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8)
2023(11512)
2022(9743)
2021(8732)
2020(7235)
2019(16467)
2018(15876)
2017(30790)
2016(16022)
2015(17737)
2014(17480)
2013(17073)
2012(15614)
2011(13764)
2010(13534)
2009(12242)
2008(11111)
2007(9457)
2006(8222)
2005(7140)
作者
(43102)
(36302)
(36220)
(34435)
(23066)
(17220)
(16436)
(14283)
(13821)
(12598)
(12461)
(12108)
(11430)
(11274)
(11241)
(10959)
(10762)
(10359)
(10341)
(10218)
(8907)
(8725)
(8586)
(8453)
(8287)
(8196)
(7767)
(7384)
(7238)
(6984)
学科
(90197)
经济(90134)
管理(46891)
(42741)
方法(35994)
(33816)
企业(33816)
数学(32845)
数学方法(32464)
地方(21883)
中国(19024)
(18993)
(18014)
业经(16081)
地方经济(14277)
(13939)
农业(13610)
(11881)
贸易(11866)
环境(11717)
(11668)
(11452)
(11074)
财务(11037)
财务管理(11014)
企业财务(10481)
(10204)
(9767)
金融(9765)
技术(9413)
机构
学院(222969)
大学(222671)
(107098)
经济(105377)
管理(89794)
理学(78502)
理学院(77710)
管理学(76476)
管理学院(76046)
研究(74331)
中国(56167)
(45616)
(44390)
科学(41717)
财经(37178)
中心(35390)
经济学(34848)
(34663)
(33957)
研究所(31526)
(31517)
经济学院(31230)
(30712)
业大(30213)
财经大学(27810)
(27266)
(27189)
师范(27024)
北京(27014)
经济管理(25063)
基金
项目(157175)
科学(126455)
基金(117766)
研究(115028)
(102032)
国家(101276)
科学基金(89049)
社会(77991)
社会科(74204)
社会科学(74187)
基金项目(62258)
(59690)
自然(56152)
自然科(54920)
自然科学(54909)
自然科学基金(53927)
教育(52620)
(49928)
资助(47527)
编号(44528)
(35622)
重点(35235)
(35019)
成果(34242)
国家社会(33948)
(32730)
教育部(31509)
人文(30882)
创新(30716)
科研(30165)
期刊
(115290)
经济(115290)
研究(66671)
中国(38311)
(35854)
管理(34040)
学报(29619)
科学(29073)
(26854)
大学(24207)
学学(23179)
技术(21920)
经济研究(20051)
财经(18949)
(18654)
金融(18654)
农业(18272)
教育(17569)
(16462)
业经(16430)
问题(14952)
统计(13218)
技术经济(13127)
(11604)
(11043)
决策(10596)
世界(10350)
理论(9913)
资源(9872)
商业(9759)
共检索到32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敏  
文章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6个维度和4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2000—201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尽管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排名变动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4年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则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同时2010年以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呈现扩大趋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政府干预因素是否与资源利用效率密切正相关,并进而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资源之咒”现象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政府干预低效率与“资源之咒”现象、经济增长率低下是密切相关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住海港距离、政府干预等因素后,“资源之咒”的命题在中国并不明显;资源因素与政府干预因素在我国不是正相关关系,而是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丁菊红  
政府干预因素是否与资源利用效率密切正相关,并进而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资源之咒"(curse of resources)现象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政府干预低效率与"资源之咒"现象、经济增长率低下是密切相关的。接着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资源之咒"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控制住海港距离、政府干预等因素后,"资源之咒"的命题在中国并不明显;2.资源因素与政府干预因素在我国不是正相关关系,而是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军  马文秀  
通过对中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且该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不均衡性;其影响程度和先后顺序,呈现出从东向西的趋势。同时,各地区经济救助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个别省市也表现出了较强经济发展竞争力。通过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天津进行分析,发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国内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可以有效弱化外需和外资变化带来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已有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总量层面上,而在产业层面上的关系探讨较少。本文利用我国198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和进口等统计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产业层面上的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相关产业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文章依据财政部PPP项目库信息整理得到253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对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和促进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是PPP模式发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政府干预较多会抑制PPP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而提高财政透明度则有利于发挥该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市政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更强,并且当某地PPP模式以中短期合作或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为主时,其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苏文  
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本文构建了一套评价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对199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水平进行了测度和简单评价。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虽然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总体上日趋包容,但包容性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各省市之间的包容性水平相差迥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弱势群体面临着各种经济权利的缺失和社会排斥,无法公平地参与到经济增长的进程之中,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人占有,没有实现全民共享。因此,应通过构建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追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俊军  曹银丹  
技术标准作为"统一"的市场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在同一个市场内被认为是一致的。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技术标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层次的市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国层面,技术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区域层面,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越高,标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实行标准化战略能发挥更大经济效益,这对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春阳  黄子骥  
自1995年首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商业银行是否有如其成立初衷,对当地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支持作用。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01-2010年间我国4个直辖市和282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GDP指数及人均GDP指数在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后显著下降,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相对规模对当地经济增长呈非显著关系。同时,地区贷款相对规模、工业企业数目增速和工业总产值增速没有明显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占聪  
论文选取国内省级层面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多元化指标评价体系测量各省市的金融集聚程度,在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依次添加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回归,分析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科技创新、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均能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延凯  韩廷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寻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90个中心城市2006年度的截面数据对影响中国各地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经济市场化运作水平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保证;对外开放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金融发展对各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能有效发挥,应该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正向作用于经济增长,但其效果不是非常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李琳  
“结构性减速”理论揭示出“稳增长”和“调结构”间的目标冲突,在经济结构迈向服务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为平衡目标冲突创造新的机遇。本文首先阐述数字经济平衡“稳增长调结构”目标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基于地区和行业层面的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会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验证得到“结构性减速”在中国成立;数字经济能平衡“稳增长调结构”目标,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经济增长中发挥的调节效应是缓解“结构性减速”的关键;工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率高于服务业,且存在结构性差异,满足“结构性减速”的生产率前提;数字化改造有助于提升行业生产率,且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优于工业,这为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化建设来平衡“稳增长调结构”目标提供依据;基于39个细分行业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改造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在行业内部存在较大差异,政府须有针对性地引导数字资源配置到更高效的行业。本文研究为政府借助数字经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目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忠华  吴次芳  杜雪君  
本文采用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全国及区域层面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在全国还是区域层面,房地产投资都能引起经济增长,其中全国、东部、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还存在相互反馈作用;(2)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应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增速并采取区域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叶瑛  姜彦福  
本文是基于微观层面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创建代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虚拟企业,以其应缴纳的增值税作为经济增长替代变量,并以资本自由化指数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变量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通过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本文还发现在构成资本自由化的四个方面因素中,金融市场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显示了金融部门的民营化和非国有企业融资壁垒的降低对经济成长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