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9)
2023(16819)
2022(14238)
2021(13429)
2020(11001)
2019(25650)
2018(25474)
2017(49372)
2016(26742)
2015(30302)
2014(30048)
2013(29117)
2012(26243)
2011(23163)
2010(23004)
2009(20637)
2008(19598)
2007(16767)
2006(14409)
2005(12211)
作者
(73965)
(61666)
(61049)
(58344)
(39299)
(29561)
(27933)
(24350)
(23473)
(21689)
(21109)
(20600)
(19539)
(19307)
(19200)
(18490)
(18489)
(18376)
(17644)
(17575)
(15061)
(14902)
(14850)
(14151)
(13811)
(13660)
(13537)
(13388)
(12245)
(12204)
学科
(106428)
经济(106317)
管理(74384)
(70901)
(58438)
企业(58438)
方法(50802)
数学(44729)
数学方法(43964)
(29729)
中国(27601)
(24682)
业经(24412)
地方(23361)
(22062)
农业(19982)
理论(18337)
(17527)
贸易(17516)
(17036)
(16909)
技术(16387)
(16321)
环境(16154)
(16047)
财务(15956)
财务管理(15923)
企业财务(14993)
(14291)
(13894)
机构
大学(365759)
学院(365568)
管理(147586)
(140861)
经济(137774)
理学(129318)
理学院(127833)
管理学(125097)
管理学院(124450)
研究(116639)
中国(85360)
(78835)
科学(74773)
(61862)
(57147)
(56534)
业大(56136)
中心(54089)
研究所(52112)
(51803)
财经(50858)
(49677)
师范(49215)
北京(49200)
(46331)
农业(44683)
(44249)
(43411)
经济学(42022)
师范大学(39940)
基金
项目(262197)
科学(207133)
研究(190615)
基金(190306)
(165487)
国家(164143)
科学基金(142876)
社会(119503)
社会科(113229)
社会科学(113198)
(102703)
基金项目(101828)
自然(94607)
自然科(92467)
自然科学(92448)
自然科学基金(90733)
教育(88540)
(86541)
编号(78567)
资助(78030)
成果(61549)
重点(58356)
(56863)
(55418)
(54295)
课题(53465)
创新(50634)
科研(50225)
教育部(49038)
大学(48969)
期刊
(146922)
经济(146922)
研究(101536)
中国(64414)
学报(57227)
科学(53233)
管理(52584)
(51409)
(46473)
大学(44118)
教育(42010)
学学(41254)
农业(35876)
技术(34445)
(26203)
金融(26203)
业经(25743)
经济研究(23593)
财经(23288)
图书(20208)
问题(19954)
(19817)
(18566)
科技(17764)
资源(17382)
技术经济(17365)
(17251)
理论(16627)
统计(16340)
现代(16215)
共检索到510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丹  方斌  李欣  
为进一步适应区域协同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基于地价梯度模型和空间插值方法,以地价为指示指标,对南京、扬州同城化空间格局进行模拟,以揭示同城化空间格局演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1)以城际铁路为代表的快速交通对同城化推动效应明显,以南京为代表的强中心城市辐射范围扩大,扬州等弱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相对收缩。(2)不同时速城际铁路对同城化空间格局影响的一般规律为:时速越快,中心城市辐射强度越高,同城化程度越高;同一时速下,距中心城市越近,同城化程度越高;时速提升存在边际效应,表现为城际铁路对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的扩张有阈值极限。(3)随着中心城市互动的日益紧密,同城化空间格局将沿着单轴、多轴、网络形态逐渐演进,应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次级城市、城镇组团比较优势,形成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的同城化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锋梅  曹明明  邢兰芹  
"同城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新现象,旅游同城化既是"同城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同城化"的一种创新思维。阐释了旅游同城化的基本内涵,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旅游同城化的类型和驱动因素。并以太(原)榆(次)同城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太榆同城化的条件和合作模式,得出旅游同城化的合作模式通常是几种模式并存。最后提出太榆旅游同城化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机制以及实施的具体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伟  刘崇刚  王苏宁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治、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安全管控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综合利用回归分析模型、InVEST模型和CA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在评价城市生态用地重要性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潜力基础上,开展不同目标年份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据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研究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受到多因子相互作用,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模拟能够兼顾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居民高品质生态环境诉求,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助于丰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蕊彤  李郇  
随着我国区域化战略的全面启动,各类同城化现象不断涌现,并成为我国区域协调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同城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合并,而是要让要素和资源在城市间自由流动及进行优化配置,因此同城化的核心问题是跨界的城市管治。本文引介西方国家的跨界管治理论,以广佛同城化地区为例探讨了中国同城化跨界地区的管治建构模式和特点,以及其与欧洲跨境区域管治的异同,期望能为我国其他区域化地区跨界合作的建立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祥妹  杜渐  沈建芬  
笔者以南京、镇江、扬州(宁镇扬)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及产业特征。结果表明:(1)与传统OLS参数估计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因有效显示空间发展非稳定性而更有利于表征空间作用微观机理;(2)宁镇扬三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同构性及异质性,但区域间互动性差,"辐射遗漏"现象明显;(3)从产业结构特征看,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不断上升,趋同性明显,然而,由于区域同城化发展水平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及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未来产业发展应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推动错位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同城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筱玲  廖远涛  刘松龄  
