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6)
2023(10323)
2022(8738)
2021(7956)
2020(6661)
2019(15201)
2018(14647)
2017(28616)
2016(15066)
2015(16341)
2014(15843)
2013(15360)
2012(13896)
2011(12062)
2010(11509)
2009(10093)
2008(9298)
2007(7776)
2006(6271)
2005(5165)
作者
(39131)
(32842)
(32470)
(31197)
(20599)
(15518)
(14939)
(12886)
(12432)
(11410)
(11150)
(10978)
(10217)
(10182)
(9893)
(9789)
(9751)
(9538)
(9359)
(9305)
(7994)
(7864)
(7803)
(7492)
(7439)
(7349)
(6959)
(6782)
(6440)
(6411)
学科
(68171)
经济(68125)
管理(43351)
(42595)
(34910)
企业(34910)
方法(33342)
数学(30230)
数学方法(29851)
(17032)
(16440)
业经(15445)
地方(15338)
中国(15240)
产业(12205)
农业(11642)
(11129)
财务(11093)
财务管理(11071)
技术(10840)
企业财务(10634)
(10596)
贸易(10588)
(10277)
(10145)
(10127)
环境(9175)
地方经济(8842)
(8537)
理论(8184)
机构
学院(201161)
大学(200364)
(88607)
经济(87233)
管理(85085)
理学(75533)
理学院(74804)
管理学(73495)
管理学院(73121)
研究(62188)
中国(45682)
(40096)
(37419)
科学(36671)
财经(31556)
中心(30564)
业大(29039)
(28904)
(28352)
经济学(28267)
(28138)
(27173)
研究所(25954)
经济学院(25907)
(24640)
师范(24375)
北京(23977)
财经大学(23901)
(23720)
经济管理(23344)
基金
项目(151410)
科学(122177)
基金(113219)
研究(110864)
(98330)
国家(97624)
科学基金(86089)
社会(73646)
社会科(70322)
社会科学(70308)
基金项目(60363)
(58308)
自然(55253)
自然科(54029)
自然科学(54020)
自然科学基金(53037)
教育(50474)
(49067)
资助(45587)
编号(43535)
重点(34164)
(33998)
(33780)
成果(32714)
(32360)
国家社会(31995)
创新(30292)
教育部(29824)
科研(29498)
人文(29416)
期刊
(84532)
经济(84532)
研究(52843)
中国(31003)
管理(30051)
(28520)
学报(27201)
科学(27060)
(23906)
大学(21934)
学学(20866)
技术(19177)
农业(16767)
教育(16010)
财经(14986)
业经(14887)
经济研究(14360)
(13589)
金融(13589)
(13009)
问题(11796)
统计(11723)
技术经济(10606)
(10588)
决策(9470)
科技(9293)
商业(9243)
资源(9102)
理论(9069)
(9053)
共检索到269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庭辉  
文章从产业角度选取各产业相应指标,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VAR模型,对1978~2010年的中国GDP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继而进行指数化;得到以下结论:全国产业的结构化数据与地区产业汇总后的结构化数据有很强的匹配性;我国GDP数据质量整体上是较好的,个别年份不同程度的被低估或者高估;从细化成指数的结果来看,我国GDP的数据质量存在阶段性的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庭辉  
文章在对数据质量评估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质量的内涵,进而研究数据质量内涵与基于GDP数据质量评估体系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与逻辑性、方法健全性和经济意义3个方面匹配的GDP数据质量评估内容体系;结合评估模型的数据类型要求,构建根据数据类型划分由时间、空间和结构3个维度形成的GDP数据质量评估体系;从GDP数据质量评估、质量控制体系和组织体系3方面提出提高GDP数据质量评估的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庭辉  薛丽娜  
GDP数据质量对宏观经济监测具有基础性作用,以GPD数据质量评估有GDP数据渐进稳定性、GDP和GDP增长率趋势长期趋同性、影响因素不同但数据表现的长期趋势一致性三个基本假设,以基本假设为基础,分别构建GDP和GDP增长率的确定性与随机性时间序列模型,分析1981~2009年中国GDP数据质量,发现中国GDP数据质量总体上较好,同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春海   钟桂珍  
数据是国家各级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评估的精度,从中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决策效率。鉴于此,文章根据贫困县调研数据中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和劳动能力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匹配性关系,提出基于结构匹配性视角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以2020年S省Z贫困县的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匹配性视角下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确实有效,能够从不同方面、角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样本数据异常值少,模型的经济学意义、统计学意义一致,抽样分布与原始数据分布一致,贫困县调研数据质量较高。该方法对于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拓展结构匹配性视角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的应用范围、加强对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晓霞  杨晓云  冉璐  
本研究以重庆数据为例,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数据的协整分析,实证研究西部地区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发现信贷规模的扩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并不明显,金融中介的效率和结构优化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文章继而从信贷资源配置、产业融资支持、银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为进一步协调地区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丽娜  李正辉  李庭辉  
文章从投入结构的视角,在各地区投入结构化数据失真程度低于全国投入的结构化数据、各地区投入汇总后的结构化数据和全国投入的结构数据具有较强的匹配性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选取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两方面的数据,验证了基本假设,并且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VAR模型,对1978~2010年的中国GDP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继而进行指数化。得到基本结论:全国投入的结构化数据与地区投入汇总后的结构化数据有很强的匹配性;我国GDP数据质量整体上是较好的,个别年份不同程度地被低估或者高估;从细化成指数的结果来看,我国GDP的数据质量存在阶段性的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云  
本文基于2000-2008年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对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匹配程度。认为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就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特色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传统第三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祥佑  
