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1)
2023(15763)
2022(13239)
2021(12234)
2020(10019)
2019(22826)
2018(22451)
2017(42882)
2016(22720)
2015(25372)
2014(25241)
2013(24776)
2012(22918)
2011(20624)
2010(20706)
2009(19143)
2008(18416)
2007(16412)
2006(14595)
2005(12807)
作者
(63311)
(52959)
(52681)
(50057)
(33582)
(25335)
(23877)
(20487)
(20353)
(18747)
(18114)
(18021)
(17098)
(16446)
(16212)
(16168)
(15520)
(15396)
(15298)
(15119)
(13302)
(12790)
(12654)
(12256)
(12033)
(11804)
(11683)
(11622)
(10564)
(10471)
学科
(99656)
经济(99455)
管理(65621)
(65359)
(50500)
企业(50500)
方法(39414)
(36016)
数学(32654)
数学方法(32223)
中国(29917)
业经(26234)
(25603)
地方(25225)
农业(24143)
(22378)
(16949)
(16493)
银行(16474)
(16024)
金融(16020)
(15893)
(15768)
贸易(15755)
环境(15595)
(15522)
理论(15464)
(15244)
(15170)
(14882)
机构
学院(320579)
大学(317143)
(133725)
经济(130913)
管理(124561)
研究(107949)
理学(106769)
理学院(105569)
管理学(103774)
管理学院(103142)
中国(82973)
(66460)
(64266)
科学(63191)
(52490)
(52021)
中心(50918)
财经(49848)
(49459)
研究所(46619)
(45229)
业大(44761)
(44172)
师范(43752)
北京(41570)
经济学(41059)
农业(39474)
(39418)
(39123)
财经大学(36807)
基金
项目(215092)
科学(171812)
研究(161313)
基金(157165)
(135229)
国家(134007)
科学基金(116709)
社会(106831)
社会科(100443)
社会科学(100417)
(85057)
基金项目(83450)
教育(73804)
自然(72609)
自然科(70905)
自然科学(70889)
(70597)
自然科学基金(69613)
编号(65293)
资助(62997)
成果(52515)
(50661)
重点(48142)
(47974)
课题(45417)
(44994)
(44355)
国家社会(44160)
创新(42008)
教育部(41767)
期刊
(157362)
经济(157362)
研究(95675)
中国(68991)
(52617)
(49649)
管理(46730)
科学(45016)
学报(44746)
大学(36349)
教育(35084)
农业(34995)
学学(34338)
(32876)
金融(32876)
业经(28861)
技术(28535)
财经(24662)
经济研究(23478)
(21238)
问题(20718)
(16040)
(15600)
技术经济(14820)
商业(14409)
科技(14299)
理论(14092)
资源(14024)
(13975)
现代(13966)
共检索到48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一、中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三产化)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来看,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1世纪初以来,城镇人口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现阶段住在城里的人已经超过一半的比重了。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所在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政绩指标之一。因此,我们会观察到有很多农民是被"赶到"镇里的感觉。中央文件是农民自愿进城,而实际上是村里的房子破了以后不让重建了,倒了以后不能再建,只能被迫进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一、中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三产化)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来看,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1世纪初以来,城镇人口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现阶段住在城里的人已经超过一半的比重了。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所在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政绩指标之一。因此,我们会观察到有很多农民是被"赶到"镇里的感觉。中央文件是农民自愿进城,而实际上是村里的房子破了以后不让重建了,倒了以后不能再建,只能被迫进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瑾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导下,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合体后做整体性开发,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居民休闲与度假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深入阐述城乡统筹发展观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从游客价值体系与景区居民价值体系两个层面深度挖掘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价值,从革新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理念,强化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创新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运营模式等角度给出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行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群明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核归根结底就是将乡村和城市的问题放在一起研究,利用城市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激活乡村的优势资源,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是通过旅游盘活乡村资源,服务城市居民,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坚  
城乡是否能得到统筹发展关键在于乡村发展,而乡村旅游因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PEST矩阵分析和发展对策的探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金阳  张耀启  
美国乡村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在二战后尤其如此。全球化及美国经济重组使传统的乡村经济活动如农业,林业及煤矿业竞争力下降,乡村旅游就成为乡村经济复苏及经济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分析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和原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等,以期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郁成  
城乡统筹发展,一般的理解是中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乡村的同步发展,以城市发展拉动乡村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很明显,乡村并没有与城市一起得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蓉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从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并从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构建多元营销网络、开发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等方面对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宇明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是民族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坚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契合点角度,采用SWOT-PEST矩阵分析法,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性战略因素,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瑛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如何科学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应当在制度、组织、职务三大方面加强作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政府应依次按照开拓者、规范者、协调者的角色作为;评估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作为绩效应以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心,综合考虑政策保障、旅游宣传促销、经济业绩、学习与成长、游客评价五个评估因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凌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巧  戴维奇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琳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文化互融等,因此,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发展机制滞后,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重构其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菲   赵静   高科佳  
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则为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就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新型城镇化具有强化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市场、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视角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