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2)
2023(19192)
2022(16201)
2021(15223)
2020(12744)
2019(29375)
2018(29010)
2017(55069)
2016(29663)
2015(33636)
2014(33276)
2013(32911)
2012(30101)
2011(27194)
2010(27178)
2009(25803)
2008(25448)
2007(22910)
2006(20083)
2005(18179)
作者
(85640)
(71998)
(71556)
(68254)
(45319)
(34464)
(32413)
(28020)
(27400)
(25532)
(24504)
(24253)
(22714)
(22670)
(22555)
(22369)
(21507)
(21175)
(20819)
(20754)
(17728)
(17714)
(17550)
(16451)
(16287)
(16191)
(16038)
(15919)
(14595)
(14297)
学科
(124497)
经济(124341)
(85925)
管理(83550)
(63435)
企业(63435)
方法(53882)
(52985)
数学(47857)
数学方法(47299)
农业(34698)
中国(34596)
(33100)
业经(30794)
(28565)
(25022)
贸易(25007)
(24415)
(23738)
地方(21986)
(21082)
银行(21033)
(20287)
金融(20282)
(20120)
(19750)
财务(19686)
财务管理(19632)
(19573)
企业财务(18587)
机构
学院(424693)
大学(422583)
(180759)
经济(177199)
管理(161028)
研究(146470)
理学(138160)
理学院(136679)
管理学(134288)
管理学院(133517)
中国(116584)
(88857)
科学(87726)
(85656)
(83886)
(74285)
中心(69152)
研究所(66980)
农业(66617)
业大(66520)
财经(65972)
(64633)
(60072)
经济学(55954)
北京(55731)
(52896)
师范(52268)
(51996)
(50468)
经济学院(50370)
基金
项目(281383)
科学(221541)
基金(206000)
研究(204540)
(180458)
国家(178948)
科学基金(152782)
社会(131278)
社会科(124267)
社会科学(124232)
(109290)
基金项目(107899)
自然(98519)
自然科(96246)
自然科学(96212)
自然科学基金(94496)
教育(93935)
(91911)
资助(84862)
编号(82470)
成果(66741)
重点(63625)
(63351)
(60915)
(58546)
课题(56925)
国家社会(55097)
创新(54911)
科研(54531)
教育部(54145)
期刊
(202762)
经济(202762)
研究(125318)
中国(86790)
(84163)
学报(68469)
(66002)
科学(63275)
管理(57637)
农业(56668)
大学(52710)
学学(50124)
(47533)
金融(47533)
教育(40298)
业经(36341)
技术(36143)
财经(33187)
经济研究(31892)
(28580)
(28527)
问题(27099)
(22551)
(22157)
世界(21715)
理论(21012)
技术经济(20558)
统计(20114)
国际(19372)
实践(18728)
共检索到64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振海  
本文按照金融机构的正式化程度提出中国现有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几个显著特征,并基于垄断和价格管制条件下,利用垄断厂商理论从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角度出发研究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存在价值损失和信贷配给现象。提出建立富有效率的农村信贷市场需要进一步推行农村金融组织和活动的多元化,并建立农村竞争性金融秩序,核心是存在一个自生自发的、良性运作的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应限于制定市场规则,而不是去强制推动信贷机构的设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宁爱照  杜晓山  
小额信贷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公益性小额信贷首开先河,在中国探索小额信贷模式,而今已出现商业性小额信贷、公益性小额信贷和福利性小额信贷共存的局面,小额信贷市场初步形成。在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共同作用下,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也较为活跃。本文通过对其供求分析与市场环境分析,指出小额信贷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臧振春  吴国蔚  贾兴民  
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日益复杂,银行对企业的放贷面临新的挑战。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想方设法隐瞒自己信息,银行为了避免损失,极力加强监管力度。由于商业银行(放款者)与企业(贷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所以它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风险决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晓山  
本文提出对可持续性小额信贷的概要理解 ,描述了中国小额信贷所经历的实践历程。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三个阶段的发展 ,三大组织类型及其多样化的形式 ,中央政府和央行的政策演进 ,小额信贷项目的运作方式 ,目标群体的定位 ,项目发展规模和金融产品 ,可持续状况 ,等等。本文对三大类型的小额信贷各自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概括出对中国小额信贷的若干看法和可吸取的经验教训 ,并就项目机构的合法性、利率、模式的多样性、资金的来源、对项目的规范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有关的政策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怡然  
在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之后,小额信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章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九龙  王锡平  
小额信贷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在解决低收入人群贷款难、增收缓慢以及以低收入人群为受众的资金利用率低等方面发挥了其它贷款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本文着重探析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几点意见。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亮亮  
正确的农村金融安排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降低贫困人口比例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明显滞后,进一步减贫也面临更复杂的环境,这些都要求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小额信贷业务在解决全球贫困人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孟加拉小额信贷业务的演进,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冉  
农村小额信贷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新型金融业务。依托小额信贷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分析,旨在规范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总结经验,为推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宁  
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是突破农业发展中资金瓶颈的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政策,定位于农村小额信贷,在阐述国内外小额信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及其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供求角度解析了农村小额信贷在实践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荣  Calum Turvey  罗剑朝  
本文立足于孟加拉格莱闵银行(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的理念和原理建立小额信贷市场一般模型,并衍生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信任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信用社、微型金融组织(MFI)、非政府组织(NGO)等信任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农村信用社行政性低贷款利率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并导致"市场挤出MFI(NGO)"现象发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MFI、NGO、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的公平竞争和有效合作,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俊贤  潘海英  
农村小额信贷是激活农村信贷市场潜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信用风险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构建静态、动态博弈模型对不同假设条件之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基于博弈结果指出制度不健全是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从强化农村金融法律约束机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控制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林荣华  
农村金融市场垄断背景下,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并没有达到扩大农村信贷的目的,反而加大了农村的融资成本。原因在于: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后,并没有形成农村信贷利率的市场定价机制,农信社只是简单地将信贷价格一浮到顶,以赚取更高的垄断利润。对福建东部两县(市)的调查显示,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的成效并未达到政策设计意图。其原因可以用垄断市场结构下垄断定价与最优利率理论解释。真正建立起农村“两部门垂直合作型”金融组织体系,打破农村金融垄断,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融资困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江春  
本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特殊设计的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对农户面临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调查和识别,并实证分析影响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灵活的利率差异化管理作为弥补潜在贷款损失的手段。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特征和放贷行为偏好使得一部分农户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一部分农户主动退出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倾向于与农村地区少数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收入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定的、以重复放贷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机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农户将面临配给,这与利率管制时期的放贷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言  
在目前的反垄断理论中,大部分研究并没有区分最终产品市场和中间品市场,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市场结构下定价均衡的变化及其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下游垄断竞争市场中中间品不同定价方式的均衡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定价方式下的社会总福利进行了比较,然后据此向我国区别定价的反垄断规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炎宏  刘淳  张春霞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动P2P网贷平台迅猛发展,而定价策略是其成功的核心要素。本文在传统双边市场定价理论基础之上,首次建立垄断条件下P2P平台的定价模型,并就平台向投资人、借款人收费的多种定价方式组合展开讨论。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均衡状态下,平台对投资人的定价低于平台对借款人的定价;平台对投资人(借款人)的定价与投资人(借款人)的综合网络效应负相关,且相关理论结果可很好地解释现存P2P平台的不对称定价和补偿定价策略等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