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中,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项重要的总量指标,故其数据质量也一直备受关注。文章以数据匹配性为立足点,选择了GDP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结构匹配性、空间匹配性、时间匹配性几个维度建立了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分别评估了各维度下的GDP数据质量,以求更加客观、真实地考察GDP统计数据质量,从而为宏观经济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肖肖  丰超  魏晓平  
本文从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交叉作用入手,基于"环境成本"的思想,构建包含环境、能源、劳动力、资本四要素的三部门模型,实证分析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存在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协同效应,能源效率可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产业结构的双门限效应。由于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央及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应因地制宜,从产业结构调整梯度出发,寻找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最优匹配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禀赋相匹配原则,运用社会学的排序匹配法,将2005-2018年间我国各省各年的金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排序相减来构建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匹配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匹配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正相关,即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匹配均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变以及减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的偏离;(2)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成"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优匹配状态使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达到最大;(3)作用机制方面,匹配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与劳动力结构匹配问题的探讨,拓展了产业结构的研究边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思路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芳  
关税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县,对国内产业结构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入世后,在关税不断下调的必然趋势下,如何通过合理的关税设计,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值得探讨的论题。本文以中国支柱产业——纺织业和汽车业的现状和问题为例,建议以关税配合,达到有效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改革,争取更大可能发挥比较优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松桂   王子成  
以佛山市的雇主—雇员匹配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讨论了农民工在职培训对企业绩效和员工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职培训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企业培训次数和企业培训支出与企业总产值显著正相关,企业培训次数与主营业务收入也是显著正相关,但在职培训次数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关系不显著;在职培训可以明显提高员工工资水平,能明显减低员工工作流动性,即接受过在职培训的农民工比未接受的工资更高,而其流动意愿则低一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春凯  许珍珍  
推动全国劳动力市场统一和提升劳动力就业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就业中劳动力人力资本供给与产业结构需求间匹配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互联网促进了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2)互联网通过促进人口跨区域流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3)互联网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突破门槛后劳动力池效应更加明显,互联网的促进作用明显跃升;(4)随着互联网发展阶段的递进,互联网网络溢出效应的增强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东中部地区互联网的劳动力就业匹配效应最为明显,西部地区尚不突出。因此,应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就业信息平台以及强化互联网与农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就业匹配效率,助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沛罡  蒋选  
立足福利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之间的结构偏差指数,以2004—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样本,分别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子产业、服务业子产业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匹配关系。结论认为:(1)科技资源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配置基本是有效率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出微小的资源效率优势;(2)制造业内部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梯度差异;(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表现出对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长期的绝对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沛罡  蒋选  
立足福利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之间的结构偏差指数,以2004—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样本,分别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子产业、服务业子产业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匹配关系。结论认为:(1)科技资源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配置基本是有效率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出微小的资源效率优势;(2)制造业内部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梯度差异;(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表现出对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长期的绝对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