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8)
- 2023(13385)
- 2022(11259)
- 2021(10525)
- 2020(8824)
- 2019(20693)
- 2018(20625)
- 2017(39380)
- 2016(21523)
- 2015(24646)
- 2014(24840)
- 2013(24196)
- 2012(22186)
- 2011(19949)
- 2010(20072)
- 2009(18485)
- 2008(18405)
- 2007(16359)
- 2006(13839)
- 2005(11997)
- 学科
- 济(91127)
- 经济(91038)
- 管理(67022)
- 业(61557)
- 企(51812)
- 企业(51812)
- 方法(46058)
- 数学(40954)
- 数学方法(40320)
- 中国(23591)
- 财(23039)
- 农(22502)
- 业经(18879)
- 学(17975)
- 地方(17755)
- 理论(15778)
- 务(15651)
- 财务(15589)
- 财务管理(15547)
- 贸(15339)
- 贸易(15334)
- 制(14907)
- 易(14867)
- 农业(14841)
- 企业财务(14704)
- 和(14693)
- 环境(14130)
- 技术(12702)
- 银(12105)
- 银行(12079)
- 机构
- 学院(309973)
- 大学(307566)
- 管理(122706)
- 济(122178)
- 经济(119391)
- 理学(106585)
- 理学院(105404)
- 管理学(103238)
- 管理学院(102641)
- 研究(96230)
- 中国(72072)
- 京(64676)
- 科学(61278)
- 财(54751)
- 农(49280)
- 所(48070)
- 业大(46604)
- 江(46467)
- 中心(46161)
- 财经(44573)
- 研究所(43764)
- 范(40396)
- 经(40354)
- 师范(39989)
- 北京(39822)
- 农业(38921)
- 州(37580)
- 经济学(37280)
- 院(34985)
- 经济学院(33852)
- 基金
- 项目(211641)
- 科学(166871)
- 基金(153500)
- 研究(152167)
- 家(133433)
- 国家(132347)
- 科学基金(115013)
- 社会(95822)
- 社会科(90848)
- 社会科学(90820)
- 省(83994)
- 基金项目(81128)
- 自然(76427)
- 自然科(74624)
- 自然科学(74601)
- 自然科学基金(73232)
- 教育(71972)
- 划(70364)
- 资助(63862)
- 编号(62819)
- 成果(49352)
- 重点(47405)
- 部(46372)
- 发(44845)
- 创(43907)
- 课题(42708)
- 科研(41015)
- 创新(40960)
- 教育部(39825)
- 大学(39554)
- 期刊
- 济(127054)
- 经济(127054)
- 研究(82457)
- 中国(55693)
- 学报(47145)
- 财(44760)
- 科学(43138)
- 管理(43067)
- 农(42236)
- 大学(35383)
- 学学(33150)
- 教育(32368)
- 技术(30488)
- 农业(28545)
- 融(22657)
- 金融(22657)
- 业经(22066)
- 财经(21439)
- 经济研究(20341)
- 问题(18519)
- 经(18358)
- 统计(17285)
- 图书(16577)
- 技术经济(16083)
- 业(15918)
- 资源(15744)
- 策(15672)
- 版(14677)
- 商业(14639)
- 财会(14311)
共检索到43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史仕新 肖立军
1引言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起,也因资源枯竭而衰退。城市价值系于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上。资源主导了产业的发展,而产业又左右着城市的兴衰。如何破解产业对传统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协调城市与产业的发展,是关系资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秦晓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面广,具有交叉性和复杂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结构转型中的助推器作用,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李倩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当前中国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近5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大规模援助的发展形势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如何?本文试图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体系,测算2006-2010年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并分析各城市转型成效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通过从产业、民生、生态环境3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转型过程和转型后达到的状态等指标,可以将城市转型发展的成绩与其由于周边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分离出来,较为有效的测度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中部城市转型成效相对较好,而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相对较差;石油类城...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城市转型 成效测度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论文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各方面变化的分析总结,提出以基础、经济、社会、生态4个要素为框架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根据2005—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测量各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自身转型和区域发展地位提升两方面的发展状态。之后对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总体态势较好,但城市转型效果在空间上以及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城市没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转型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城市转型 中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彬 李天坤 杜小云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建立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和2014年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比对,利用熵值法进行评分,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的转型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彬 李天坤 杜小云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建立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和2014年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比对,利用熵值法进行评分,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的转型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伟 巫卫专
2013年11月,国务院适时出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指出要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力争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转型任务基本完成。本文选取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比较转型前后相关数据入手,构建经济金融转型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对14个城市转型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在梳理总结国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该类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效果评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但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风险规避 产业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 枣庄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创琳
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