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1)
2023(13905)
2022(12294)
2021(11480)
2020(9642)
2019(22324)
2018(22048)
2017(42658)
2016(22984)
2015(25705)
2014(25348)
2013(24697)
2012(22510)
2011(19924)
2010(19513)
2009(17585)
2008(16689)
2007(14041)
2006(11903)
2005(9889)
作者
(64075)
(53552)
(52966)
(50537)
(33808)
(25693)
(24107)
(21260)
(20411)
(18789)
(18313)
(17765)
(16738)
(16604)
(16554)
(16132)
(16108)
(15912)
(15198)
(15169)
(13226)
(12902)
(12898)
(12130)
(12033)
(11820)
(11642)
(11620)
(10653)
(10589)
学科
(89639)
经济(89547)
管理(65264)
(60768)
(51105)
企业(51105)
方法(45180)
数学(39801)
数学方法(39257)
(22905)
(22059)
中国(21708)
(20697)
业经(19264)
地方(17200)
(15664)
贸易(15659)
农业(15377)
理论(15278)
(15151)
(14494)
财务(14424)
财务管理(14393)
(14194)
技术(14033)
环境(13988)
(13922)
企业财务(13650)
(12407)
(11729)
机构
大学(315529)
学院(314613)
管理(127661)
(120821)
经济(118234)
理学(112501)
理学院(111255)
管理学(108996)
管理学院(108446)
研究(101358)
中国(72449)
(65793)
科学(65313)
(53100)
(50460)
业大(49737)
(49720)
研究所(46090)
中心(45933)
财经(44174)
(42891)
(41895)
师范(41516)
北京(40726)
(40421)
农业(39675)
(37628)
经济学(35817)
(35260)
师范大学(33773)
基金
项目(229778)
科学(180779)
基金(167192)
研究(165324)
(146503)
国家(145341)
科学基金(125395)
社会(103144)
社会科(97613)
社会科学(97587)
基金项目(89733)
(89596)
自然(83975)
自然科(82025)
自然科学(82003)
自然科学基金(80477)
教育(76621)
(75931)
资助(68531)
编号(67271)
成果(52366)
重点(51479)
(50172)
(48295)
(47855)
课题(45552)
创新(44615)
科研(44574)
教育部(43010)
大学(42973)
期刊
(123160)
经济(123160)
研究(86580)
学报(52397)
中国(51741)
科学(47649)
管理(44961)
(44810)
大学(39858)
(39366)
学学(37725)
教育(34203)
农业(31702)
技术(27764)
业经(21227)
(21183)
金融(21183)
财经(20612)
经济研究(20232)
(17495)
(16182)
科技(15950)
图书(15936)
问题(15916)
理论(15167)
(14925)
技术经济(14584)
资源(14576)
实践(14045)
(14045)
共检索到430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宗伟  黄魏  张春弟  罗云  
以研究区域8个地形因子和5个土壤常规养分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分级统计技术将地形因子分为5个级别,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分区上的样点,并对不同采样布局下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间的Pearson系数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方案下,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间的Pearson系数相似性程度在99%以上,说明研究区内存在固定的关系模式。4种采样方案中,含有3 661个采样点的方案C获取的关系模式与典型关系模式特征最接近,因此,利用方案C采样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取土壤信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倩倩  赵庚星  姜怀龙  李敏  唐建  
以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以山东费县为例探讨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种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县域尺度土壤养分的合理采样数。研究表明,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全氮、速效钾3种养分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且变程较大,基于土壤养分的空间相关性和克里格插值的独立验证得出费县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3种养分合理采样数分别为1 035、842和1 033个,合理采样间距约为1 352、1 500和1 354 m。碱解氮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后续采样需要加大采样密度进一步研究其空间结构性。而有效磷呈现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但是变程很小,小范围内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涛  张武  苗犇犇  刘波  王瑞卿  张立付  徐少翔  饶元  江朝晖  
针对茶园土壤墒情传感器布局中传感器数量过多、数据冗余度过大的问题,采用改进的K-medoids方法,优化茶园土壤墒情传感器使用数量及部署位置。在保证茶园传感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时采集各传感节点数据;构造各传感器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拟合成连续函数;应用谱排直法定义新的时间序列数据的距离函数替换K-medoids中的欧氏距离,将聚类中心作为最终的传感器布点;随机选取位置并采集土壤相对含水率以验证聚类中心作为传感器布点的代表性。采用改进前和改进后的K-medoids方法对2018-07—2018-08(试验Ⅰ)和2020-12(试验Ⅱ)采集的土壤墒情数据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改进的K-medoids将32个传感器减少到4个,改进前后簇中心墒情值与簇均值的相对偏差,试验Ⅰ由2.85%降到1.91%,试验Ⅱ由2.01%降到1.43%;2)改进K-medoids所得聚类中心相对含水率与试验区域平均值相近,相对偏差小于2%;3)以改进的K-medoids算法所得聚类中心作为起点的布点路径长度为82.4m,使用8个传感器,优于改进前的106.5m和10个传感器。基于改进K-medoids的布局方法能够优化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并且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适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西德  叶彦辉  张永  曾德慧  韩艳英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林草景观界面(包括林地、草地和林-草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的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pH)含量、水分含量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其养分、水分和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草景观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在0~40 cm土层的平均含量为林地>草地>林-草界面;全磷平均含量为林地>林-草界面>草地;速效磷平均含量为草地>林地>林-草界面;全钾平均含量和pH为林-草界面>草地>林地;各种养分含量在各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层次性,表层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基本上高于20~40 cm土层;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少丽  陆玉麒  顾小平  裴友法  刘涛  
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市民提供服务的效果。以徐州市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五个指标分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相对合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重叠率偏高;各组团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服务范围大致相当,服务人口的数量有较大差异;分区尺度上,居民接近应急避难场所的机会相对均等,需要调整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分区较少。相关结论可为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整与优化及新建设施提供可靠的布局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明全  胡建新  张宗锦  
采集并分析了攀枝花烟区750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攀枝花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1±0.6,变异系数为9.27%;pH 5.5~6.5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总数的63.33%;不同烟区土壤pH大小表现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赤红壤>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红壤、紫色土。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速效磷、速效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有机质、碱解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与交换性钙、有效硼、水溶性氯、交换性镁、有效锌呈显著的正相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新玉  
