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9)
2023(17512)
2022(15249)
2021(14279)
2020(12034)
2019(27578)
2018(27298)
2017(52658)
2016(28648)
2015(32402)
2014(32233)
2013(31801)
2012(29307)
2011(26232)
2010(26023)
2009(23730)
2008(22801)
2007(20026)
2006(17722)
2005(14955)
作者
(83520)
(69870)
(68922)
(65857)
(44143)
(33852)
(31340)
(27555)
(26764)
(24622)
(23962)
(23623)
(22180)
(21813)
(21451)
(21333)
(21094)
(20562)
(20113)
(19961)
(17449)
(16974)
(16958)
(16256)
(15715)
(15525)
(15524)
(15427)
(14184)
(13967)
学科
(116041)
经济(115917)
(79879)
管理(76418)
(57685)
企业(57685)
方法(51582)
(50797)
数学(45279)
数学方法(44568)
农业(33744)
中国(28900)
业经(27649)
(27577)
(26883)
地方(26775)
(20561)
(18709)
贸易(18699)
(18097)
环境(17959)
理论(17846)
技术(17455)
(16919)
(16482)
财务(16406)
财务管理(16363)
(15616)
企业财务(15410)
(15238)
机构
学院(398748)
大学(397308)
管理(156528)
(153913)
经济(150371)
理学(136371)
研究(135169)
理学院(134787)
管理学(131963)
管理学院(131278)
中国(100622)
科学(88605)
(85215)
(85043)
业大(69122)
(68389)
(67355)
农业(66154)
中心(63455)
研究所(62708)
(60082)
财经(53993)
(53654)
师范(53080)
北京(52483)
(49638)
(49345)
(47746)
(45293)
经济学(44708)
基金
项目(283279)
科学(221492)
基金(204132)
研究(202686)
(179985)
国家(178492)
科学基金(152502)
社会(126026)
社会科(119037)
社会科学(119001)
(113127)
基金项目(109139)
自然(101692)
自然科(99272)
自然科学(99243)
自然科学基金(97385)
(94403)
教育(92494)
资助(83944)
编号(83188)
成果(65488)
重点(63791)
(61504)
(60914)
(58072)
课题(57023)
科研(54694)
创新(54267)
计划(52586)
大学(51847)
期刊
(169682)
经济(169682)
研究(111430)
(83046)
中国(79959)
学报(69675)
科学(63051)
农业(56892)
管理(52902)
大学(52860)
(50537)
学学(50000)
教育(42554)
技术(35581)
业经(32833)
(32005)
金融(32005)
(27726)
财经(24575)
经济研究(24393)
问题(23490)
(21751)
(20942)
图书(20882)
资源(20340)
科技(20200)
业大(19795)
技术经济(19229)
统计(18722)
理论(17938)
共检索到580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艳  吴西子  于婧  冯莎  周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评价、景观生态和空间聚类探讨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以土地评价为理论指导,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数、空间聚类等方法,探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过程。研究结果:构建了4个因素11个因子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域值型、空间扩散型分别确定指标属性的归一化方法,用于表征鹤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借助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鹤峰县入选基本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吴学敏  何颖  于婧  于雷  姜艳  周勇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岍  周勇  魏昭  原国华  
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为研究区,以地类图斑为研究尺度,从立地条件等方面入手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障碍度模型和局部自相关方法,揭示研究区耕地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鹤峰县耕地质量提升主导限制因素,划分限制因素类型区,最后综合之前分析成果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探讨不同分区下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结果表明:1)鹤峰县整体耕地以中等级耕地为主,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北部、西南部高和西北、东南低的格局;2)存在主导限制因素为灌溉能力、有效磷2类的共7种“主导限制因素-次要限制因素”类型分区;3)将现有耕地分为耕地核心保护区、适度改良区和重点整治区3个一级类和8个二级类,针对各分区特点重点实施蓄水保土和养分提升等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鹤峰县乃至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保护整治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杰  覃文俊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种类多样,其中山地居民区通称山区,一般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滞后导致教育发展缓慢,大力发展山区中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且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选取山区中比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分析山区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一些改进措施,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特色之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郭贝贝  窦洪桥  赵新新  周寅康  
现阶段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审查验收要点散见于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规程中,地方在落实基本农田方案时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现象,在实践层面缺乏一套对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从"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调整划定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一套数量、质量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指标是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准则进行分值修正,质量控制指标是以调整划定前的现状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后修正指标分值。而后基于约束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得分对调整划定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在数量、质量方面符合相关规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美青  黄宏胜  史文娇  阎波杰  王宗  刘奕婷  张永寿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不利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论文以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在协调各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自然质量等高于研究区平均水平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其他耕地,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耕地到城镇的距离、耕地到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空间连片性、田块规整度等6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最终划入的基本农田。结果表明: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4 474.65 hm~2,其他耕地中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24 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勇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整治项目工程施工、控制造价、检查督查、竣工验收的依据,规划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标准的演进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为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这一时期的土地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德溥  
一、概况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的石门分支,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县。境内山峦叠障,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计划生育,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1983年冬季开展第二次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时,县委决定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动员一切宣传力量,造成强大的舆论。当时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辉  谢梅生  蔡斌  帅佳良  
研究目的: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基于GI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以GIS手段进行基本农田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依据,可形成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的智能支持,从而基本实现规划成图的自动化,提高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小东  何建华  
基本农田划定是落实耕地保护、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目前,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研究多基于对耕地适宜性条件的评价,而未涉及对耕地历史变化过程的考虑,因而不能保证划定结果适应实际区域的耕地变化趋势,导致基本农田易被占用,补划与调整频繁。论文综合考虑耕地适宜性条件与历史动态变化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以湖北省大冶市这一典型资源型城市为实验区进行了实例研究,划定结果表明,该划定方法能在保证基本农田划定数量与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农业用途的稳定性,促进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生态保护间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的划定模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龙霞  刘坚容  王玉印  邢世和  
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GIS技术,利用基于耕地利用等成果并依据科学指标体系评定而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数据库,并与现状基本农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方法改进划定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耕地质量优于现状基本农田.而政策驱动因素、缺少基本农田分级保护制度、可量化质量衡量指标缺失等,是造成现有基本农田划定质量不相当的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贝贝  金晓斌  杨绪红  周寅康  
大规模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土地整治的重要任务,论文从分析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入手,将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综合评价引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在识别区域主要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借助GIS方法,划分综合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强度和整治可行性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结合对关中地区的实例分析,研究表明:①使用可变模糊集理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风险差异,可减少风险定量化的模糊不确定性;②综合风险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决定,风险评价结果可为筛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提供依据;③综合风险等级、集中连片程度和整治潜力共同确定土地整治时序,可为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沈明  陈飞香  苏少青  胡月明  缑武龙  程家昌  吴顺辉  
研究目的:探讨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确定方法,为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特尔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研究结果:划定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4大因素(潜力、能力、财力、生态环境)、6大因子(耕地整治潜力、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粮食生产政策、耕地连片程度、人均可支配财力、生态建设)构成。对广东省各县(市、区)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并计算,最终确定综合评价得分,并将得分较高的40个县(市、区)划作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研究结论:有效量化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区域划定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可以使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划定更科学合理,并有效指导省级高标准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