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0)
- 2023(15815)
- 2022(13205)
- 2021(12218)
- 2020(9890)
- 2019(22983)
- 2018(22733)
- 2017(43239)
- 2016(22823)
- 2015(25905)
- 2014(25571)
- 2013(25020)
- 2012(23095)
- 2011(21020)
- 2010(20820)
- 2009(18757)
- 2008(18003)
- 2007(15383)
- 2006(13468)
- 2005(12044)
- 学科
- 济(105962)
- 经济(105866)
- 管理(63483)
- 业(59535)
- 企(47162)
- 企业(47162)
- 方法(44849)
- 数学(40233)
- 数学方法(39595)
- 中国(33061)
- 农(26786)
- 地方(24868)
- 业经(22092)
- 财(21331)
- 贸(19999)
- 贸易(19983)
- 易(19409)
- 环境(19026)
- 学(18358)
- 农业(18003)
- 制(16484)
- 银(15555)
- 银行(15540)
- 发(15432)
- 融(15242)
- 金融(15240)
- 和(15089)
- 行(15031)
- 技术(14948)
- 理论(14895)
- 机构
- 学院(321385)
- 大学(319971)
- 济(140517)
- 经济(137907)
- 管理(125787)
- 研究(111106)
- 理学(108743)
- 理学院(107548)
- 管理学(105608)
- 管理学院(105005)
- 中国(85341)
- 京(68630)
- 科学(65050)
- 财(60572)
- 所(53672)
- 中心(50679)
- 研究所(48818)
- 财经(48729)
- 农(47638)
- 江(45764)
- 经(44569)
- 业大(44156)
- 经济学(43955)
- 北京(43634)
- 范(42928)
- 师范(42536)
- 院(40876)
- 经济学院(39532)
- 农业(36920)
- 州(36726)
- 基金
- 项目(219717)
- 科学(175923)
- 基金(162269)
- 研究(161864)
- 家(141004)
- 国家(139904)
- 科学基金(121736)
- 社会(105994)
- 社会科(100748)
- 社会科学(100726)
- 基金项目(84904)
- 省(83814)
- 自然(77548)
- 自然科(75830)
- 自然科学(75815)
- 教育(74552)
- 自然科学基金(74420)
- 划(71397)
- 资助(66726)
- 编号(64183)
- 发(51669)
- 成果(50339)
- 重点(49618)
- 部(49236)
- 创(46207)
- 国家社会(45058)
- 课题(44471)
- 创新(43271)
- 教育部(42874)
- 科研(41858)
- 期刊
- 济(151345)
- 经济(151345)
- 研究(96311)
- 中国(63798)
- 管理(47866)
- 财(45160)
- 科学(44551)
- 学报(43690)
- 农(43098)
- 教育(35127)
- 大学(34956)
- 学学(32907)
- 技术(30899)
- 农业(30270)
- 融(29035)
- 金融(29035)
- 经济研究(25794)
- 业经(24957)
- 财经(23867)
- 问题(20899)
- 经(20657)
- 业(17202)
- 统计(16747)
- 贸(16646)
- 技术经济(16459)
- 世界(15677)
- 策(15175)
- 资源(15106)
- 国际(14641)
- 商业(14481)
共检索到47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玉明 王波
低碳城市是具有生态文明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低碳城市建设本质上是在解决生态文明时代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的问题,是在正视和尊重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前提下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过程,是在城市发展模式上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在城市尺度上寻求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建设低碳城市,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目标,把降低碳排放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结合起来,按照低碳战略、低碳规
关键词:
城市价值 生态文明 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张纪录
低碳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理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可归纳为"哥本哈根模式"、"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保定模式"、"上海模式"等。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与其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相结合,从人口规模、区位、资源禀赋及工业化阶段等角度对我国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认为任何一类城市的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的...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模式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志雄 陈德敏
建设低碳城市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从低碳城市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设计了低碳城市发展愿景。结合城市化快速推进预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阶段提出了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总体模式、指导理念、基本思路、主要领域等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实施步骤和行动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选择"C"模式,以低碳发展为主导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为主要方法。按照控源、减碳、增汇的基本思路,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发展模式 行动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建华 朱坦 丁玉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经济已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生态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文章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的内涵:低碳化的能源体系、低碳化的经济生产方式、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低碳消费等,并提出了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低碳经济 低碳生态城 生态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从城市发展历史和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入手,分析了以低碳生态城作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目标的必然性,进而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众多的城市发展形态等方面阐述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家促进低碳生态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发展模式 转型 低碳生态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亦欣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世界多个城市的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从低碳城市概念发展的脉络入手,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我国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概念辨析,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特点,并着重讨论建设低碳城市所必需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建设模式,提出了基于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治理模式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更放 余侃华
低碳、生态已成为21世纪发展高频词,低碳主义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城市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核心,低碳城市必将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文章从低碳城市内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度四方面对国内低碳城市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明确当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空间、技术等构建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推进我国低碳城市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发展模式 规划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保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城市公交而言,在低碳模式下只有做出改革,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满足实际的需求。在介绍公交低碳化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城市公交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城市公交 低碳模式 运营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弗利斯特
我今天能够来到这里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2010年9月,我们跟唐副市长做了承诺,就是我们会来到深圳。在10月份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些事务前期的洽谈,11月份取得一些进展,到了12月份,我们召开会议。按照大家商讨的工作进程,我们很高兴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郝向举 何爱平 薛琳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利用2004-2017年中国1890个县域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分解和三重差分模型,从“质”和“量”两方面考察智慧城市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协同减排效应,从区域、规模与减排压力方面对其异质性进行了拓展分析。研究发现,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叠加加速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从“质”的方面来看,在低碳城市基础上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更大。从“量”的方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使低碳城市碳减排效应更加突出,但两类城市发展模式的协同减排潜力仅在东中部地区、大型城市和超特大型城市以及减排压力较大的城市得到了释放。据此提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激发协同减排潜力,分类推进低碳基础上的城市智慧发展,强化城市发展模式叠加中的政策协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悦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战场,其在碳中和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王海鲲等编著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规划实践》一书,聚焦气候变化减缓与应对的关键因素——城市,明确了城市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突出地位,并系统介绍了低碳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为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提出了可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钰 李泽涛 姚晓东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愈加严重,选择低碳经济城市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将给我们带来新契机,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复杂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减排和能源增效,而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作为其最终发展目标的。文章从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中选取低碳城市加以认真分析,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城市内涵,介绍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提出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丽芹 韩国栋
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这一潮流,因此,低碳城市化道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从我国走低碳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入手,分析其可行性,并提出低碳经济模式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城市化 环境恶化 低碳生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慧 雷星晖 李金良
通过建立起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低碳交通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交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城市低碳交通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颖 武学 孙成双 耿子洁 张全红
随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和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战略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其碳排放也呈现动态变化。本文依据IPCC质量平衡法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辅以实地调研,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场(厂)界为核算边界,对"十五"至"十三五"4个时期的不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碳排放、能耗等进行强度核算,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北京生活垃圾处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求解,提出了未来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已由"以卫生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为主、堆肥为辅";(2)2020年北京首次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此时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焚烧厂和堆肥厂的总设计处理能力占比大于75%;(3)"十四五"时期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优化结果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5:51:44,即应发展为"焚烧和堆肥并进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低碳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