经济(16383)
- 业大(16054)
- 现代(15596)
共检索到507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王存颂 Jefferey Sellers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城市流 长三角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王存颂 Jefferey Sellers
经济全球化以来,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空间集聚形态。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三大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等,对于内地的城市群则涉及较少。而两者间对比研究则更为缺乏。本文选取沿海与内地城市群的典型代表——长三角和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构建GIS城市流强度模型,从客运流、信息流两个方面对两大城市圈的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与沿海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内地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强度较小;在结构方面,沿海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已经发育成熟,形成了多级中心结构,而武汉城市群仍是单中心结构。据此,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旨在提高内地城市群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城市流 长三角 武汉城市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延临 张杰军 陈怀录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内城市近10年城市区域地位演进规律,从区域内产业的组织层面、空间层面、产品和服务层面等角度来研究城市群内价值链空间配置,以及在这种空间配置与价值链地理聚集性共同作用下城市群内城市地位的演化特征及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市群 价值链 城市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鑫 张竟竟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韬 郭志仪
城市空间演化及城市产业升级已成为各国区域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市、城市群本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也是产业价值链增值的过程,城市空间价值的不断提升也必然会带来产业的升级效应。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空间面板SE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城市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效应显著,城市(群)空间演化符合价值链规律。基于实证研究,建议通过城市价值链推动城市发展,利用价值链的增值原理实现城市的合理分工和产业升级,以提升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关键词:
价值链 城市空间演化 产业升级 长三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文华
本文从物质可持续、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和人口资源可持续四个层面出发,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9-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消费能力,并进行了时空演化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消费能力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江浙沪多数城市可持续消费能力较高,而安徽省多数城市可持续消费能力较低。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消费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江浙沪多数城市为高-高集聚状态,而安徽省多数城市属于低-低集聚模式,这一现象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凯 刘涛 曹广忠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动态识别三大典型城市群空间范围,探讨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建立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一般过程模型。研究发现: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不仅扩展到苏北和浙南地区,而且沿长江扩展到安徽的沿江区县,江淮城市群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区域性、网络化的城市群正在形成;在行政分割的制约下,成渝城市群实际上是由相互分割的成都城市群和重庆都市区组成;武汉城市群受到更多的政策性引导,正以武汉、宜昌、襄阳为支点形成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尽管经济力量是城市群空间扩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制度因素、自然条件等对于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影响同样极其重要,在城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广毅
进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研究两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区域示范效应。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定权聚类与级别特征值相结合的方法,对两区域24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两地区经济发展能力都较强,城市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山东半岛城市社会发展问题比长三角的城市更突出一些。最后从区域角度提出全面提升两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 灰色定权聚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红 郭睿
本文首先对可持续消费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2013-2022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消费能力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消费能力在逐渐提升,但是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环境保护与资源消耗子系统综合得分最高,人口承载与资源储藏综合得分最低。此外,文章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消费能力具有正向全局空间相关性,同时局部空间集聚的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可持续消费能力 时空差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骆玲 史敦友
本文依据产业分工对城市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单中心城市群产业分工的演化规律,并以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亨德森城市群模型比较分析了两大城市群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与其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中心城市产业定位与城市群产业分工角度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产业发展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龚健 栾君 李文娟 吴琼
城市群地区不仅是我国推进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我国房地产的先驱市场。以城市群典型地区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检验城市群地区住宅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量化住宅价格空间依赖程度,分析形成住宅价格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原因,为城市群地区住房市场优化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长三角核心区北部呈现显著的"低-低"、东南沿海呈现显著"高-高"的住宅价格集聚性分布特征。当邻近地区空间加权因素变动1%时,本地区住宅价格将变动0.59%。房地产供给对经济发达城市住宅价格影响较大,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住宅开发成本对欠发达城市的住宅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邻近发达地区的城市的住宅价格受市场预期影响较大。
关键词:
住宅价格 空间关联 空间计量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志冬 黄健元
基于系统理论,在城镇化质量评价中引入耦合协调度,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了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状况;并建立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了耦合协调度与城镇化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存在时空收敛效应,凸显了部分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滞缓"的潜在问题;与自身冲击相比,耦合协调度对城镇化质量的最大正向效应出现期数晚、持续时间长,且贡献程度逐期提高。据此认为,注重系统间的均衡发展关系对保持城镇化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罗晓云 叶树宁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广州、深圳,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珠海、佛山,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次芳 鲍海君 徐保根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研究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危机、剖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调控机制。由于沿海城市的生态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共性,本文提出的措施对其他沿海城市解决生态危机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根源 调控机制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明松 许培源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资本积累,随着知识资本集聚,城市知识生产(创新)成本逐渐降低,进而促使知识资本更为内生地集聚,如此循环反复,最终促进了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2)知识资本空间溢出是创新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城市群不同地区知识资本本地溢出和跨地溢出存在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创新中心—边缘城市”结构;(3)城市群创新互动在于创新中心知识溢出巩固了“群”结构,边缘城市的承接作用使得“中心”更具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福利水平;(4)在长三角城市群,本地市场效应和知识资本溢出效应促进了创新中心的形成,市场拥挤效应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打造城市群创新中心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文章为解决中心城市虹吸、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设城市群创新体系、培育城市群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