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0)
- 2023(18538)
- 2022(15961)
- 2021(14921)
- 2020(12541)
- 2019(28685)
- 2018(28270)
- 2017(54333)
- 2016(29536)
- 2015(33403)
- 2014(33477)
- 2013(32725)
- 2012(30041)
- 2011(26948)
- 2010(27123)
- 2009(25090)
- 2008(24147)
- 2007(21224)
- 2006(18656)
- 2005(16543)
- 学科
- 济(129209)
- 经济(129046)
- 管理(91115)
- 业(81164)
- 企(68465)
- 企业(68465)
- 方法(53458)
- 数学(46553)
- 数学方法(45968)
- 财(40596)
- 中国(32370)
- 农(31451)
- 地方(29394)
- 业经(27135)
- 学(27056)
- 制(26352)
- 务(22604)
- 财务(22517)
- 财务管理(22451)
- 企业财务(21333)
- 农业(20719)
- 理论(20156)
- 体(19529)
- 环境(18981)
- 银(18884)
- 银行(18837)
- 贸(18831)
- 贸易(18821)
- 和(18581)
- 融(18266)
- 机构
- 大学(417616)
- 学院(416018)
- 济(172139)
- 经济(168542)
- 管理(161920)
- 研究(140425)
- 理学(139941)
- 理学院(138385)
- 管理学(135878)
- 管理学院(135137)
- 中国(104783)
- 京(87957)
- 财(86401)
- 科学(85233)
- 所(70102)
- 财经(65750)
- 农(64615)
- 中心(63619)
- 研究所(63293)
- 江(61607)
- 业大(60402)
- 经(59576)
- 北京(55204)
- 范(53815)
- 师范(53272)
- 经济学(53070)
- 院(51094)
- 农业(50312)
- 州(48984)
- 财经大学(48732)
- 基金
- 项目(282875)
- 科学(222594)
- 研究(207474)
- 基金(205562)
- 家(178649)
- 国家(177234)
- 科学基金(152615)
- 社会(131754)
- 社会科(124843)
- 社会科学(124813)
- 省(110059)
- 基金项目(108717)
- 自然(98367)
- 自然科(96054)
- 自然科学(96030)
- 教育(95920)
- 自然科学基金(94277)
- 划(92247)
- 资助(84638)
- 编号(84194)
- 成果(68751)
- 重点(63323)
- 部(62705)
- 发(59940)
- 创(58342)
- 课题(58185)
- 创新(54538)
- 国家社会(54495)
- 教育部(54239)
- 科研(53915)
- 期刊
- 济(193065)
- 经济(193065)
- 研究(126853)
- 中国(82060)
- 财(70879)
- 学报(65261)
- 管理(60838)
- 科学(59184)
- 农(58433)
- 大学(50344)
- 学学(47668)
- 教育(45054)
- 农业(39774)
- 技术(37327)
- 融(35660)
- 金融(35660)
- 财经(33379)
- 经济研究(31540)
- 业经(29331)
- 经(28594)
- 问题(24391)
- 技术经济(20566)
- 业(19673)
- 版(19558)
- 理论(19272)
- 图书(19102)
- 统计(18790)
- 科技(18705)
- 现代(18007)
- 财会(17966)
共检索到619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京焕 岳晓 万柯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建立均衡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在实现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础上实现中央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的总体匹配。建立地区均衡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将地区经济划分作为财政体制设计的基础,针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体制模式,对政府事权"分块"可对"共有事权"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关键词:
财力 事权 财政体制 地区经济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云喜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但新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当前财政体制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国际比较 体制改革 政府事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园晨 徐亚平
财政体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支,进行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着重分析了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分灶吃饭”体制向地方包干财政体制演变的原因、作用及利弊,提出了“八五”期间改革地方财政包干制,为实现分税制准备条件的设想,强调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适应,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应经常调整的大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施文泼 贾康
增值税税制的完善事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我国现行增值税与营业税分立并行的状况及问题,凸显了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必要性。在增值税"扩围"后,如何弥补地方政府的收入损失、并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增值税"扩围"改革能否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中增值税的税权配置和收入分享问题,借鉴了几个典型国家增值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增值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财政体制 税权配置 税收收入分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纪瑜 赵合云
地方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已经成为分税制后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年来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事权划分原则性不强且缺乏法制化基础导致了政府间事权下移,地方政府级次过多与"倒轧账"式的分税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间财权上移,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造成了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日益扩大。为此,我们应选择相应的治理对策来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
关键词:
地方财政体制 权责 不对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占霖
财政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财力分配和管理权责的一项最基本的财政管理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的集权和分权关系。1994年起,我国全面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重新确定了中央和地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昊
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兼论对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启示吴昊战后,日本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与战前相比,这不仅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也相应地扩大了其财权。目前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的。日本中央财政由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财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可 温海滢
文章通过构建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理经济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提出并验证了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5—2009年统计数据计量分析的经验证据,最终得出了结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只有当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结构互补时,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支出结构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白景明
中国地方财政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现代化转轨过程中的财政制度安排问题,制度安排得好,运行的问题将一通百通。 深化地方财政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制度创新系统工程。改革必须标本兼治、以治本带治标,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行创造一个稳定、有效、兼具激励和自律机制的制度环境。在当前整体市场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振兴财政的口号,而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要想振兴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振兴也必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探讨地方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地方财政在市场经济和国家财政中的重要作用入手,探讨了现行地方财政体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财政,体制,市场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瑞民 陶然 刘明兴
本文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体制的演变。1980年代的分权式"财政承包制"是中国特定转轨路径的内生结果,而非该阶段高速增长的主要制度基础;1990年代后期逐步兴起的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只是1994年集权式分税制改革在中国特定金融、土地、劳工、环保体制组合下的一个非预期后果。在带来高增长的同时,这种地方发展主义模式开始带来日益增加的经济、金融扭曲及不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后果。与其他体制一起,分税制不仅加大了地方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与预算软约束,也推动地方财政日益成为"吃饭财政"与"建设财政",而与政府建设"公共财政"的目标渐行渐远。未来改革应从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刘汉屏
文章认为,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分税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政策是:准确划分事权;合理安排支出;涵养地方财源;加速地税建设;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行因素法。
关键词:
地方财政,体制,主要依据,原则,基本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