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6)
- 2023(13486)
- 2022(11840)
- 2021(11188)
- 2020(9502)
- 2019(21783)
- 2018(21585)
- 2017(41526)
- 2016(22702)
- 2015(25417)
- 2014(25075)
- 2013(24469)
- 2012(22120)
- 2011(19533)
- 2010(19010)
- 2009(16900)
- 2008(16051)
- 2007(13512)
- 2006(11307)
- 2005(9249)
- 学科
- 济(83623)
- 经济(83530)
- 管理(62765)
- 业(59135)
- 企(49683)
- 企业(49683)
- 方法(43693)
- 数学(38532)
- 数学方法(37970)
- 农(21879)
- 财(21827)
- 中国(20453)
- 学(20414)
- 业经(18311)
- 地方(16339)
- 农业(14739)
- 贸(14646)
- 贸易(14639)
- 务(14610)
- 财务(14541)
- 财务管理(14508)
- 理论(14291)
- 易(14227)
- 企业财务(13758)
- 技术(13748)
- 环境(13635)
- 和(13572)
- 制(13149)
- 划(11828)
- 银(10986)
- 机构
- 大学(308073)
- 学院(306595)
- 管理(123541)
- 济(114839)
- 经济(112354)
- 理学(108995)
- 理学院(107790)
- 管理学(105509)
- 管理学院(104983)
- 研究(99726)
- 中国(71033)
- 科学(66783)
- 京(64325)
- 农(54783)
- 业大(51759)
- 财(50861)
- 所(49759)
- 研究所(46254)
- 中心(45614)
- 农业(43370)
- 江(42153)
- 财经(42115)
- 范(39561)
- 北京(39556)
- 师范(39091)
- 经(38545)
- 院(36910)
- 州(34373)
- 技术(33981)
- 经济学(33932)
- 基金
- 项目(227193)
- 科学(178178)
- 基金(165618)
- 研究(160287)
- 家(146486)
- 国家(145363)
- 科学基金(124877)
- 社会(98632)
- 社会科(93432)
- 社会科学(93407)
- 省(89536)
- 基金项目(88724)
- 自然(85274)
- 自然科(83302)
- 自然科学(83279)
- 自然科学基金(81717)
- 划(76121)
- 教育(73953)
- 资助(67825)
- 编号(64494)
- 重点(51129)
- 成果(50273)
- 部(49108)
- 发(47757)
- 创(47593)
- 科研(44833)
- 创新(44465)
- 课题(43883)
- 计划(43644)
- 大学(42012)
- 期刊
- 济(114142)
- 经济(114142)
- 研究(81730)
- 学报(56288)
- 中国(52049)
- 科学(49153)
- 农(48778)
- 管理(43267)
- 大学(41932)
- 学学(39746)
- 财(38506)
- 农业(34235)
- 教育(31993)
- 技术(27052)
- 融(20089)
- 金融(20089)
- 业经(19585)
- 财经(19238)
- 经济研究(18249)
- 业(17477)
- 经(16290)
- 科技(16275)
- 图书(16175)
- 版(15680)
- 业大(15492)
- 问题(14897)
- 理论(14527)
- 技术经济(14206)
- 资源(13970)
- 实践(13574)
共检索到41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孙晓敏 陈少辉 杨永民 荣媛
基于地面试验,利用土壤蒸发计算公式求算土壤水汽阻力的反推法,论文对土壤表面阻抗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反推法所需参数土壤蒸发量由称重法获得,空气实际水汽压由观测的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数据计算而得,土壤表面饱和水汽压由观测的土壤表面温度计算而得,空气动力学阻抗由观测的涡度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质量含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即土壤表面阻抗随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由此说明通过土壤含水量计算土壤表面阻抗是一种新的可行途径。另外,在计算过程中也发现空气动力学阻抗的准确计算是应用反推法获取土壤表面阻抗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给此方法...
