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4)
- 2023(17269)
- 2022(14502)
- 2021(13395)
- 2020(11264)
- 2019(25601)
- 2018(25262)
- 2017(48322)
- 2016(26391)
- 2015(29421)
- 2014(29198)
- 2013(28349)
- 2012(25556)
- 2011(22689)
- 2010(22097)
- 2009(20038)
- 2008(19118)
- 2007(16208)
- 2006(13765)
- 2005(11531)
- 学科
- 济(101406)
- 经济(101296)
- 管理(73673)
- 业(70735)
- 企(58066)
- 企业(58066)
- 方法(49398)
- 数学(43492)
- 数学方法(42917)
- 农(28496)
- 中国(27117)
- 财(25302)
- 业经(23359)
- 学(23207)
- 地方(19755)
- 农业(19214)
- 贸(18522)
- 贸易(18515)
- 易(17975)
- 制(16693)
- 务(16560)
- 技术(16493)
- 财务(16480)
- 财务管理(16451)
- 理论(16379)
- 环境(15913)
- 企业财务(15594)
- 和(15519)
- 银(14026)
- 银行(13959)
- 机构
- 大学(366337)
- 学院(364659)
- 管理(144725)
- 济(140676)
- 经济(137796)
- 理学(127595)
- 理学院(126147)
- 管理学(123487)
- 管理学院(122855)
- 研究(120749)
- 中国(86728)
- 科学(79476)
- 京(76847)
- 农(66461)
- 业大(61286)
- 财(61235)
- 所(60446)
- 研究所(56176)
- 中心(54752)
- 农业(52683)
- 财经(50816)
- 江(50611)
- 范(47545)
- 北京(47334)
- 师范(46940)
- 经(46540)
- 院(44401)
- 经济学(42209)
- 州(41141)
- 技术(39065)
- 基金
- 项目(266680)
- 科学(208761)
- 基金(194163)
- 研究(186963)
- 家(172582)
- 国家(171198)
- 科学基金(146442)
- 社会(117761)
- 社会科(111614)
- 社会科学(111584)
- 省(104328)
- 基金项目(103687)
- 自然(98730)
- 自然科(96482)
- 自然科学(96453)
- 自然科学基金(94688)
- 划(88751)
- 教育(86172)
- 资助(79348)
- 编号(74704)
- 重点(60090)
- 成果(57968)
- 部(57633)
- 发(56212)
- 创(55467)
- 科研(52167)
- 创新(51841)
- 课题(51030)
- 计划(50672)
- 大学(48986)
- 期刊
- 济(142268)
- 经济(142268)
- 研究(98143)
- 学报(66752)
- 中国(61866)
- 农(59558)
- 科学(58361)
- 管理(50505)
- 大学(49757)
- 学学(47240)
- 财(45309)
- 农业(41071)
- 教育(36886)
- 技术(30736)
- 融(25824)
- 金融(25824)
- 业经(24808)
- 财经(23572)
- 经济研究(23375)
- 业(21220)
- 经(20113)
- 问题(19211)
- 科技(19166)
- 版(18861)
- 业大(18115)
- 图书(17986)
- 技术经济(16538)
- 资源(16484)
- 理论(16412)
- 商业(16043)
共检索到50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尔琪
分析和识别石漠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有效治理和恢复石漠化。以往研究对影响因子的空间局部差异关注较少,本文以黔桂喀斯特山地为研究区,选取自然及社会经济等12个影响因子,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在普通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嵌入空间因素,分析石漠化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Moran’s I大于正态函数在99%显著水平,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现象;(2)GWR模型R2(0.508)明显高于传统统计模型的R2(0.156),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提高;(3)12个影响因子与石漠化关系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尔琪
分析和识别石漠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有效治理和恢复石漠化。以往研究对影响因子的空间局部差异关注较少,本文以黔桂喀斯特山地为研究区,选取自然及社会经济等12个影响因子,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在普通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嵌入空间因素,分析石漠化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Moran’s I大于正态函数在99%显著水平,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现象;(2)GWR模型R~2(0.508)明显高于传统统计模型的R~2(0.156),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提高;(3)12个影响因子与石漠化关系呈现不同数值大小、正负效应和线性组合关系的空间分布差异;(4)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特殊的岩性、土壤和植被组合上,显著影响石漠化分布;同时,局部区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石漠化的急剧变化。GWR模型可揭示石漠化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和局部的关键影响因子,刻画多因子组合作用对石漠化的影响,有助于差别化的小流域石漠化治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怡萍 陈晓键
文章以专利申请数据表征创新活动,将其分为知识型、生产型创新活动两类,通过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DBSCAN聚类等方法从总体和分类别两大层面分析和探究西安市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其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分异、差异化集聚、选择性依赖三大特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选取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最终得出创新主体驱动创新活动、环境配置吸引创新活动、知识借用激励创新活动的结论。
关键词:
创新活动 空间分布 专利数据 回归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耀军 任正委