本文以权力为视角,分析同城化的问题,对同城化实施过程中的复杂关系进行梳理,接着重点对同城化规划过程中涉及的权力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诠释权力的约束作用,最后结合广佛同城化的案例进行佐证,从项目的实施过程出发,提出在当前体制下同城化实施的必要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汉武  姚相宜  
通过网络层级划分,以引力模型、客运交通流、企业"连锁型网络"等指标构建了城市网络关联特征测度模型,对宁镇扬同城化之于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宁镇同城化对提升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影响力的实效比宁镇扬同城化更显著。因此,在宁镇扬同城化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首先促进南京与镇江间的协调互通发展,实现镇江与扬州间的资源整合,依靠镇江和扬州间的联动作用,以南京带动镇江与扬州的发展,进而实现宁镇扬的一体化发展,合力提升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汉武  姚相宜  
通过网络层级划分,以引力模型、客运交通流、企业“连锁型网络”等指标构建了城市网络关联特征测度模型,对宁镇扬同城化之于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宁镇同城化对提升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影响力的实效比宁镇扬同城化更显著。因此,在宁镇扬同城化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首先促进南京与镇江间的协调互通发展,实现镇江与扬州间的资源整合,依靠镇江和扬州间的联动作用,以南京带动镇江与扬州的发展,进而实现宁镇扬的一体化发展,合力提升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伟   徐海贤   侯冰婕   傅英姿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其毗邻地区同城化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南京作为国家第一个批复规划的都市圈,毗邻地区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研究立足区域层面,面向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都市圈整体优化发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功能、联系和意向3个方面对毗邻地区同城化水平进行评价,划分“三级三类”。建议差异化、有重点地推进毗邻地区同城化,并通过规划引领等举措,高效推进都市圈毗邻地区同城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昌财  
在同城化过程中,各地的产业会发生转移、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引起税源变化并触发税收竞争。同城化经济协调需要统筹规划内部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规范内部的税收竞争和平衡财政利益。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和宁德市(以下简称"福莆宁")同城化为例,通过相关指标判断"福莆宁"的发展阶段和产业优势,用偏离——份额法考察了近年"福莆宁"的产业税收变化,并预测同城化对"福莆宁"税源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同城化背景下的税收协调和税源建设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瑞坚  
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以及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同城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群(带)、城市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同城化是当前区域合作的高级形态。新区域主义兴起的今天,同城化协调机制构建必须从区域主义和公共选择的传统路径中走出来,探索基于信任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之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沁  沈明  高永年  张志飞  
为合理利用多智能体算法解决城市扩张动态模拟问题,基于地理学理论和社会学规律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出分段式粒子群算法(SPSO),并结合元胞自动机模拟复杂时空过程的能力,构建出适用于城市扩张模拟的地理元胞自动机SPSO-CA。在SPSO-CA中我们利用多时像的土地利用数据、交通路网数据和地形数据,挖掘出1995~2000年南京城市扩张的土地转换规则。再由此规则实现1995~2008年的南京市城市扩张过程的动态模拟。最后对比SPSO-CA、PSOCA及NULL模型结果得:SPSO-CA总精度86.3%,Kappa系数为0.792,Moran’s I为0.078,PSO-CA总精度83.6%,Kappa系数为0.755,Moran’s I为0.054,NULL模型总精度81.9%,Kappa系数为0.741,真实的Moran’s I为0.072。这表明无论是总精度还是空间一致性,SPSO-CA都优于PSO-CA和NULL模型,即用SPSO-CA模拟城市扩张是可行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耿  
以广佛都市区的同城化为例,分析都市区经济背景、发展路径、经济联系和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同城化下消费的可能走势。随着广佛都市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跨境居住-就业行为日渐普遍,消费空间也必然随着消费关系的变化而悄然变化。同时,随着武广高铁和广珠轻轨的建成和通车,广佛同城化处于一个更加开放的区域环境之中。借助中心-边缘理论对同城化之后的广佛关系进行解读,广佛既可能在一体化之后整合成一个相对于都市区之外而言更大的核心区,也可能在一体化之后分化出都市区内部新的核心区,这些趋势将复合影响着都市区消费空间的整合或分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传广  唐焱  吴群  
基于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的监测点地价数据,构建了城市住宅地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市中心、公交站、地铁站、中学、小学、医院、工业污染和容积率8个因子对住宅地价的影响是显著的,市中心和工业污染是负向影响,其他因子都是正向影响。人们对于住宅用地所具备的特征考虑如下:与城市中心区域的远近,住宅周边的公共交通条件,住宅所处学区内学校质量,周边的医疗卫生条件,环境质量条件等。科学地把握城市土地二级市场上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对政府相关部门更加合理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宇   康琴   李禕  
中国同城化经历了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以政府推动的、承接产业转移扩散的同城化发展战略向2010年前后以市场带动的、房地产开发引领的同城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同城化形式与动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章通过对环北京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历史演变的追溯,系统地揭示了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同城化的历史演变、空间扩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区域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以及房地产经济的逐渐升温是刺激房地产引领的同城化现象的外部显性因素,而行政区划和行政等级等制度背后所附着的公共资源配给问题,是导致环京地区同城化由实体产业转向房地产业的深层次结构原因。探索扁平化行政管理,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与行政等级脱钩,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和同城化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