关键词:
土壤表面阻抗 空气动力学阻抗 土壤含水量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穆悦
戈壁是干旱环境中的一种独特地貌景观。戈壁表面砾石形貌参数研究对于研究戈壁形成演化过程和风沙活动影响,以及开展戈壁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戈壁区开展的大范围、高精度的砾石形貌特征参数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地面测量精度高,但受人工测量效率的限制难以获得大量的样本;遥感估算覆盖面积大但是由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直接测量砾石形貌特征。随着近地面遥感技术的发展,在戈壁表面获取较大覆盖范围、超高地面分辨率的数字图像越来越便利。因此,利用计算机图像模式识别领域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发展针对高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武永利 相栋
综合考虑太阳因素、地形因素、地表积雪覆盖情况、云量以及非均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基于FY2号静止卫星构建晴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并利用山西省3个辐射观测站2011年逐时、逐日、逐月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对其估算结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逐时误差在±1 MJ·m-2之间,逐日误差在±5 MJ·m-2之间,表明模型计算的太阳辐射误差较小,稳定性较好;逐月误差结果显示,三个站模拟值都大于实测值,且误差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冬季误差高于夏季;进一步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三站线性拟合度均在0.86~0.92之间,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模型计算的太阳辐射准确性和精度较高,且在数值拟合上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文彬
空气动力学阻抗的准确估算是目前卫星反演地表显热通量的关键,为了准确反演藏东南地区的地表显热通量,利用2013年6月10日西藏林芝地区的草地、麦田、河滩、林地阴坡和阳坡5种下垫面的边界层观测数据,分析常用的Thom_1975,Thom_1977和Choudhury空气动力学阻抗估算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林地阴坡Choudhury模型估算值与涡动相关测量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他下垫面建议采用Thom(1975)模型。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阻抗 估算模型 适应性 西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家强 于军 彭杰 柳维扬 伍维模
土壤氮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粮食生产和质量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土壤氮素监测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研究热点,也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而遥感技术为土壤氮素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的、新的技术手段。本研究利用TM影像通过NDVI变换反演植被覆盖度,同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分析影像植被覆盖度与实测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及二者在反演土壤氮素含量时的差异;并建立影像植被覆盖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影像植被覆盖度与实测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极显著,通过比较实测植被覆盖度与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关系,发现实测植被覆盖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相关性极显著,而与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植被指数 荒漠河岸林 土壤氮素 遥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世超 林剑辉 孙宇瑞 Peter Schulze Lammers
根据表层土壤(0~40mm)孔隙度与降水量和土壤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预测表层土壤孔隙度的新方法。基于此目的,在德国波恩大学Dikopshof试验站,以两块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地块1:铧式犁+圆盘耙;地块2:旋转锄+圆盘耙)处理过的耕地为研究对象,以耕后50d内的表层土壤孔隙度(TSP)与土壤表面粗糙度(SSR)为测量对象,分别采用地面激光扫描仪和气压比重计对TSP与SSR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连续测量,以研究TSP与SSR两者的动态关系。自2006到2009年,每年夏天进行1次重复试验,以研究不同降雨量对TSP与SSR关系的影响,并引入累计平均日降雨量(ARF)的影响指数。通过4a试验,得...
关键词:
孔隙度 粗糙度测量 降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鸿宇 赵耀龙 杨木壮 李长辉 李展聪 宋爽 邓洁茹
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是树木生物量计算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一套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树木树冠体积和表面积的高精度测量和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如下: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外业作业流程,主要有控制点布设、控制靶标布设、控制点和靶标的坐标测量、设站、扫描等。其次,描述了内业数据处理流程,包括点云数据的配准、以1 cm为间隔分割点云、点云层表面点的筛选、内部点的剔除、分层构面等。然后,基于点云分层所构多边形,求算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最后,以广州大学校园内的8颗样本树为例,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研究方法所测得的树冠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结果更为合理、精度也更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鸿宇1 3 赵耀龙2 3 杨木壮1 李长辉4 李展聪1 宋 爽1 邓洁茹1
