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4)
- 2023(14392)
- 2022(12437)
- 2021(11578)
- 2020(9487)
- 2019(22126)
- 2018(21741)
- 2017(42081)
- 2016(22583)
- 2015(25272)
- 2014(25139)
- 2013(24519)
- 2012(22292)
- 2011(19798)
- 2010(19342)
- 2009(17332)
- 2008(16412)
- 2007(13797)
- 2006(11796)
- 2005(9560)
- 学科
- 济(91465)
- 经济(91362)
- 管理(64133)
- 业(60307)
- 企(49562)
- 企业(49562)
- 方法(44192)
- 数学(39250)
- 数学方法(38688)
- 农(26644)
- 中国(24722)
- 财(22639)
- 业经(21065)
- 地方(20740)
- 学(18611)
- 农业(18087)
- 贸(14599)
- 贸易(14593)
- 环境(14581)
- 理论(14412)
- 务(14318)
- 财务(14238)
- 财务管理(14211)
- 易(14098)
- 制(13777)
- 和(13621)
- 技术(13614)
- 企业财务(13449)
- 划(12208)
- 发(11554)
- 机构
- 大学(310509)
- 学院(310328)
- 管理(128395)
- 济(120241)
- 经济(117500)
- 理学(113034)
- 理学院(111813)
- 管理学(109707)
- 管理学院(109151)
- 研究(97997)
- 中国(70143)
- 京(65015)
- 科学(62615)
- 财(52456)
- 农(48264)
- 业大(48024)
- 所(46511)
- 中心(45738)
- 财经(43513)
- 研究所(42983)
- 江(42798)
- 范(41279)
- 师范(40906)
- 北京(40054)
- 经(39841)
- 农业(37539)
- 院(36667)
- 经济学(35926)
- 州(35393)
- 师范大学(33281)
- 基金
- 项目(227764)
- 科学(179764)
- 基金(166124)
- 研究(164874)
- 家(144232)
- 国家(143059)
- 科学基金(124727)
- 社会(104503)
- 社会科(99012)
- 社会科学(98985)
- 基金项目(89451)
- 省(88686)
- 自然(82398)
- 自然科(80502)
- 自然科学(80481)
- 自然科学基金(78983)
- 教育(75618)
- 划(74724)
- 资助(67544)
- 编号(67332)
- 成果(52007)
- 重点(50190)
- 部(49561)
- 发(48002)
- 创(47204)
- 课题(45207)
- 创新(43988)
- 科研(43671)
- 国家社会(42824)
- 教育部(42747)
- 期刊
- 济(123838)
- 经济(123838)
- 研究(85569)
- 中国(51792)
- 学报(48639)
- 科学(45312)
- 农(44169)
- 管理(44165)
- 财(38912)
- 大学(37644)
- 学学(35717)
- 教育(31490)
- 农业(31099)
- 技术(27762)
- 业经(22075)
- 融(20983)
- 金融(20983)
- 财经(19898)
- 经济研究(19243)
- 问题(17932)
- 经(16905)
- 图书(15747)
- 科技(15340)
- 理论(14953)
- 版(14918)
- 资源(14721)
- 技术经济(14558)
- 业(14328)
- 实践(13940)
- 践(13940)
共检索到425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春林 刘继生 陈才 韩阳
大城市形态演化是区域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城乡关系的具体体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遵循城乡统筹的思想,集中分析了长春市的城市形态特征,指出圈层扩展、不断外延是其特性,同时分析城市无限向外扩展与周围地域孤立发展的缺陷及其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优化长春市中心城市形态与加强外围地域互动发展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市形态 核心与外围 长春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慧芳 孙津
在中国,城乡统筹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基本机制,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义原则,另一方面也是由城市和农村的各自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规定的必然要求。与此相一致,新型城市形态既是一个发展理念,也是一个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文明形态,它所表明的就是城市本身在城乡统筹的具体实施中逐步生成的整体形态特征。作为自觉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实践,新型城市形态至少需要针对几个主要的要素关系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甚至法律创制。对此,本文指出并说明了以下主要几个方面:①同一辖区内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的政府职能及行为关系;②本地(或常驻)居民与外来(或流动)农村人员的关系;③不同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的关系;④城市内部在形象塑造中的精...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乡统筹 城市形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颖 孙平军 李诚固 宋云婷
以长春大都市区内的长德新区为例,探析城乡共建新区这一新型地理空间框架推进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统筹的基本模式与内在机理。基于长春大都市区城乡空间开发隔离、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中心地体系不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等问题,在城乡共建新区的视角下,从相关主体空间利益关系协调、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构建、大都市边缘新城的诱导三个层次,深入分析了长德新区推动城乡空间统筹的总体效应,进一步提炼"利益协调—产业融合—服务均衡"的城乡共建新区推动城乡空间互动的基本模式,最后深入探讨了城乡共建新区成功推动大都市区城乡统筹的机理,以期为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颖 孙平军 李诚固 宋云婷
以长春大都市区内的长德新区为例,探析城乡共建新区这一新型地理空间框架推进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统筹的基本模式与内在机理。基于长春大都市区城乡空间开发隔离、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中心地体系不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等问题,在城乡共建新区的视角下,从相关主体空间利益关系协调、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构建、大都市边缘新城的诱导三个层次,深入分析了长德新区推动城乡空间统筹的总体效应,进一步提炼"利益协调—产业融合—服务均衡"的城乡共建新区推动城乡空间互动的基本模式,最后深入探讨了城乡共建新区成功推动大都市区城乡统筹的机理,以期为大都市区地域城乡空间统筹实践总结经验、提供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波