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湿地土壤质量变动与景观类型的相互关系及其耦合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故道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景观类型与土壤生态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1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主成分与湿地景观类型密切相关;主成分P1(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活性)与山杨林地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2(土壤总磷与容重)与莎草沼泽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3(土壤p H值)与碱蓬滩地的相关性最大;2土壤性质的改变能够很好地响应湿地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建春  张军连  周杨  李宪文  肖霖  袁雪红  
研究目的: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建立一套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法,实证法,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用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布局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选择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与合理性指数作为分区布局合理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并以银川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进行实例论证。研究结论:该研究方法体系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布局评价,通过定量计算,确定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与合理性指数分别为36.11、34.12和70.23,从而得出银川市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是基本合理的,并结合可视化分析识别出其中不合理区域的分布及其原因。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涛  许献元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模型,分别构建了上海、西安、合肥和大连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并分析了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以及布局的合理性。通过构建理想情况下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发展趋势。仿真结果显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结构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在实际网络中得到了验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涛  许献元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模型,分别构建了上海、西安、合肥和大连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并分析了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以及布局的合理性。通过构建理想情况下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发展趋势。仿真结果显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结构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在实际网络中得到了验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雪盈  张媛媛  曾嫣  关铭汉  吴志颖  
精确地评价养老服务设施空间的可达性是进行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本文选取广州市越秀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OD成本矩形计算了人口重心到长者饭堂的出行时间,据此测算越秀区长者饭堂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第一,越秀区长者饭堂的布局相对合理,但现有的大部分饭堂的可达距离未符合广州市长者饭堂全覆盖服务网络规划方案要求,长者饭堂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同样存在。第二,越秀区长者饭堂整体水平较低,中部街道比东西部街道的可达性水平高,当搜索阈值为750m的服务半径时服务面积达到最大。基于研究分析提出长者饭堂建设建议,应基于可达性分析规划布置长者饭堂点、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发展以及社区养老服务协作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琪  景豆豆  杨珍平  张春来  高志强  
为合理利用夏闲期光、热和水资源,提高山西南部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研究种植绿肥苜蓿对后作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产力的苜蓿种植模式。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苜蓿不同播量,分别为7. 5(S),15. 0(M),22. 5 kg/hm~2(L),副区为不同还田日期:9月10日(T1)、9月20日(T2)、9月30日(T3),以常规复种玉米为对照(CK),于后作小麦的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测定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并于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供试夏闲期种植苜蓿各处理下,后作冬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单株干质量及倒二叶长宽,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下,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 20~3. 38倍和4. 08~5. 42倍。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 3%,5. 8%,4. 1%,比对照增产3. 9%。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更有利于该地区小麦产量的提高,该试验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晓娟  李志  崔诚  李凯  余飞  袁颖丹  郭晓敏  牛德奎  
根系是植被-土壤的媒介,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有助于掌握养分元素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从而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武功山芒(Miscanth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养分,采用根系扫描法测定根系参数(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参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80%左右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6cm土层;根系参数与土壤深度符合幂函数关系,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国  周清波  王仰麟  张小飞  
随着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掌握变化中的自然与人文因素,判别农业景观中可调整的关键机制,依据未来的可能情景,尽早订定农业景观优化方案。本研究以土壤侵蚀问题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的环境因子,构建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性的研究框架。基本思路为首先通过目前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为不同时空尺度上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从增强未来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能力的角度,详细讨论景观类型、空间配置和管理措施等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以提高农业景观优化配置的针对性;最后,为科学评价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的程度,基于Agent模型原理设计土壤侵蚀模拟模型,通过不同土壤侵蚀情景下景观类型、结构、空间配置和管理措施等的适应性分析,为有效提升区域农业景观的土壤抗侵蚀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雄维  张跃彬  刘少春  郭家文  赵丽萍  
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