摘 要: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是树木生物量计算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一套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树木树冠体积和表面积的高精度测量和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如下: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外业作业流程,主要有控制点布设、控制靶标布设、控制点和靶标的坐标测量、设站、扫描等。其次,描述了内业数据处理流程,包括点云数据的配准、以 1 cm 为间隔分割点云、点云层表面点的筛选、内部点的剔除、分层构面等。然后,基于点云分层所构多边形,求算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最后,以广州大学校园内的 8 颗样本树为例,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研究方法所测得的树冠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结果更为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奕贯 鲁植雄 赵兰英 姜春霞 徐浩 周晶
[目的]土壤表面模型是分析土壤与车辆耦合作用的基础,为获取相对逼真的土壤表面模型,本文改进并分析了一种表面插值重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不平度测试仪获取3种农业土壤的三维数字高程数据,使用一定的剔除率对原土壤高程数据进行剔除,得到3组剔后数据,求出剔后数据中各行、各列2D数据的Hurst指数,并应用于随机中点位移法过程参数的求解中。改进随机中点位移法,使用此法对剔后数据进行一次和二次分形插值重构,求解并分析3种土壤原始测量数据及重构前和重构后数据的平均值、峰度系数、相对误差、分形维数和rMs高度,同时,也使用传统的随机中点位移法和迭代函数法对3种土壤的剔后数据进行分形插值,并与改进随机中点位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瑞 赵燕东 王一鸣
土壤含水量的快速、准确测量问题由于其特有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将微波传输线阻抗变换理论应用于土壤水分测量,据此理论提出的测量方案从数学上证明其可行,所设计出的便携式土壤水分测量仪不仅成本低,而且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传输线 特征阻抗 土壤水分 测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文 蔡鹏 黄巧云 胡红青
采集湖北大冶城郊铜绿山矿区附近菜园土壤,进行耐重金属细菌的筛选,获得了对铜和镉离子抗性较强的细菌菌株,抗性水平达3 mmol/L/。以红壤胶体、褐土胶体和高岭石为材料,应用亚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细菌、土壤胶体颗粒以及细菌胶体复合体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细菌的比表面积为145 m2/g,与褐土胶体比表面积相当,分别是红壤胶体和高岭石的3.5和7倍。细菌的引入,使供试的褐土胶体、红壤胶体和高岭石体系的比表面积分别增大5.1、3.3和1.9 m2/g,增长率分别为3.0%、8.0%和8.7%。细菌对红壤胶体和高岭石体系比表面积增长率的贡献大于褐土胶体体系。
关键词:
土壤胶体 吸附 细菌 比表面积 亚甲基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 廖柏寒 曾敏 雷鸣
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中,淋洗剂的选择是影响这一技术应用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研究的淋洗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有机或无机酸、螯合剂EDTA等.大量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溶洗脱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提高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流动性;增强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即增强截留固定作用;改变吸附态或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利用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土壤修复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纪正 刘冬碧 刘凡 李学垣
在比较几种测定土壤电荷零点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了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正负电荷量、电荷零点 (PZC)和净电荷零点 (PZNC)。 ( 1 )推荐将盐滴定 电位滴定 (STPT)法作为测定土壤PZC的常规方法 ,该法较电位滴定 (PT)法简便、消耗样品量较少 ,而比盐滴定 (ST)法获取的信息量较多。 ( 2 )铁铝氧化物是土壤正电荷的主要载体 ,其中非晶形铁铝氧化物具有重要贡献。 ( 3 )在低pH时土壤主要带永久负电荷 ,随pH升高 ,土壤可变负电荷量增加 ;δp(pH =PZC时的电荷量 )、CECK(pH =4 .0时K+ 吸附量 )和ECEC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反映土壤的永久负电荷量 ;永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勃 田静 苏红波
论文基于CLM 4.5模拟1980—2009年月尺度中亚陆表蒸散发和土壤水分,并和GLDAS、GLEAM数据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LM 4.5模拟的蒸散和土壤水分区域平均值和其他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CLM 4.5模拟的陆表蒸散结果分析可知:全年蒸散大部分集中于春夏2季,在5月达到一年的最大值,夏季中亚的蒸散高值区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东北部、东南部的山地区,对应主要的农田区和林地区,植被蒸腾占主导因素;春季东南部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是蒸散高值区,主要因为该地区春季降水量较大,且积雪开始融化,水量充足,地表蒸散发充分;蒸散低值区主要在西南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地表覆盖以荒漠为主,植被覆盖较少,降水也较少,导致地面蒸散量较低。模拟的表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冬季陆面蒸散低,降水大多储存在表层土壤内或者以积雪的形式覆盖在地面上,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下渗到土壤中,土壤水分持续增加,4月份达到峰值;夏季蒸散增加,降水减少,土壤水分持续下降,9月份达到最低值;进入秋冬季后蒸散降低,土壤水分呈上升趋势。中亚土壤水分高值区集中在北部和东北部的林地、农田区,以及天山山脉和下游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区,西南部的荒漠区依然是低值区。一年中,夏季降水较少,由于地面蒸发的作用,土壤水分持续较少,蒸散也随之降低。三者之间相关性很高;冬季降水和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尤其是裸地区;在植被覆盖较大的情况下,春季降水和蒸散相关性较高,土壤水分和降水、蒸散之间相关性较低,会出现负相关情况。CLM 4.5模拟的结果为进一步中亚地区的水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陆表蒸散 土壤水分 CLM 4.5 中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晓明 朱东坡 颜兵兵 陈光 田桂中
该文基于有限元法构建了一套可用于非光滑表面减阻仿真的实验方案。将在ICEM中划分的非光滑表面模型网格导入ANSYS中的Fluent模块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速度、不同展向间距圆锥微结构的减阻率评估减阻效果,并利用可视化功能观测速度、压力和湍动能云图,探究了由圆锥微结构构成的非光滑表面减阻规律,为减阻性能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