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0)
2023(11283)
2022(8991)
2021(8045)
2020(6791)
2019(15761)
2018(15486)
2017(30010)
2016(16150)
2015(18308)
2014(18443)
2013(18103)
2012(16631)
2011(14858)
2010(14405)
2009(13223)
2008(12930)
2007(11410)
2006(9285)
2005(7936)
作者
(46892)
(39478)
(39336)
(37450)
(24823)
(18953)
(18112)
(15634)
(14875)
(13758)
(13372)
(13107)
(12375)
(12372)
(12210)
(12161)
(11976)
(11684)
(11332)
(11326)
(9691)
(9541)
(9420)
(9096)
(8921)
(8853)
(8679)
(8621)
(7944)
(7914)
学科
(72194)
经济(72130)
管理(47123)
(46263)
(37951)
企业(37951)
方法(37409)
数学(33953)
数学方法(33537)
(18666)
(18322)
业经(18126)
中国(16246)
(12934)
贸易(12932)
(12848)
(12589)
(12480)
财务(12439)
财务管理(12410)
农业(12344)
地方(11959)
企业财务(11779)
产业(11723)
(10732)
信息(10201)
(10189)
技术(10126)
(9842)
银行(9802)
机构
大学(233286)
学院(233099)
(95810)
管理(93994)
经济(93975)
理学(82466)
理学院(81636)
管理学(80192)
管理学院(79745)
研究(71860)
中国(53252)
(47153)
科学(45471)
(42392)
(40344)
业大(37276)
中心(35271)
(35204)
财经(34912)
(33197)
研究所(32444)
农业(32160)
(31768)
经济学(30026)
北京(28556)
(28519)
师范(28173)
经济学院(27495)
(26330)
财经大学(26154)
基金
项目(165526)
科学(130401)
基金(121153)
研究(117890)
(105920)
国家(105085)
科学基金(90994)
社会(75513)
社会科(71776)
社会科学(71754)
(65395)
基金项目(64328)
自然(59767)
自然科(58416)
自然科学(58397)
自然科学基金(57339)
(54710)
教育(54575)
资助(49291)
编号(47644)
重点(37074)
成果(37026)
(36599)
(35051)
(34964)
科研(32797)
创新(32705)
国家社会(31839)
课题(31419)
教育部(31410)
期刊
(93169)
经济(93169)
研究(58617)
学报(38434)
中国(37296)
(34976)
(34487)
科学(33486)
管理(31402)
大学(28849)
学学(27394)
农业(23818)
技术(21793)
教育(19381)
(17354)
金融(17354)
财经(16853)
业经(16068)
经济研究(15335)
(14412)
(13096)
问题(12929)
统计(12609)
技术经济(12260)
图书(11883)
(11631)
(11394)
理论(11293)
财会(10940)
商业(10817)
共检索到31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彤彤   郭素娟   李艳华   江锡兵  
【目的】为解决板栗生产中品种混淆、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不同板栗品种坚果形态进行数字化分析,建立板栗品种鉴别方法。【方法】以我国不同板栗主产区的80个品种,共3 200个坚果为试验材料,统一参数对其平面、侧立面、底部组分别进行拍照。利用Image J软件,结合板栗坚果形态特征,按照一致顺序选择34个鉴定点,以此获得坚果形态坐标数据。利用Morpho J软件将数据进行普氏叠印分析,消除大小、位置等非形态因子的干扰,并以品种进行分类;对坐标数据进行相对扭曲分析,得到34个鉴定点的贡献率,以此提取重要鉴定点;通过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品种间坚果形态差异可视化,进行典型变量分析和判别分析,获得不同组分对不同板栗品种的鉴别效果。【结果】(1)相对扭曲分析显示,前25个鉴定点累计贡献率为87.7%,有较大的鉴别作用,作为重要鉴定点。(2)主成分分析显示,坚果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果顶果肩、坚果平面轮廓形态、坚果厚度和底座相对大小。(3)典型变量分析显示,以不同组分单独进行鉴别时,大部分品种存在重合现象,区分度较低;以34个鉴定点综合鉴别时,不同品种间均有显著的区分,鉴别效果明显;以25个重要鉴定点进行鉴别时,效果与前者相似。(4)80个板栗品种以不同组分单独进行判别分析时,平面、侧面、底部组分正确率分别为72.5%~100.0%、71.8%~100.0%、70.0%~100.0%;以34个鉴定点进行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5.0%~100.0%;以25个重要鉴定点进行判别,正确率为92.5%~100.0%,后两者具有较高的判别率,能够实现80个板栗品种的鉴别。【结论】基于25个重要鉴定点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可实现不同板栗品种的准确鉴别,正确判别率达92.5%~100.0%,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坚果形态数字化分析的板栗品种鉴别方法,将为生产实践中品种的正确应用提供新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斌  郭素娟  孙传昊  
【目的】通过揭示不同板栗种质资源在迁西地区的表型多样性、变异规律及变异水平,为迁西地区板栗的引种、育种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6个板栗群体39份板栗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坚果成熟期采集刺苞与坚果,并测定其相关表型性状。采用双因素巢式分组试验设计方差分析、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1)刺束长度在群体内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群体间差异性不显著,其余9个性状指标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各性状指标变异系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北京、河北、湖北、山东板栗群体平均变异系数较大;3)群体间平均变异与群体内平均变异比约为2:11,表明各性状群体内的变异远高于群体间的变异;4)采用系统聚类中ward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地理分布格局基本相吻合。【结论】板栗刺苞与坚果表型形态性状多样性丰富;其中北京、河北、湖北、山东板栗群体平均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其板栗表型性状多态性较为丰富,性状遗传稳定性较低,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通过对比群体间与群体内的变异系数得出群体内变异是板栗表型性状呈多样性的主要来源;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得到地理分布相近的板栗群体可以相互引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旭  郝雅琼  聂兴华  杨海莹  刘松  王雪峰  曹庆芹  秦岭  邢宇  
