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0)
- 2023(16061)
- 2022(13908)
- 2021(13143)
- 2020(10840)
- 2019(25024)
- 2018(24649)
- 2017(48098)
- 2016(25987)
- 2015(29144)
- 2014(28926)
- 2013(28161)
- 2012(25973)
- 2011(23250)
- 2010(23231)
- 2009(21102)
- 2008(20244)
- 2007(17457)
- 2006(15262)
- 2005(13075)
- 学科
- 济(101702)
- 经济(101585)
- 管理(78536)
- 业(73292)
- 企(61230)
- 企业(61230)
- 方法(46919)
- 数学(40945)
- 数学方法(40354)
- 农(30857)
- 财(29116)
- 中国(26671)
- 业经(24098)
- 地方(21754)
- 农业(20615)
- 学(20507)
- 贸(19198)
- 贸易(19189)
- 易(18665)
- 制(18112)
- 务(17133)
- 财务(17056)
- 财务管理(17020)
- 技术(16598)
- 理论(16505)
- 策(16400)
- 环境(16158)
- 企业财务(16089)
- 和(16049)
- 划(15541)
- 机构
- 学院(360762)
- 大学(359934)
- 管理(147210)
- 济(143590)
- 经济(140369)
- 理学(128104)
- 理学院(126733)
- 管理学(124603)
- 管理学院(123910)
- 研究(118125)
- 中国(86675)
- 京(75401)
- 科学(72042)
- 财(67324)
- 所(57299)
- 农(55729)
- 中心(53998)
- 财经(53634)
- 业大(52748)
- 江(52205)
- 研究所(52192)
- 经(48887)
- 范(47370)
- 北京(47082)
- 师范(46984)
- 院(44163)
- 农业(43156)
- 经济学(42238)
- 州(42082)
- 财经大学(39928)
- 基金
- 项目(251329)
- 科学(198036)
- 研究(185850)
- 基金(182445)
- 家(157876)
- 国家(156553)
- 科学基金(135475)
- 社会(116767)
- 社会科(110635)
- 社会科学(110607)
- 省(97691)
- 基金项目(96683)
- 自然(88170)
- 自然科(86055)
- 自然科学(86032)
- 教育(85186)
- 自然科学基金(84431)
- 划(82169)
- 编号(76634)
- 资助(75101)
- 成果(61464)
- 部(55642)
- 重点(55457)
- 发(53477)
- 课题(52138)
- 创(51995)
- 创新(48355)
- 教育部(47981)
- 科研(47753)
- 国家社会(47566)
- 期刊
- 济(155369)
- 经济(155369)
- 研究(105389)
- 中国(64700)
- 学报(53959)
- 管理(53634)
- 农(51281)
- 财(51181)
- 科学(50984)
- 大学(41736)
- 学学(39345)
- 教育(38878)
- 农业(35667)
- 技术(31793)
- 融(29318)
- 金融(29318)
- 业经(27079)
- 财经(25140)
- 经济研究(24584)
- 经(21391)
- 问题(20334)
- 图书(18513)
- 业(17445)
- 科技(17199)
- 理论(17092)
- 技术经济(17031)
- 现代(16763)
- 版(16634)
- 商业(15909)
- 实践(15689)
共检索到517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郝丽君 肖哲涛 李红光 张东
在城乡统筹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进行遗址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早商府城遗址概况、分析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的破坏因素、并对府城遗址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剖析府城遗址保护面临的矛盾,最后从区域整合协调、分区分级保护、保护性利用和管理保障机制完善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城乡统筹的整体保护的规划策略,以期对如何在城乡统筹中府城遗址的保护进行积极的探讨,寻找遗址可持续发展与城乡统筹协调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府城遗址 规划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更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支撑。然而在一些大遗址区域,考古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揭示的渐进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进而也严重影响着传统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据此,本研究在分析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现状与不足及其对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雍城遗址现有遗址信息不确定,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的窘况,基于弹性规划思路,从保护区划、遗址展示规划、考古工作规划等专项提出了遗址保护规划的弹性策略。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 弹性规划 雍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遗址 特性 保护规划 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铮争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所伴生的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使得地处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一些大遗址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汉长安城遗址区近年来所出现的"遗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尴尬局面,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遗址保护中各利益主体(文物部门、地方政府、居民和开发商等)之间的矛盾。有鉴于博弈论对于分析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利益冲突所显现出的适用性,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中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博弈论 大遗址保护 汉长安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兰昀 吴朝宇 李恺
