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0)
2023(12592)
2022(10754)
2021(10100)
2020(8783)
2019(20477)
2018(20617)
2017(39609)
2016(21499)
2015(24202)
2014(24360)
2013(23757)
2012(21672)
2011(19551)
2010(19424)
2009(17865)
2008(17819)
2007(15560)
2006(13327)
2005(11805)
作者
(61600)
(51874)
(51644)
(49472)
(32633)
(25009)
(23731)
(20307)
(19783)
(18353)
(17808)
(17441)
(16472)
(16256)
(16187)
(16131)
(15718)
(15300)
(14927)
(14927)
(12772)
(12750)
(12642)
(11856)
(11798)
(11572)
(11531)
(11214)
(10474)
(10252)
学科
(89939)
经济(89842)
管理(58655)
(56353)
(46661)
企业(46661)
方法(44360)
数学(39992)
数学方法(39496)
(23918)
(23621)
中国(21615)
(19302)
(19093)
业经(18175)
(15970)
贸易(15964)
地方(15555)
(15482)
农业(15024)
(14298)
财务(14254)
财务管理(14216)
(14038)
银行(13994)
(13979)
金融(13976)
企业财务(13501)
(13368)
理论(13322)
机构
大学(303807)
学院(302368)
(125701)
经济(123163)
管理(118804)
理学(102470)
研究(101651)
理学院(101336)
管理学(99485)
管理学院(98910)
中国(77942)
(63437)
科学(62547)
(59372)
(53595)
(51306)
中心(48209)
业大(47188)
财经(47039)
研究所(46649)
(45620)
(42791)
农业(42320)
北京(39303)
经济学(38943)
(38818)
师范(38389)
(36859)
经济学院(35277)
(35092)
基金
项目(206272)
科学(163122)
基金(151758)
研究(147132)
(133313)
国家(132252)
科学基金(113732)
社会(93435)
社会科(88685)
社会科学(88654)
基金项目(80799)
(80150)
自然(75627)
自然科(73861)
自然科学(73838)
自然科学基金(72555)
教育(69238)
(68343)
资助(62138)
编号(58959)
成果(47300)
重点(46981)
(46532)
(43630)
(42948)
科研(40453)
课题(40420)
创新(40232)
教育部(39828)
国家社会(39068)
期刊
(133119)
经济(133119)
研究(86854)
中国(58994)
学报(48439)
(47518)
(46495)
科学(45215)
管理(41789)
大学(36759)
学学(34771)
农业(30800)
教育(30442)
(28417)
金融(28417)
技术(26935)
财经(23768)
经济研究(21650)
业经(21520)
(20414)
问题(17935)
(16567)
统计(15620)
技术经济(15110)
理论(14827)
(14537)
(14062)
(13946)
资源(13813)
商业(13705)
共检索到442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王艳西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采用供求分析方法、成本价格分析方法探究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低效平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不能稳态收敛。研究结论:基于渐进式改革路径,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平行土地市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制度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王艳西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采用供求分析方法、成本价格分析方法探究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低效平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不能稳态收敛。研究结论:基于渐进式改革路径,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平行土地市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制度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宛仪  周翰贤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最近20年土地交易市场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优势,多渠道增加保障房用地供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注重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平衡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涵  
文章纳入土地要素的单部门新经济地理模型,舍弃了自由企业家模型中的均质商品部门,现代部门的投入均由土地与劳动力复合形成,不可移动的土地要素的价格由区域经济演化过程内生决定,进而影响要素收入分配。通过在空间一般均衡的领域内作线性化处理,得出解析解,以此系统揭示土地要素对空间经济的三种分散作用机制,即收入挤出效应、价格效应和逆多样化效应。上述效应随着土地要素在生产中的密集程度下降而减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国  郑玉歆  
2003年7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新的排污收费标准,由过去的浓度超标收费转向总量收费和浓度超标收费相结合的排污收费方式。这是中国环境政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国排污收费标准改革的CGE模型,并设计了三种政策情景来模拟这次改革。对西方关于环境税的一些理论观点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海  田双清  陈乐宾  
基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演进逻辑、现实难点和改革需求,通过构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共识分析框架,解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共识层级构成及其作用价值。研究发现,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须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要素“五大”关系,确立权责清晰、收益共享、城乡平等、资源高效、系统联动的理念价值取向;须从产权安排、管理体制、配套制度三方面创新制度框架设计;须细化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程序规则约束,增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不同层面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识,充分发挥社会共识的政策工具作用,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与政府治理优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三权分置"推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招拍挂"促进了城市土地出让市场价格形成,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破了一级市场垄断。与此同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存障碍,一是农地征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价格差异,二是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与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冲突,三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存在集体和国有权属矛盾。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求同存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类治理小产权房;二要深化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改进工业用地监管体系,健全工业与住宅用地比价合理价格体系,健全工业用地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三要完善土地市场化的政府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地计划,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监管和查处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涵义、发展逻辑、重点内容等,阐释了其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全面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态势,中国主动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市场的运行对于宏观经济的向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正在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土地与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关系,提出了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并进行了土地市场运行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产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的波动之间关系怎样,现有研究程度如何?本文通过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以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文献研究为主线,从对DSGE模型的部门构建、不同的外生冲击以及房地产相关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归纳总结现有文献中房地产、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并提出住房需求、土地要素和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机制。最后做出小结认为加入房地产部门(或考虑土地要素)的DSGE模型有研究价值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对房价和地价及房地产与土地关系的决定因素的思考;(2)考虑金融中介自身的约束性条件;(3)模型基本参数设置有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义旭东  
对要素价格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提出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主要由稀缺规律与集聚经济支配,其变化形成要素区域流动的内因。在现实中,要素对流与整合的内生机制表现为价格配置主体与政府调控引导相结合,我们应该根据要素流动的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乡之间统筹、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璋  唐忠  樊步青  
经济增长有赖于要素投入,在我国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单元,研究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并对比土地要素投入对于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土地要素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组合配置效率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土地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要素时,经济持续增长,反之技术进步才能使得经济持续增长。且进一步构建包含结构关系和总量关系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耦合协调度。测算数据表明:我国此两要素的协同水平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未来地方政府应注意发挥本地优势,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庆日  陈美景  仲济香  
研究目的:基于"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配置"的理论视角,系统梳理和评析当前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产权基础、流转路径和收益分配相关研究和主要观点,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学理支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归纳与演绎。研究结果:(1)从产权基础来看,中国土地产权的明晰性、完整性、稳定性均面临挑战,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还权赋能并建立准入退出机制;(2)从流转路径来看,健全机制、划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识别和化解各类风险有利于土地要素流转顺畅、土地市场高效管控和防范冲击;(3)从收益分配来看,要遵循权利均等、时空均衡、权责统一的原则,改进土地收益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研究结论:应当顺势而为、因地制宜,以夯实产权基础、优化流转路径、改进收益分配为主要抓手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辛德嵩  
全面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党的百年土地制度探索史进行系统性梳理发现,土地要素历经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到充满活力的市场化配置的转变过程,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是新时代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要义。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保持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具有重要实践意涵。当前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仍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是"一般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琳  黎小明  刘冰洁  钱金芳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市场化配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是否对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剖析工业用地市场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2008—2015年间20余万条工业用地交易数据及工业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进行滞后性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与工业结构优化度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分项指标结果有所差异;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引入区域虚拟变量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交叉项,验证了区域性差异的存在。研究结论:土地市场发展越完善,产业结构越高,且该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土地市场发展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度提升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其他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