【目的】通过测定113份板栗品种(系)的数量、质量和假质量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比较不同组群之间的性状差异,将SSR标记与性状进行关联,获得更多与SSR标记显著关联的性状,挖掘优异的等位变异位点,为开展板栗分子辅助育种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并分析板栗总苞和坚果的38个数量、质量和假质量性状,利用SPSS和Graphpad软件对数量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基于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最后用TASSEL 2.1软件通过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分别对性状和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21对SSR引物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_e)、Shannon指数(I)、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5)、观察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的平均值分别为3.164、1.269、0.589、0.593和0.635。根据群体结构分析分为2个主要组群,为了更好地比较性状差异,在聚类分析时将中间类型的品种单独划分为一组。在质量和假质量性状分析中,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39—1.567,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性状是坚果光泽,最低的是底座接线;坚果形状、光泽、颜色等性状组群间频率分布差异明显。在数量性状分析中,变异系数的范围在3.96%—36.31%,苞重、总苞重和单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遗传变异程度高;果形指数和含水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总苞和坚果的外观性状之间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组1-组2和组2-组3在果实形状和重量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关联分析中,GLM模型中有13个标记位点与18个表型性状极显著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15.12%—54.99%;MLM模型中有6个标记位点与7个表型性状极显著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在8.66%—26.93%。【结论】本研究将SSR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发现13个标记位点与坚果单粒重等20个表型性状极显著关联,为开展板栗分子辅助育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樊晓芸  郭素娟  江锡兵  李艳华  
[目的]筛选影响不同栽培区‘燕山早丰’板栗坚果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建立‘燕山早丰’板栗栽培关键气候因子评价体系,为‘燕山早丰’板栗品种科学种植和引种区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不同栽培区‘燕山早丰’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将坚果品质指标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构建坚果品质指标与关键气候因子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燕山早丰’在浙江金华坚果横径(33.63mm)、坚果纵径(26.98 mm)、果形指数(0.73)和单粒质量(10.86 g)均高于其他栽培区,在河北迁西可溶性糖含量(19.01%)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1.69)均高于其他地区;影响‘燕山早丰’坚果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为温度因子、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且温度因子中生长季均温日较差对坚果品质影响最大;‘燕山早丰’在生长季均温日较差25.89℃的生态区域坚果品质表现最佳,其品质指标优化值为:可溶性糖含量25.63%、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1.93、蛋白质含量8.32%。[结论]日照时数越长、平均温度越大、生长季均温日较差越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燕山早丰’甜糯品质的形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彬  兰彦平  姚研武  兰卫宗  王金宝  刘建玲  
通过对板栗杂交后代株产、单粒重等形态特征及坚果总糖、淀粉、蛋白质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研究了板栗杂交后代坚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所有杂交后代性状差异显著,坚果高度、宽度与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无论在总体水平还是各杂交组合内部均小于10%,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学性状,坚果厚度与脂肪含量变异系数也低于15%,也比较稳定;而株产、平均单粒重及总糖含量、粗纤维含量等性状在总体水平上高于15%,总糖含量变异系数甚至在50%以上,遗传多样性丰富,在其中选择特异性状单株具有很大潜力;分析还发现,母本(雄性不育板栗种质)相同,父本不同,杂交后代单株产量变异系数近似,而平均单粒重变异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捍东  黄宝龙  
