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9)
2023(12987)
2022(11112)
2021(10447)
2020(9166)
2019(20782)
2018(20728)
2017(39933)
2016(21639)
2015(24392)
2014(24388)
2013(24068)
2012(22265)
2011(20040)
2010(20030)
2009(18798)
2008(18534)
2007(16773)
2006(14509)
2005(12778)
作者
(63853)
(53951)
(53517)
(51075)
(33729)
(26214)
(24283)
(21307)
(20326)
(18960)
(18248)
(18217)
(16856)
(16830)
(16573)
(16569)
(16528)
(15736)
(15594)
(15451)
(13498)
(13328)
(13210)
(12509)
(12222)
(12187)
(11887)
(11858)
(11001)
(10975)
学科
(93072)
经济(92988)
(64549)
管理(57564)
(47793)
方法(43602)
(43467)
企业(43467)
数学(38545)
数学方法(38006)
农业(31465)
(23714)
(22527)
业经(22024)
中国(21617)
地方(17182)
(16876)
环境(16521)
(16378)
贸易(16372)
(15955)
(14071)
财务(14023)
财务管理(13982)
企业财务(13260)
理论(13175)
技术(13057)
(13051)
(13042)
(13041)
机构
学院(313347)
大学(310002)
(127102)
经济(124481)
管理(121254)
理学(105199)
理学院(104085)
研究(103183)
管理学(102014)
管理学院(101465)
中国(79766)
(72316)
科学(67199)
(64302)
农业(56139)
(55718)
业大(54563)
(53255)
中心(50466)
研究所(48754)
(47554)
财经(45102)
(40960)
(40304)
师范(39878)
北京(39390)
经济学(38598)
(37237)
(36349)
经济学院(34979)
基金
项目(214542)
科学(168239)
基金(156039)
研究(152862)
(137390)
国家(136256)
科学基金(116377)
社会(96586)
社会科(91171)
社会科学(91144)
(85186)
基金项目(83035)
自然(76989)
自然科(75127)
自然科学(75103)
自然科学基金(73724)
(71141)
教育(69217)
资助(63880)
编号(62475)
成果(49121)
重点(48681)
(47316)
(46560)
(44081)
科研(42298)
课题(41718)
创新(41338)
计划(40295)
国家社会(40096)
期刊
(137533)
经济(137533)
研究(83015)
(71925)
中国(56719)
学报(53522)
农业(48857)
科学(48387)
(43000)
大学(40342)
学学(38528)
管理(37892)
业经(28080)
(27508)
金融(27508)
技术(27237)
教育(26335)
(24218)
财经(21256)
经济研究(19728)
问题(19684)
统计(19620)
(18156)
(17832)
(16684)
资源(16531)
技术经济(15858)
决策(15574)
农村(14654)
(14654)
共检索到451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平  苏繁星  谢静  王美  关文彬  
将地统计学方法引入到农田防护林环境场的分析中,分析了辽宁省昌图县典型林网内春夏两季风速、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春夏两季风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频率分布均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其各变异均与空间取样尺度相关,且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占主要地位。2)春季风速明显大于夏季,但变异程度小于夏季;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变异程度夏季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春季相反。春季1m高风速、春季2m高风速和夏季1m高风速的变异均可拟合为指数模型,夏季2m高风速可拟合为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范围为春季1m高风速>夏季1m高风速>春季2m高风速>夏季2m高风速;其正相关尺度分别为春季≤2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美  翟印礼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关乎平原地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问题,更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态文明。文章在阐述农田防护林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别对农田防护林的正、负外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是生态补偿的主要部分,尝试运用外部性理论对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建业  孟平  宋兆民  辛学兵  张劲松  
应用微气象学原理对隔带更新模式进行效益的评价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隔带更新后的林网仍具有较高的防风效应,平均为22%,仍在有效防护效能范围之内;(2)隔带更新后的林网蒸散与旷野差为1%。土壤热通量和湍流热通量与旷野相比仍具有显著差异,前者增加约33%,后者减少约19%;(3)隔带更新后的林网总辐射及其各分量前后差异不大,更新时可不考虑;(4)隔带更新拟采伐与主害风平行的林带为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美  翟印礼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关乎平原地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问题,更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态文明。本研究在阐述农田防护林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外部性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认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是生态补偿的主要部分,尝试运用外部性理论对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平  吴斌  张宇清  耿相国  刘运伟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化验分析了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8、10、13、16年4个龄级杨树干、枝、叶、根器官有机含碳率。结果表明:山东郓城黑杨派中林46杨树叶平均含碳率为55.13%,树枝平均含碳率为54.65%,树干平均含碳率为50.05%,根平均含碳率为45.40%,不同器官组分含碳率按平均值可排列为树叶>树枝>枝干>树根;杨树叶、枝、干含碳率随高度层次不同而发生变化,依平均值依次为下层叶>中层叶>上层叶,中层枝>上层枝>下层枝,上层干>中层干>下层干,但变化不大,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随着深度的增加,树根的含碳率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且各层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粗根含碳率显著大于细根;各器官总体平均含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武继承  王生厚  王秋杰  寇长林  陈新芳  孙庆峰  刘永杰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固沙、土壤水分及作物增产效益分析,为今后沙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世艳  张宇清  吴斌  郑慧  李春平  
