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29)
2023(19929)
2022(17146)
2021(15872)
2020(13164)
2019(30009)
2018(29616)
2017(56311)
2016(30291)
2015(33982)
2014(33938)
2013(33397)
2012(31067)
2011(28103)
2010(28037)
2009(25585)
2008(24499)
2007(21366)
2006(18925)
2005(16738)
作者
(87347)
(72899)
(72054)
(68859)
(46499)
(34916)
(32934)
(28520)
(27916)
(25802)
(24785)
(24770)
(23237)
(22970)
(22454)
(22213)
(21555)
(21318)
(20808)
(20772)
(18095)
(17946)
(17605)
(16877)
(16379)
(16306)
(16065)
(15947)
(14676)
(14378)
学科
(138024)
经济(137888)
管理(83385)
(78882)
(63237)
企业(63237)
方法(54104)
数学(46731)
数学方法(46142)
(37637)
中国(36661)
地方(34939)
业经(30734)
(29601)
(28777)
农业(25723)
(22157)
(21428)
贸易(21409)
环境(20767)
(20603)
理论(20359)
(19932)
(19052)
金融(19048)
技术(19022)
(18801)
银行(18747)
地方经济(18579)
(18073)
机构
大学(427085)
学院(426898)
(175023)
经济(171233)
管理(165983)
研究(148992)
理学(143102)
理学院(141415)
管理学(138814)
管理学院(138041)
中国(110936)
科学(92420)
(91599)
(77418)
(74610)
(70340)
研究所(67940)
中心(67896)
(64026)
业大(63404)
财经(61615)
(59366)
师范(58773)
北京(57805)
(56042)
(54807)
农业(54376)
经济学(52889)
(51790)
师范大学(47752)
基金
项目(293280)
科学(230698)
研究(214649)
基金(211390)
(184142)
国家(182585)
科学基金(156971)
社会(135727)
社会科(128447)
社会科学(128412)
(115535)
基金项目(112493)
自然(101516)
自然科(99112)
自然科学(99084)
教育(98573)
自然科学基金(97243)
(96678)
编号(87840)
资助(86274)
成果(70452)
重点(65979)
(65825)
(63958)
课题(60905)
(60423)
创新(56366)
国家社会(55696)
科研(55644)
教育部(54805)
期刊
(200446)
经济(200446)
研究(127730)
中国(86306)
学报(66856)
(64722)
科学(62865)
管理(61575)
(57925)
大学(51215)
教育(48889)
学学(48159)
农业(44816)
技术(39270)
(37530)
金融(37530)
业经(33186)
经济研究(31746)
财经(29794)
问题(25910)
(25683)
图书(22840)
(22353)
技术经济(21453)
资源(21273)
科技(20422)
(19880)
理论(19533)
现代(19288)
商业(19029)
共检索到640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以新型的城乡联动发展理论为指导,从节点优化、通道系统、产业关联、城镇拓展等方面对市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组织和梳理,以期在城镇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广大乡村地域进行有效的"涓滴",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经济空间结构。并以芜湖市为实证,论述了在城乡联动发展这一前提下的市域经济空间优化的实现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友结  吴次芳  罗文斌  吴泽斌  
研究目的:确定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内容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AHP方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通过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技术路线、构建评价指标和确定其权重,在考虑评价指标的不完全补偿性的基础上,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为计算基础,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2)实证研究中,对芜湖市进行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的指标真实贡献率分析和指标障碍因素诊断分析,取得预期的评价效果。研究结论: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为计算基础的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艳秋  
中华民族孕育了历史悠远的灿烂文化,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图谱。不同的区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身发展历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芜湖作为“皖江明珠、创新之城”,区域文化多元交融、特色鲜明,一直迸发着强大的活力。挖掘本土区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可以有效地培养公共意识、维系社会稳定、强化价值引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使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助推器,进一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企业视角构建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进行分析和选择,结果表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中综合指数较高的是整合集群模式,其次是价值链攀升模式,行业转型模式综合指数最低,营销方式变革模式与搬迁改造模式综合指数相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传武  梁双波  车前进  
以安徽省芜湖市为实证,以主体功能区为视角,以GIS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乡村地域空间适宜性评价,将乡村聚落地域划分为优先重构区、鼓励重构区、适度重构区、引导重构区和限制重构区五种类型,提出不同的重构模式和对策,为芜湖市乡村聚落转型与空间重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长江沿江地区的乡村聚落重构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安平  高敏  
首位产业是区域产业体系中最具主导性、竞争力及在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大贡献度的产业,其兼具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特征,是区域产业结构演替中特定阶段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首位产业的选择应在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产业带动性、发展前景、竞争力与贡献度等因素。通过对芜湖市产业体系的综合分析,认为其应以包含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等在内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首位产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施歆怡   刘秋云   孟祎晨   陈文德  
地域文化作为特定群体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特质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城市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使城市景观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从地域文化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取芜湖市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加以分析,以此探讨如何加强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互动,以期为芜湖市塑造富有底蕴且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卫东  唐云云  
基于动态和静态、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在GIS平台上,构建了区位几何中心指数、时空耦合指数,从中微观尺度研究、测度芜湖城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区位演化及其与城市物理空间拓展的时空耦合关系,归纳揭示城市专业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一般机制。结果表明:芜湖城市专业批发市场的空间区位演化与城市物理空间拓展方向基本耦合;芜湖城市专业批发市场呈离心状圈层分布于城市近郊区,其空间分布主要受城市空间功能演化与置换、地价、交通、人口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结合芜湖生态市规划实践,在探讨芜湖市产业结构演变与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态机制为理论背景,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对芜湖市生态产业链进行设计,其中包括五条生态工业链、三条生态农业链。并对生态产业布局、产业与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以及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勤,林炳耀,沈山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会然  宋金平  
基于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购物频率、购物时段、购物出行距离、购物空间等级结构等方面分析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并与其他大都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居民的购物频率与所购买商品的等级呈明显负相关,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购物初始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②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出行时间不敏感范围随商品等级提升而延长,多目的出行正成为一种趋势,居民购物出行的平均距离不断递增。蔬菜食品类与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购物圈,服装衣饰类与家用电器类商品的购物圈层主要集中在市级购物圈;③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出行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趋向,居民购买高等级商品出行方式的机动性更高;④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芜湖市购买家用电器类等高等级商品的出行距离较远,但是私家车出行率比北京、上海低,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瑶  罗小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集中区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产业集聚区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并结合安徽省芜湖市产业集中区实例,分析探讨了产业集中区现状及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慕昊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试图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一是供给效率问题;二是供给质量问题。在现代社会实现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成为政府治理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所谓"重中之重",是因为公共产权涉及多重委托代理,委托人必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减少代理问题,使代理人行动符合委托人利益——激励和监督机制要通过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来实施;(1)所谓"难中之难",是因为公共服务往往陷入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振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赵海燕  
正确认识当前农地流转的形势,剖析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规范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文章采用安徽省芜湖市4个县和4个区的17份农业大户访谈记录、244份农户调查问卷,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农地流转的现状差异;科学地选取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剖析了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现状差异主要表现在流转方式、流转规模、流转期限和流转价格等4个方面;(2)农地流转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其中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利益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同时,科技进步、政策法规等因素也从侧面推动农地流转。建议综合协调各方面因素,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乐  邢琴琴  焦华富  
对芜湖城市景观形象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城市中主要的景观如公园、广场、步行街、长江大桥等为例,探讨该市景观形象方面的利弊,分析了景观形象应如何与旅游功能相互整合,试图为芜湖及各城市的景观形象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