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99)
- 2023(17438)
- 2022(14196)
- 2021(13063)
- 2020(10690)
- 2019(24442)
- 2018(23958)
- 2017(44866)
- 2016(24202)
- 2015(26906)
- 2014(27000)
- 2013(26199)
- 2012(24265)
- 2011(21794)
- 2010(21830)
- 2009(19652)
- 2008(19047)
- 2007(17172)
- 2006(15225)
- 2005(13493)
- 学科
- 济(103502)
- 经济(103392)
- 管理(64421)
- 业(60997)
- 企(47089)
- 企业(47089)
- 方法(38012)
- 中国(33653)
- 农(33461)
- 数学(32869)
- 数学方法(32357)
- 地方(29275)
- 业经(25783)
- 财(23523)
- 农业(22755)
- 学(19937)
- 制(19549)
- 发(17156)
- 银(17028)
- 银行(16990)
- 融(16790)
- 金融(16782)
- 贸(16601)
- 贸易(16584)
- 行(16420)
- 理论(16123)
- 环境(16007)
- 易(15968)
- 技术(15282)
- 和(15244)
- 机构
- 学院(332435)
- 大学(329983)
- 济(133673)
- 经济(130703)
- 管理(123929)
- 研究(118795)
- 理学(105074)
- 理学院(103846)
- 管理学(101746)
- 管理学院(101131)
- 中国(89808)
- 科学(72744)
- 京(71990)
- 财(62080)
- 农(59788)
- 所(59575)
- 中心(55187)
- 研究所(53886)
- 江(52766)
- 业大(50264)
- 财经(47811)
- 范(47001)
- 师范(46462)
- 农业(46256)
- 北京(45352)
- 院(43829)
- 经(43393)
- 州(42113)
- 经济学(40307)
- 省(38393)
- 基金
- 项目(225131)
- 科学(176625)
- 研究(167274)
- 基金(159747)
- 家(140218)
- 国家(139008)
- 科学基金(118396)
- 社会(105298)
- 社会科(99518)
- 社会科学(99493)
- 省(90196)
- 基金项目(83764)
- 教育(77286)
- 划(75771)
- 自然(74524)
- 自然科(72786)
- 自然科学(72762)
- 自然科学基金(71367)
- 编号(68647)
- 资助(64038)
- 成果(56012)
- 发(53655)
- 重点(51761)
- 课题(49202)
- 部(48677)
- 创(46963)
- 创新(43848)
- 国家社会(43736)
- 科研(42665)
- 发展(42581)
- 期刊
- 济(156523)
- 经济(156523)
- 研究(100412)
- 中国(78295)
- 农(57412)
- 学报(53450)
- 科学(48849)
- 财(48054)
- 管理(47864)
- 教育(45933)
- 大学(41357)
- 农业(39213)
- 学学(38450)
- 技术(33179)
- 融(32439)
- 金融(32439)
- 业经(27661)
- 经济研究(24162)
- 财经(23395)
- 业(20633)
- 问题(20526)
- 经(20271)
- 图书(18365)
- 版(16693)
- 技术经济(16103)
- 科技(15778)
- 资源(15451)
- 贸(15051)
- 坛(14998)
- 论坛(14998)
共检索到519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涛 李同昇
在深入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设施4个方面构建了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关中地区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关中5个地市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差异与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农业发展条件是影响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因素。(2)关中5个地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3种类型:宝鸡市——城市过度建设型,咸阳市——城乡均衡建设型,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乡村过度建设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自忠 刘洁 常倩 胡向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先后重点满足农村居民基础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提升性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但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仍然突出,要素支撑力度有待提升、公众参与度尚需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主攻方向,破除制度围城和机制障碍,统一规划、建设和管护,处理好城市和农村、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公平和效率等关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有差异无差距的一体化格局全面形成,确保农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自忠 刘洁 常倩 胡向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先后重点满足农村居民基础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提升性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但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仍然突出,要素支撑力度有待提升、公众参与度尚需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主攻方向,破除制度围城和机制障碍,统一规划、建设和管护,处理好城市和农村、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公平和效率等关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有差异无差距的一体化格局全面形成,确保农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玉涛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先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本文在梳理京津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思路:(1)优先发展城际轨道交通和环北京地区通勤交通;(2)加快建设沿海港口和疏港通道;(3)建设北京高速铁路客运枢纽;(4)整合机场资源并实现空铁联运。文章认为,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主要涉及城际高速铁路网、沿海港口与疏港铁路、东北过境高速公路通道、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等四个方面。为很好地推进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文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扬帆 郑方辉
城市综合基础设施发展动态比较是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指标。基于文献回顾及数源约束,构建了城市综合基础设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交通运输等5个维度共12项指标。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取得了珠三角9市2001—2012年的实证结果,对比发现:穗、深、莞、中4市综合基础设施指数不断提高,其余5市指数不断下降;虽然经济区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在过去12年间有所提升,但其内部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尤其是中心城市群指数是其他城市群的2倍有余,且三大经济圈仅有一个内部差距略有减小。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日益分化的事实与珠三角一体化政策导向形成了强烈反差,折射出经济增长与人口集聚等的复杂机制,是关系到发展质量与国民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
赤水河为长江上游支流,地处川、滇、黔三省接壤地带,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昭通,贵州毕节、遵义,四川泸州4市,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赤水河区域涉及云南、贵州、四川3省4市40个县区,国土面积9.29万平方公里,2012年拥有常住人口2219万人。由于该区域地处高山丘陵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导致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极大,建设投入成本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相对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美涛
本文基于政府竞争的视角,利用中国分税制后15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探讨了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对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对市场一体化程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GDP的提高,会促使市场更趋于多样化。在同一区域内,且地理位置上相邻的两省,若两者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不具有竞争性,通常这两省间在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上不存在相互影响。若两省间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似性,则会产生较强的政治竞争性,省份之间在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上会存在相互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秉文
由于历史、自然、人文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贫困率高。这种状况既制约着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对全国城乡一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运用层次分析与头脑风暴、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鹏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和"冰山成本"模型实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一体化间关系。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交通基础设施能平抑商品价格上下波动,阻碍相对价格波动程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在东、中、西部不同空间表现出分化的特性。为此,我们应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平抑物价波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一体化 相对价格波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彬 廖恒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使用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性,能够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结论在替换经济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边界效应和技术创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是新基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艳 刘修岩
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市场准入,定量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并且铁路比公路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来自省内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比来自国内其他地方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内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分别通过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城市间行政壁垒推动了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 赵富城
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近年,在各级各部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区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探索适应本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我国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但是如何对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并极力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在效率方面进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鉴于此,本文将应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效率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DEA 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金林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对"两型社会"内涵与本质的分析入手,探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城乡一体化 集约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国辉 李湛
研究目的:研究各种基础设施在关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探讨关中小城市土地利用的前景。研究方法:计量检验。研究结论:充分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但是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搜集关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检验发现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道路建设对关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有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关中特殊的水资源约束下,自来水供给水平的提升却对经济增长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是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保证,本文的检验结果对于关中小城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巴罗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涛 李同昇 芮旸 李献波
以陕西省为例,在对近20年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199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历了同步发展到拮抗的演变过程;②陕西省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变化与城乡关联度变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城乡关联度变化仅是能源给水设施建设水平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③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变化一直受到自身及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且后者的方差贡献逐渐增大,其中道路设施建设水平的方差贡献率在第5期(即1994年)超过了其自身的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