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5)
2023(12970)
2022(10413)
2021(9577)
2020(8166)
2019(18806)
2018(18761)
2017(36466)
2016(19792)
2015(22373)
2014(22627)
2013(21996)
2012(19905)
2011(17772)
2010(17458)
2009(16110)
2008(15763)
2007(13950)
2006(11829)
2005(10342)
作者
(56601)
(47617)
(47383)
(45219)
(29993)
(22731)
(21670)
(18784)
(18023)
(16654)
(15976)
(15936)
(14967)
(14881)
(14699)
(14637)
(14425)
(14238)
(13658)
(13564)
(11627)
(11583)
(11348)
(10880)
(10758)
(10664)
(10515)
(10361)
(9557)
(9454)
学科
(85304)
经济(85222)
管理(56507)
(55056)
(43619)
企业(43619)
方法(40818)
数学(36463)
数学方法(36032)
中国(24341)
(24154)
(20590)
业经(18341)
地方(17494)
农业(16496)
(16081)
(14369)
贸易(14365)
(13922)
(13852)
(13291)
财务(13241)
财务管理(13208)
企业财务(12534)
理论(12525)
环境(12182)
技术(12139)
(12020)
(11413)
银行(11382)
机构
大学(282022)
学院(282009)
(116018)
经济(113576)
管理(111404)
理学(97331)
理学院(96247)
管理学(94408)
管理学院(93890)
研究(90740)
中国(66951)
(58528)
科学(56896)
(50802)
(47847)
(44690)
业大(43696)
中心(43228)
财经(41616)
(41060)
研究所(40970)
(37893)
农业(37834)
(36374)
经济学(36306)
师范(35980)
北京(35641)
(32993)
经济学院(32976)
(32659)
基金
项目(196883)
科学(156331)
基金(144911)
研究(140450)
(126545)
国家(125542)
科学基金(109045)
社会(90790)
社会科(86106)
社会科学(86082)
基金项目(77554)
(77050)
自然(71836)
自然科(70251)
自然科学(70232)
自然科学基金(68938)
教育(65257)
(65117)
资助(58257)
编号(56313)
重点(44419)
成果(43988)
(43498)
(42400)
(40944)
创新(38330)
课题(38264)
科研(38254)
国家社会(38028)
教育部(37404)
期刊
(119648)
经济(119648)
研究(76147)
中国(48467)
学报(44125)
(42951)
科学(41167)
(40173)
管理(38782)
大学(33750)
学学(32053)
农业(29007)
技术(25754)
教育(25388)
(21885)
金融(21885)
业经(20517)
财经(20276)
经济研究(19202)
问题(18128)
(17395)
(15388)
技术经济(14356)
统计(13980)
(13880)
商业(13103)
(12934)
现代(12807)
理论(12790)
资源(12615)
共检索到39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淑琴  赵利宁  
近年来,宁夏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因素,对于作为西部落后地区的宁夏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重共线性修正模型,对宁夏城市化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宁夏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中,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宁夏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子龙  陈兴鹏  逯承鹏  郭晓佳  薛冰  
文章首先分析了1985—2005年间宁夏城市化、人均GDP以及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基于此,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通过分析城市化与人均GDP,以及环境压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及其强度,阐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两者之间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城市化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对环境压力的增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在短期内降低环境压力的难度较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荫莉  
现在我国的工业化率达到50%,而城市化率却只有36.09%(“五普”公布的数字)。推进城市化不仅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的全局性问题。若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看,滞后的城市化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诸如内需不足,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无法转移的问题等。由此可见,城市化滞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日趋严重。推进城市化是我国本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对城市化的动因略作探讨,以探求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规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爱兰  谭民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基础上,结合宁夏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及现状,运用2000年至2010年宁夏的相关数据对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而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宁夏产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宁夏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李琳  
以要素禀赋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产业转移作用于我国内陆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钻石模型框架,建立了区域产业转移中影响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各要素(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和资本等)流动与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要素流动与演化的不同路径对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研究表明: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各要素流动与演化对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强度呈明显差异,具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含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小林  王小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刚  张颖  
基于较翔实的数据资料,本文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其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概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其动力机制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显著特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途径。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将遇到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高增长的支撑和"后发优势"等是我们应该并能够发挥的有利因素。农村人口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及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城市失业增加等因素将对我国的城市化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本文对我国城市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国际标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主要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而我国工业化仅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短期影响因素、且相关程度较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阿兴  李希刚  
城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阐述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规范和实证两方面具体分析了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得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城市化水平却不能成为流通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基本结论,因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认识并大力发挥到流通产业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筠  
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现象”——“非转农”。文章从劳动力转移动力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非转农”现象出现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我国工业生产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我们应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以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林  李爱国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建立"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与动力机制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证实个体在安居和乐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产生"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进而在心理层面实现"城市化"。"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是"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和精神驱动力;良好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驱动力;安居和乐业是"人的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驱动力。循此机理,"人的城市化"应该以农村转移人口的安居和乐业为根本,以促进社会交往为核心手段,以提高"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时慧娜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能够带来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从地区创新能力和收入水平两方面来衡量人力资本的溢出,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正向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从创新能力角度来看,劳动力在地级城市集中带来的溢出效应要大于县级城市;从收入水平角度讲,城市空间的盲目扩张未能实现人力资本的充分溢出。注重地级城市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实现人口、就业、土地以及人力资本的全面城市化,努力提高城市化质量,对于目前强调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晓辉  张远迎  陶文芳  张硕新  
【目的】将遥感技术与社会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动态的变化,并对城市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为西安市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并分析了西安市城区1988年、1995年和2006年3期的卫星影像数据。【结果】1988-2006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增加205%,水域增加3%,耕地减少37%,林地下降36%;耕地、水域破碎化程度严重,林地、建筑用地集中度提高。【结论】通过城市景观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化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也是影响城市景观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