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全国平原6大区域、26个省2001—2005年间农田防护林的碳储量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全国平原农田防护林碳储量在5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率高于全国森林碳储量的增长率;2)6大平原区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华东、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区域内各省市农田防护林碳储量也有所差异;3)对2001—2005年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各树种碳储量进行比较后得知杨树仍占绝对优势,其碳储量占全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碳储量的90%左右;4)2001—2005年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碳密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碳密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桉树、杨树、木麻黄、杉树、马尾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幸泽峰  李颖  邓荣鑫  朱红雷  付波霖  
【目的】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光谱特征和空间几何特征,探究基于农田防护林特征的高精度农田防护林自动提取方法,为大范围提取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及后续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以吉林省中部农田防护林典型建设区的德惠、农安境内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基于资源三号(ZY-3)多光谱遥感影像,分析农田防护林的植被指数和空间几何特征;以冬天有雪覆盖地表的Landsat8 OLI影像为辅助数据,提取居民地边界作为掩膜数据;提出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处理二值图像,并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GIs技术来提取农田防护林矢量化结果。【结果】在研究区50 km×50 km范围内,农田防护林总长度为304.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辛颖  赵雨森  
以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不切根贴膜为对照,研究距树干0.5、1、2 m切根贴膜处理对杨树光合生理特性、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下降幅度随着断根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切根贴膜3个月后,杨树净光合速率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切根贴膜处理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下降时伴随着气孔阻力的升高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表明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子引起的。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对照相比均明显降低,之后不断增加,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平  冯永忠  杨改河  
【目的】揭示防护林带的疏透度(β)、宽度、高度、风向与林带夹角等因子对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PC-3型便携式可移动自动气象站,采用多点观测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土壤风蚀区的林带结构和防风效应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林带疏透度、宽度、高度以及风向与林带夹角对风速变化的影响。【结果】稀疏型结构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最高达34.27%,平均为32.69%;疏透型次之,为25.12%;通风型最差,为20.98%。β为0.30~0.50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且林冠层和林干层疏透度存在差异时防风效应较好。风向与林带夹角的正弦值与防风效应呈正相关;β为0.30~0.50时,宽度为2H~5H(H为林带平均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斌  杨国州  张延东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冀晓燕  刘大勇  
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防护林在控制风沙干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从实现高效、持续、稳定的总目标出发 ,农田防护林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工程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工程效益的连续与高效性 .要达到这个目标 ,必须对该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经营管理 ,维持农田防护林最佳结构 ,以期达到最大的防护效益 .因此 ,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对其防护作用的维持和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有重要意义 .该文从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防护成熟、更新方式、高效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可持续经营模型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冀晓燕  范志平  刘大勇  余新晓  
针对我国当前农田防护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提出了农田防护林精准结构经营理论这一新思想,将经营过程界定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并建立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调控与空间尺度上的适应性管理基础上,拓展了以往仅对农田防护阶段性经营的局限,对整个生命周期内林带结构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丽  程鹏飞  李婕  
文章基于新疆529份农户的调研数据,首先运用农户行为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探究当前干旱区农户承包农田防护林的意愿和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实证模型对承包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性状进行验证,分析得出关键因素与农户承包农田防护林意愿的相关性;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干旱区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及其效能持久发挥的对策建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爱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