山区人口分布受多种经济、社会等非空间因素的影响外,还与不同区域的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文章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以乡镇区域为研究单元,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方法,兼与全局普通二乘法(OLS)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人口密度和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对毕节山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海拔对毕节山区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如坡度的影响显著;综合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交通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好坏与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大小呈反相关,而医疗条件的好坏与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大小呈正相关。因此,"加强城镇建设、鼓励人口聚集,加强生态移民工作、保护资源环境"是未来毕节地区相关政策的基础。
关键词:
山区人口 人口空间分布 地理加权回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庆园 徐伟 艾福利
利用上海市外环以内2010年12月1014个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上海小区房价的空间分异和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建成时间,到CBD距离,绿化率,到公园距离,距地铁站距离,距超市距离和距学校距离。同时,地理加权回归分解成局部参数估计优于OLS提供的全局参数估计,它可以深刻的揭示出房价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且可视化的工具可以用地图的形式更详细的呈现出城市房价的整体景观,这些都是传统OLS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
房价 空间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 上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祥妹 杜渐 沈建芬
笔者以南京、镇江、扬州(宁镇扬)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及产业特征。结果表明:(1)与传统OLS参数估计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因有效显示空间发展非稳定性而更有利于表征空间作用微观机理;(2)宁镇扬三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同构性及异质性,但区域间互动性差,"辐射遗漏"现象明显;(3)从产业结构特征看,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不断上升,趋同性明显,然而,由于区域同城化发展水平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及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未来产业发展应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推动错位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同城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凌宇 刘兆刚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次生林不同位置间森林更新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探索尺度效应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了解更新动态中潜在的规律性,为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7—8月在研究区建立的45块固定样地数据,以林分因子、地形因子、林分空间结构、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5方面的9个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全局泊松模型和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基础的4种尺度(5、10、15和20 km)地理加权泊松模型(GWPR)对该地区天然次生林更新状况进行模拟,利用全局MoranI和局域MoranI分别对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评价全局模型和各尺度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对尺度效应下各局域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采用5 km尺度局域模型绘制研究区森林更新的空间分布,对研究区森林更新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5 km尺度局域模型具有最好的模型残差局域化空间分布效果,可形成不同模型残差聚集分布的理想状态,模型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产生跨度最大的变化范围,模型稳定性最好,随着空间尺度逐渐增大模型稳定性不断下降,但总体上要好于全局模型;同时,处于该尺度下的局域模型,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低。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于全局模型,其中5 km尺度局域模型的MSE和AIC在所有模型中最小。研究区内更新株数呈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明显的分布趋势。【结论】在构建局域模型时,应考虑空间尺度的影响,5 km尺度局域模型可以很好模拟研究区天然次生林更新的空间分布状况,有效降低甚至去除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的林分更新株数主要集中在1 000~2 000株·hm~(-2)之间,更新等级处于不良水平,森林天然更新能力整体较弱,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进行森林经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珂靖 蔡红艳 杨小唤
对统计型人口数据进行格网形式的空间化可更直观地展示人口的空间分布,但不同的人口空间化建模方法和不同的格网尺度在表达人口空间化结果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在人口特征分区的基础上,引入DMSP/OLS夜间灯光对城镇用地进行再分类,采用多元统计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开展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多尺度模型研究,生成1 km、5 km和10 km等3个尺度的2010年安徽省人口空间数据,并对3个尺度下2个模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人口空间数据精度不仅与建模所用方法关系密切,还受到建模格网尺度大小的影响。基于多元统计回归方法的模型估计人口数与实际人口的平均相对误差值随着尺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基于GWR方法获得的人口空间数据误差值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升高。整体来看,基于GWR方法的1 km研究尺度的人口空间数据平均相对误差最低(22.31%)。区域地形地貌条件与人口空间数据误差有较强的关联,地貌类型复杂的山区人口空间数据误差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体雁 于瀚辰 周麟 古恒宇 何泓浩
