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7)
- 2023(11049)
- 2022(9192)
- 2021(8591)
- 2020(7090)
- 2019(16236)
- 2018(16002)
- 2017(30548)
- 2016(16069)
- 2015(17959)
- 2014(17795)
- 2013(17056)
- 2012(15486)
- 2011(13671)
- 2010(13563)
- 2009(12044)
- 2008(11688)
- 2007(9905)
- 2006(8581)
- 2005(7090)
- 学科
- 济(66698)
- 经济(66618)
- 管理(47769)
- 业(41467)
- 企(34860)
- 企业(34860)
- 方法(30715)
- 数学(26519)
- 数学方法(26096)
- 中国(20794)
- 农(17200)
- 财(16927)
- 地方(15074)
- 业经(14697)
- 理论(12505)
- 学(11993)
- 农业(11447)
- 制(11384)
- 环境(10684)
- 和(10492)
- 务(10338)
- 财务(10289)
- 财务管理(10270)
- 贸(10025)
- 贸易(10016)
- 企业财务(9743)
- 易(9656)
- 技术(9517)
- 银(9260)
- 银行(9257)
- 机构
- 大学(215805)
- 学院(214556)
- 济(88279)
- 管理(87619)
- 经济(86256)
- 理学(75842)
- 理学院(75007)
- 管理学(73737)
- 管理学院(73301)
- 研究(66210)
- 中国(50557)
- 京(44927)
- 财(41407)
- 科学(38094)
- 中心(33206)
- 财经(33175)
- 江(32139)
- 经(30340)
- 范(29659)
- 师范(29430)
- 所(29018)
- 业大(28095)
- 经济学(28016)
- 北京(27305)
- 农(26874)
- 研究所(26201)
- 州(25659)
- 院(25385)
- 经济学院(25266)
- 财经大学(24983)
- 基金
- 项目(150966)
- 科学(121611)
- 研究(113970)
- 基金(111387)
- 家(95336)
- 国家(94534)
- 科学基金(84091)
- 社会(74779)
- 社会科(70940)
- 社会科学(70924)
- 基金项目(59343)
- 省(58125)
- 教育(53562)
- 自然(53322)
- 自然科(52133)
- 自然科学(52122)
- 自然科学基金(51144)
- 划(49233)
- 编号(46272)
- 资助(43884)
- 成果(36526)
- 部(33978)
- 重点(33885)
- 发(32156)
- 创(31950)
- 国家社会(31503)
- 课题(31406)
- 教育部(30223)
- 创新(29823)
- 人文(29698)
共检索到31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峰 席广亮 秦萧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建设除了技术支撑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城市政府、企业和居民活动及其空间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认为智慧城市的出现是适应当前城市化战略转型、公共服务提升、社区发展和城市问题解决的必然趋势,从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两个方面梳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从流动空间以及新的人地关系、时空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的理论支撑,并进一步明确地理学应对和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于城市地理研究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主要方向,包括顶层设计、功能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整合、城乡治理等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是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转换器。发展智慧城市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从城市信息化发展阶段看,我国许多信息化先行城市已经初步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同时,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也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不健全、资金瓶颈等诸多问题。为此,要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关系,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恩才
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探索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提高石油城市规划建设 的科学合理性,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也影响着石油城市未来的发展,关系到石油城市的长久繁荣。为 此,必须从理论上分析石油城市的规划建设问题,并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
石油城市 规划建设 理论分析 对策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芙蓉 迟有忠
描述了智慧规划的建设现状,分析了产生其差异性的缘由,提出了打造智慧规划、助推智慧城市、开启城乡规划管理新范式的新目标,并针对生地阐述了开展智慧规划顶层设计的新定位、新平台和新机遇,以及践行智慧规划行动的新变革、新标准、新技术、新渠道和新评估。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规划 新范式 顶层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综合研究并在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及构成,要珍惜每一寸土地,更应该追求特色,突出城市景观和空间构成,赋予最强烈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同时应该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土地 人口 历史文化遗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分析智慧城市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建设状况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建设层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角度,阐述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生命有机体的视角分析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基于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空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新空间范式,进行智慧城市空间组织。通过城市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将智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体系,解决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设健康、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功豪
1我们正处在"后"的世界1.1"后"与"新":时代话语的嬗变上世纪起的100多年,人类社会处在复杂纷呈的动态变革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等多个领域,以"后"为前缀的名词纷纷涌现。如:后苏联、后冷战、后危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后现代城市规划、后郊区、后大都市等。与此同时,与"后"相对应的,又出现了许多以"新"为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振强 王亚男 郭佳星 潘琳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城市巨系统的发展,在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城市外部性影响逐渐深化对城市肌体影响的背景下,城市灾害对城市的韧性构成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外部冲击或挑战,国际范围内正在讨论弹性城市理论方法体系对于提升城市弹性能力的作用。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并且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弹性城市的研究包括理论方法学探讨与规划管理实务两方面。在深刻揭示国际城市间不同冲击下城市弹性差异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弹性城市的理论缘起和国外实践,从标准体系视角调研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城市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与实践评测进展,研究了我国目前对弹性城市理念的理解与应用进展,并剖析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以城...
关键词:
灾害 弹性城市 评价 能力建设 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艳明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理想的城市空间仍然难以获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设计在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下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在回顾城市设计概念和内涵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并重点分析了城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在分析阐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制下必须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一体化融合之路。最后从二者相结合的角度,从理论认识、法规体系、研究重点和方法途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城市设计的应对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类招生,贯彻通识教育背景下,科学建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结构、知识框架;随着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用于教学;通过教、学互动,开拓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探讨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材的教育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伟轩 朱喜钢
大理同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滇西中心城市,面临着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保护的突出空间矛盾。结合新区域主义理念和有机集中思想,在分析大理城市发展诉求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大理城市发展的空间困境,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桎梏,整合大理与周边城镇的发展空间来共同承载滇西中心城市的职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明媚 冯奎 吴程程
加拿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有30多年,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认为在城市中引入公众参与,会让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管理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可以让政府更好地管理城市。本文着重论述加拿大公众参与的起源、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经验,对比我国公众参与所处的历史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完善公众参与需要从主体法、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编制程序几个方面,通过城市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宁超乔 徐培玮 邢记明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生态、社会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很少,城市规划部门对都市农业也了解甚少。从研究现今世界上都市农业在城市规划中的现状出发,阐明都市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阻碍都市农业纳入城市规划的约束条件,试图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我国旅游规划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8年,《旅游学刊》推出了"改革开放30年"系列专题笔谈,当年第7期、第8期和第9期连续3期,共邀请了21位学者以"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规划"为主题进行了探讨。2009年第1期,《旅游学刊》又刊发了吴承照题为《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竹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