为了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长春市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应加快长春市生态保护圈及城市园林布局建设,打造最佳人工生态城市,并通过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的共同推进,完善相关政策和创新机制,以解决生态和环境领域长期存在的投入不足和执法不严等突出问题,从而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
长春市 打造 人工生态 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燕 满强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但快速粗放型城市化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与潜在的危险,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春市为例,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长春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佳福 龚威平 刘晓丽 孙越
本文采用1968年、2002年和2010年不同历史阶段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ArcGIS软件,对长春市建成区及其周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与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特征及其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城乡建设用地由快速的、蔓延式的无序扩张向城市规划引导下的适度、有序扩张转变,城市规划对建设用地布局的引导作用增强。道路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建设用地加速扩展的同时,耕地被各项建设用地占用,近年来缩减幅度大幅增加。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发展演变 遥感 GIS 长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肖锦成 欧维新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一致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从空间形态角度探寻科学空间重构的方法。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结合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基于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方法,划定了宿迁市古楚街道办和三棵树乡的适宜建设区和基期建设用地调整区,并进行了两乡镇的空间重构模拟与评价。空间重构后,研究区总体布局紧凑度提高4.02%,总体放射状指数降低5.87%,总体农地景观破碎度下降46.39%。研究结论:该研究的空间重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若能在空间形态合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空间重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或乡村空间重构的科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曲亮 郝云宏
本文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目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两个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通过分析二者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运作机理及可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 周建武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乡镇工业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布局混乱,效益下降的严重困境。摆脱这一困境的关键是通过区划手段,加强对乡镇工业的宏观控制,科学划分乡镇工业地域类型,使乡镇工业布局建立在地域条件,资源优势的稳固基础上,实现乡镇工业合理的产业地域分工。本文结合长春市乡镇工业发展实际,提出我国乡镇工业地域类型划分的若干原则,进行了长春市域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松林 李英爱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慧颖 宋飏 王士君
研究目的:结合国内外城市棕地特点,归纳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棕地识别和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方法: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使用城市总体规划现状图作为底图,分三步对城市棕地信息进行提取,并基于此运用CAD、ArCGIS等软件对已识别的城市棕地信息进行汇总,建立城市棕地数据库。研究结果:(1)城市棕地识别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用地性质筛选;2废弃地块及污染特征筛选;3实地现场勘查及统计资料补充。(2)城市棕地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具体步骤为:棕地信息识别—棕地信息录入ArCGIS—构建城市棕地数据库—棕地信息复核—棕地信息补充(随时补充)—棕地信息分析。(3)长春市中心城区共识别出城市棕地441块,其中步骤一、二识别...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清杨 刘寒冰 詹军 王书娟
在保持原有道路交通路网的条件下 ,单向交通是改善大中城市交通堵塞状况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单向交通及长春市交通路网情况分析 ,阐明长春市采用单向交通的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长春市单向交通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单向交通 单行线 交通 路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黄安民 孔强
长春市城市游憩者行为特征研究吴必虎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黄安民,孔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StudyontheBehaviour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HolidayMakersintheCityofChangchun¥WuBihu...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亚静 王靖鑫 刘畅
近年来,国际大都市和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城市带层出不穷,进而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城市病亦纷至沓来,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人们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不断冲突,种种残酷的现实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一员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只有完善都市的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发挥有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