文章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北京市2011—2017年二手住宅交易的价格特征,结果表明:①以往基于经典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健,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可以将不同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尺度反映出来,其回归的结果更为可靠。②北京房价对区位因素非常敏感,且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区位的影响尺度是所有变量中最小的,接近于街道尺度。而卧室数量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为全局尺度的变量,在空间上的影响较为平稳。到公交站的距离、到小学的距离、建筑结构和装修状况对于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其他显著的变量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由小到大分别为成交时间、面积、楼龄、楼层、朝向。③区位、朝向、卧室数量、成交时间均正向影响房价,而面积、楼龄、楼层、到地铁站的距离负向影响房价。所有影响因素中区位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成交时间朝向。面积成交时间、朝向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影响较大,所在楼层、卧室数量对于房价的影响较小,而面积和楼龄的影响最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建筑施工、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外开放、自然条件、生态建设等因素对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的区域空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大部分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统计量显著,其对PM2.5的影响程度在区域之间呈现空间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环境规制、对外开放及空气流动性等因素对PM2.5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大,均对雾霾减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则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姜磊 马寅
在考虑到时间效应和空间异质性问题基础上,本文利用空间变系数模型中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31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区域创新对当期的创新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西部地区时间滞后效应更为显著;研发投入弹性系数同样在西部地区较大,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实施和扶持优待西部地区创新政策,政策应向西部地区倾斜;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弹性系数在地理空间上明显分成三个地理集聚区,即东部、中部和西部三条地带。因此,东部地区仍然要加大外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建筑施工、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外开放、自然条件、生态建设等因素对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的区域空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大部分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统计量显著,其对PM2.5的影响程度在区域之间呈现空间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环境规制、对外开放及空气流动性等因素对PM2.5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大,均对雾霾减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PM2.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贵文 王丽娟
针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从空间全局角度分析的不足,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索重庆市主城区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空间位置对房价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WR模型显著优于OLS模型,是定量研究各因素在不同空间位置对房价经济贡献价值的有效方法;交通设施、商业集聚中心、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环境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各影响因素与房价的关系随空间位置而发生正负向变化,影响程度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说明只有因地制宜的分析房价成因,才能优化城市房价的空间结构,引导城市有序扩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秀红 郭龙 张海涛
以谷城县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程度及其驱动因子空间自相关的基础上,分别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考虑,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程度及其驱动因子都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具有尺度效应;空间自回归模型可以对各因子进行全局的参数估计,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可以给出局部模型的拟合度及驱动因子的参数估计,同时不同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地理信息反映详略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本文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1987-2011年外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资大致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和三大时期,每个时期每个地区外资区位优势均有不同。地理优势对东中部影响较大,但随时间推移逐步减弱;政策因素的影响力也在逐年降低,对中西部的影响较为显著;而综合经济因素则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影响巨大,是我国外资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