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5)
- 2023(18505)
- 2022(15832)
- 2021(14869)
- 2020(12143)
- 2019(28068)
- 2018(27840)
- 2017(53461)
- 2016(28770)
- 2015(32598)
- 2014(32558)
- 2013(32078)
- 2012(29683)
- 2011(26845)
- 2010(26925)
- 2009(24685)
- 2008(24013)
- 2007(21341)
- 2006(19081)
- 2005(16720)
- 学科
- 济(122164)
- 经济(122024)
- 业(84713)
- 管理(80761)
- 企(61498)
- 企业(61498)
- 农(52824)
- 方法(49316)
- 数学(42727)
- 数学方法(42107)
- 中国(35394)
- 农业(35104)
- 业经(30771)
- 地方(29717)
- 财(29039)
- 学(24359)
- 制(23167)
- 贸(21002)
- 贸易(20987)
- 易(20325)
- 发(19147)
- 环境(19032)
- 技术(18996)
- 银(18941)
- 银行(18899)
- 理论(18886)
- 和(18516)
- 行(18098)
- 融(17774)
- 金融(17772)
- 机构
- 学院(408953)
- 大学(406397)
- 济(164650)
- 管理(162329)
- 经济(160954)
- 理学(139902)
- 研究(138530)
- 理学院(138375)
- 管理学(135908)
- 管理学院(135161)
- 中国(105733)
- 京(86992)
- 科学(85521)
- 农(79086)
- 财(74058)
- 所(69341)
- 中心(64650)
- 业大(64341)
- 研究所(62701)
- 江(61685)
- 农业(60354)
- 财经(58447)
- 范(55901)
- 师范(55429)
- 北京(54979)
- 经(53246)
- 州(50135)
- 院(50003)
- 经济学(47968)
- 师范大学(44454)
- 基金
- 项目(277731)
- 科学(218520)
- 研究(206343)
- 基金(199936)
- 家(173509)
- 国家(171948)
- 科学基金(147911)
- 社会(129975)
- 社会科(122806)
- 社会科学(122772)
- 省(109668)
- 基金项目(106213)
- 自然(94768)
- 教育(93941)
- 自然科(92453)
- 自然科学(92431)
- 划(91144)
- 自然科学基金(90735)
- 编号(86172)
- 资助(81412)
- 成果(69318)
- 发(62541)
- 重点(61812)
- 部(61115)
- 课题(58572)
- 创(57244)
- 创新(53340)
- 国家社会(53161)
- 科研(52531)
- 教育部(52163)
- 期刊
- 济(189131)
- 经济(189131)
- 研究(120301)
- 中国(84170)
- 农(78756)
- 学报(63812)
- 科学(59825)
- 管理(57544)
- 财(55343)
- 农业(53534)
- 大学(49364)
- 教育(47464)
- 学学(46294)
- 融(38773)
- 金融(38773)
- 技术(36533)
- 业经(36339)
- 财经(27627)
- 经济研究(27487)
- 问题(25866)
- 业(25460)
- 经(23644)
- 图书(22774)
- 版(20685)
- 资源(19951)
- 技术经济(19829)
- 科技(19722)
- 理论(19239)
- 现代(18476)
- 商业(18047)
共检索到61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晶
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城乡统筹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开发,也没有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唯有通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农民素质素养,农民才能够运用政策、市场、科学技术等因素来提高经济收入,所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是消除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协调稳定发展的强有力对策。基于此,本文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可以解决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解决好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评生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好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应坚持以城带乡,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书阳 吴江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素质必须依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跳出农村的局限,拓展视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产业调整升级联动、城乡市场统一协调、城乡文化交流融合,才能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坚实持久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统筹城乡 开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在我国城乡差距不断加大,"三农"问题不断突出的背景下,成都市和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统筹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严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探讨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永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既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将对青海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苏南是全国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地区。苏南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乡和谐重在发展农村,而发展农村又重在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人力资源存量的充分利用,其二为人力资源品质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在政府宏观指导和财政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关键词:
城乡和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苏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玉媚 楚晓琳 汤德喜 贾宪威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如何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四川省在统筹城乡之路上面临的且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在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存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中应走一条经济发展产业拉动之路。并认为四川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应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产业拉动为动力,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手段,最终达到城乡和城乡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同时,还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产业拉动思路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三点措施。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就业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剑锋 李一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但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素质不高,并且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以至于不少农民只能从事最基础的体力劳动,并且收入相对较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势在必行。本文拟从职业教育视角下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一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文娟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也逐渐成为政府和一些学者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的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掘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农村各方面健康良好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 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涛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现行的涉及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有关政策和法律,与农业用地、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相比显得较为薄弱,甚至还自相矛盾。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玲妹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需要以高素质人力资源作基础,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应有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全面,这与经济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本需求之间、农民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之间很不平衡矛盾越来越突出。有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农民由人力资本贫困者转变为人力资本“小康者”,才能在农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我国农村有许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发挥与展示出来,这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以基于农民增收视角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为题,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锐 钱海婷
城镇化发展必然带来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人力资源规模大。但也同时存在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不足等问题,无法适应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能力的需求。鉴于此,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出发,分析城镇化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与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源能力培训等方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人力资源 技能培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多元化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帮助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帮助农业生产向高价值产品转移,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期目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 大规模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