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 ,研究板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建立了板栗品种RAPD标记的标准程序 ,以及板栗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 ,并为板栗品种鉴别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标准方法。 4 6个板栗品种样品的DNA ,用 1 6个引物进行扩增反应的位点总数为 1 1 9个 ,产生 69个多态位点。建立了 4 6个板栗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 ,并分析出这些板栗品种分子鉴别的最优化引物组合。对特定的引物组合 ,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矩阵 ,从而确定引物组合对这些品种鉴别的特异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尧富  陈源  赵勇春  郑康乐  黄少甫  张建忠  
利用RAPD标记对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认定 )和通过省级鉴定的 8个板栗品种及无性系进行指纹分析 ,鉴别出各板栗品种 (无性系 )。实验过程中对 684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经筛选共获得 9个稳定的RAPD标记 ,构建了板栗的DNA指纹图谱。经过大量的实验 ,确定了鉴别板栗优良品种 (无性系 )的较为理想的实验程序 ,获得了RAPD良好的重复性 ,建立了较完整的板栗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 ,用大田苗进行初步验证 ,结果可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海  陈丽兰  陈国云  梁国平  李国华  
澳洲坚果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培育及引进品种命名的标准不统一,对澳洲坚果种植户鉴认或引进澳洲坚果品种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设在瑞丽、普洱、景洪等地的澳洲坚果品比点中的40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推荐的品种特征及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为指南,对4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和果实的相关特征性状(叶片轮生情况、新梢颜色、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缘波形数、叶缘刺、果颈特性、果顶尖突起特性、壳果形状、果皮质地、腹缝线、果斑纹分布、壳果白点分布)进行了鉴别分类,结果表明:在兼顾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条件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颂  李立君  高自成  
对采摘机采摘臂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流CAD软件Pro/Engineer对采摘臂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Pro/Mechanica对设计的采摘臂三维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检验零部件之间是否干涉,得出采摘臂的运动轨迹以及其运动包络线;依据分析结果对采摘臂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以期获得合理的采摘臂三维模型,为该采摘臂的物理样机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炳坤  何吉成  叶要妹  
在物候期观测的基础上,对湖北省16 个板栗品种物候期进行了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 个板栗品种可按物候期分为五大类:中熟品种、早雌花晚落叶品种、晚熟品种、长雌花期品种和早花期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为95 .80% 。它们分别说明了雄花期、雌花授粉有效期、幼果开始发育期、果实完全成熟期和落叶期在物候期中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安玉发   刘红禹   曹新星  
世界板栗的生产和出口都比较集中,中国、韩国、意大利和土耳其既是主要生产国同时也是主要出口国,这四个国家的年出口量占世界的90%以上。板栗贸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国家板栗出口价格差异明显。我国是世界板栗的最大出口国,研究世界板栗进出口贸易格局,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特点,有利于保持和发展我国这一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颖  王广鹏  张树航  刘庆香  李海山  
‘明丰2号’是以‘燕明’为母本、‘燕山早丰’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丰产性强,栗红蜘蛛危害抗性强,坚果单粒质量9.38 g,可溶性糖18.5%,淀粉51.5%,蛋白质5.05%,9月28日左右成熟,是适宜中国北方山地、丘陵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岭  杨东生  高天放  周自军  王铁明  冯永庆  田瑞冬  
‘短花云丰’是实生芽变选育的板栗新品种,属于中国栗华北品种群,坚果均重8.2 g,总糖20.5%,淀粉31.10%,蛋白质5.7%,脂肪0.25%。该品种的雄花序短小,均长2.07 cm,仅为正常花序的1/8,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3.26个,结果枝平均结总苞1.58个,总苞平均含坚果2.6粒,出实率39.1%,是适于山地及瘠薄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武刚  何锡山  程丽莉  
品种‘阳光’选自中国栗的燕山品种群,平均果质量11.1g,果实糯性,总糖含量18%,该品种的栗仁在100℃热水中可保持栗仁原有的色泽。使用该品种做板栗加工原料时,在加工中不需要添加护色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栗属大约有8~9种,包括中国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美洲栗、美洲榛果栗、欧洲栗等,其中中国板栗、锥栗、茅栗为中国原生种。目前世界栽培食用栗主要以中国板栗、日本栗、欧洲栗为主,锥栗在我国也有少量栽培。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以河北迁西和湖北罗田栽培的板栗最为知名。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