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0)
2023(16172)
2022(13703)
2021(13059)
2020(10990)
2019(25359)
2018(25054)
2017(48604)
2016(26360)
2015(29280)
2014(29124)
2013(28929)
2012(26766)
2011(24063)
2010(24015)
2009(22089)
2008(21763)
2007(19635)
2006(17177)
2005(15044)
作者
(74091)
(62664)
(61873)
(59241)
(39591)
(30115)
(28412)
(24263)
(23643)
(22449)
(21069)
(21004)
(19708)
(19463)
(19300)
(19170)
(19119)
(18164)
(17927)
(17835)
(15355)
(15265)
(15205)
(14442)
(14116)
(14041)
(13825)
(13760)
(12693)
(12619)
学科
(108558)
经济(108441)
(78653)
管理(70987)
(54839)
企业(54839)
(53549)
方法(47078)
数学(42045)
数学方法(41468)
农业(35774)
(28749)
中国(27362)
业经(27038)
地方(24292)
(21589)
(20686)
(20133)
贸易(20126)
(19574)
(17115)
财务(17062)
(17057)
财务管理(17024)
(16590)
银行(16558)
企业财务(16116)
技术(15909)
(15755)
(15491)
机构
学院(369131)
大学(363333)
(151493)
经济(148257)
管理(142589)
理学(123246)
研究(122025)
理学院(121910)
管理学(119705)
管理学院(119007)
中国(94069)
(76771)
(74985)
科学(74940)
(69772)
(61098)
中心(59353)
业大(59207)
农业(59105)
(57361)
研究所(55334)
财经(54823)
(49840)
(48605)
师范(48152)
北京(46080)
经济学(45461)
(44971)
(43621)
经济学院(41128)
基金
项目(248841)
科学(196084)
研究(183464)
基金(180178)
(156608)
国家(155192)
科学基金(133363)
社会(115916)
社会科(109523)
社会科学(109493)
(99275)
基金项目(95629)
自然(86201)
自然科(84167)
自然科学(84143)
教育(84018)
自然科学基金(82645)
(82299)
编号(75740)
资助(73189)
成果(61062)
重点(55650)
(55153)
(54627)
课题(51740)
(51733)
创新(48300)
科研(47885)
国家社会(47468)
教育部(46987)
期刊
(169500)
经济(169500)
研究(103790)
(77405)
中国(71345)
学报(57516)
(54607)
科学(53605)
农业(52407)
管理(48045)
大学(44583)
学学(42354)
(37647)
金融(37647)
教育(36943)
业经(33464)
技术(32384)
财经(26201)
(25747)
经济研究(25054)
问题(23823)
(22495)
(20248)
技术经济(17898)
统计(17309)
世界(17242)
资源(17029)
理论(16538)
农村(16460)
(16460)
共检索到544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华  
本文通过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描述了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及其生计阻碍因素;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地缘性贫困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依循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贫困群体,以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为扶贫开发的重心,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丽华  
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并相互深刻地影响着,而贫困地区农村的生计生活方式、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接续产业发育状况及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又成为其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国家实现反贫困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相统一的战略措施,必须针对性地建设和实施劳动就业援助制度,给予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机会和能力性援助,以改变对其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状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德振  
国务院指出,1990年要基本解决全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温饱问题,1991年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开发新阶段。这一转变时期农村金融扶贫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特点,如何进一步做好支农扶贫工作,就此我们对湘西部分贫困县进行了调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智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困的地域分布和特征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弱化及"滴漏"式扶贫思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导致减贫速度放缓、贫困人口再次增加的因素等也应纳入贫困机理的范畴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玲玲  曾维忠  
[目的]为测算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其农村收入差距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文章使用2013年《四川省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运用离差法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具有显著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0.25分位数上,劳动能力及道路交通便捷度对农村收入差距具有非常显著的缩小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道路交通便捷度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逐渐减小,劳动能力的收入贫困差距缩小效应也变得不再显著。[结论]无论是在农村收入差距小还是大的贫困县,实施农村教育振兴政策均有助于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在农村收入差距较小的贫困县,在农村地区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积极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减小农村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玲玲  曾维忠  
[目的]为测算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其农村收入差距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文章使用2013年《四川省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运用离差法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具有显著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0.25分位数上,劳动能力及道路交通便捷度对农村收入差距具有非常显著的缩小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道路交通便捷度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逐渐减小,劳动能力的收入贫困差距缩小效应也变得不再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李海月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必须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度贫困县在金融扶贫顶层设计和金融扶贫发展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切实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制度保障,激发乡村脱贫内生动力等措施,构建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才能切实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小聪  吴高辉  李刘兴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围绕连片特困区L县的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过程,旨在探讨县域内产业政策执行行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县域产业扶贫既是回应县域产业转型的客观行动,也是顺应地方考核的政绩冲动,由此造成"脱节"现象。(2)政策执行中,县委县政府试图运用"超常规施压"和"超常规问责"的双重压力机制推动政策实施;而乡党委、政府以及县直部门则在双重压力机制下陷入三重困境,并引发策略性应对机制;乡政府为了走出困境将扶贫压力向村两委传导,引发村两委干部的选择性阐释机制。(3)政策执行中的多重行为差异根源于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执行者的风险规避和自有余地以及行政体系运作特征与乡土社会运作模式的不适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康彦华  豆小强  张明春  王晓娟  
受地域、产业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定贫困县产业单一,发展能力不足,贫困人口脱贫后容易返贫。本文立足西北五省选取9个样本县,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计算各县的金融扶贫效率,并运用 Tobit 模型对影响金融扶贫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确定了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巩固脱贫成效、提高金融扶贫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议对脱贫摘帽后的国定贫困县,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在保证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扶贫效率,深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推进金融扶贫由"特惠"向"普惠"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佟大建  应瑞瑶  
扶贫政策的实施能否减贫及其减贫效应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2005~2016年县级面板数据,基于2012年贫困县名单调整的准自然试验,通过实证分析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分析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发现: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负向影响,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8.2%;随着退出贫困县时间的延长,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大;政府支出降低和工业化进程减缓是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影响的重要原因;退出贫困县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下降1.6%。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贫,但应注重其减贫效应的可持续性,在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扶贫政策的实施仍有其必要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丽华  蒋辉  黄晓梅  
文章基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空间变化,描述了地缘性贫困特征的显现和显著化问题;从贫困聚居、贫困生成及返贫等方面分析了地缘性贫困的表现特征;从生计资源状况、市场机会与利益、具有可替代性的人力资源和政策手段等方面论证了自然环境条件阻抗所造成的贫困因素累积问题和治贫路径障碍,探讨了治理地缘性贫困的现实路径及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黎明  张秀兰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初升  罗连发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