重庆主城区城郊27个小城镇是主城区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心城区向广袤农村地区过渡的区域。深入研究新时期近郊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充分发挥小城镇衔接城乡的纽带作用,保护好主城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征,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小康社会先行区,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重庆的"314"总体战略部署、构建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的需要,也对推进城镇化、完善主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重庆 小城镇 发展 规划 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伟锋 蔺宝钢
通过对我国当前大遗址展示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其展示效能的理论依据及策略。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证等方法,指出当前大遗址展示不足及展示效能差源于东方土遗址特性及过于强调遗址"原真性",展示方式单一且多静态展示,同时缺乏多专业的介入。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初步探索高效能的大遗址展示方法与策略。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多维综合展示、多专业协同、增强遗址展示的互动体验性能有效提升遗址展示效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红 沈锐
天津作为北方近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存了大量工业文明的积淀,但是与中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天津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缺乏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协调是根本原因。本文重点介绍在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策略中如何突出整体与个体统一协调性,包括强调工业建构筑物个体性的本体价值评估、本体保护与更新方式,强调工业遗产整体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赵达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区域发展 协调 汉长安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天洁 苏静
天津自2018年底便着手发展夜间经济,提出构建“夜津城”格局并打造多个市级示范街区。揭示其实施几年以来的夜间活力时空特征,既是对已有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也为今后提升夜间活力提供依据。文章基于百度热力、大众点评POI、豆瓣同城等多源数据构建夜间活力时空数据库,借助ArcGIS、Geoda对中心城区进行夜间活力静态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识别夜间活力高值及低洼区域并探究其静动态耦合特征,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
城市活力 “夜津城” 时空特征 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范勇 赵明远 赵兰勇
快速城镇化使乡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部分乡村地区的盲目城镇化造成了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对乡村绿道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乡村绿道网络建设协调乡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产业要素、游憩需求以及公共服务等因素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并结合宁海县胡陈乡乡村绿道网络构建,对以"分层+叠加"为基本思路的乡村绿道网络规划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基础调研——要素解析——功能分解——合成优化——方案比选——修正深化"6个步骤为基本规划框架的实践路径来构建乡村绿道网络,研究一套具有参考意义的乡村绿道规划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绿道 构建策略 规划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宏烈 胡文中
广州火车南站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实物成就,也是历史名人的纪念地。当它的生产性物质生命完结时,纪念性精神生命可能刚刚开始。保护这里的工业文化遗产,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应纳入城市决策者的主题思想与业主开发商的策划意识之中。
关键词:
广州南站 工业遗产 规划设计 纪念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青岚 安磊
城市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与难题,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统筹协调难度大,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关键。以郑韩故城保护规划修编为例,从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脉络入手,解析郑韩故城与新郑市相互冲突、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引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性的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深刻剖析两者的矛盾关键点,进而重新认知两者的关系,科学指导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中提出的数据量化分析方法,以及为保护规划创建的智能分析平台,对我国其他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升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对遗址保护融入国土空间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蔡羽 张韶辉
低碳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新热点。结合实际,就深圳国际低碳城在生态本底安全、规划目标制定和实施、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与工作内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文军 刘成海 童娣
本文针对古城遗址在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以辽阳"东京城"遗址为例,通过对遗址现状、价值、城市背景、旅游背景以及现实问题的论述,对比论证了"东京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概念性规划,为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提供规划思路。
关键词:
古城遗址 东京城 保护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