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0)
- 2023(18026)
- 2022(15251)
- 2021(14371)
- 2020(11932)
- 2019(27259)
- 2018(26950)
- 2017(52382)
- 2016(27723)
- 2015(30745)
- 2014(30011)
- 2013(29369)
- 2012(26683)
- 2011(23941)
- 2010(24015)
- 2009(22229)
- 2008(20553)
- 2007(18015)
- 2006(15729)
- 2005(13337)
- 学科
- 济(110036)
- 经济(109926)
- 业(85971)
- 管理(78284)
- 企(64240)
- 企业(64240)
- 农(51893)
- 方法(47845)
- 数学(41907)
- 数学方法(41359)
- 农业(34546)
- 中国(33024)
- 业经(29625)
- 财(28028)
- 融(27634)
- 金融(27632)
- 银(26481)
- 银行(26443)
- 行(25453)
- 地方(24130)
- 制(23262)
- 技术(22094)
- 学(21952)
- 贸(18377)
- 贸易(18361)
- 理论(18127)
- 务(17905)
- 易(17889)
- 财务(17833)
- 财务管理(17796)
- 机构
- 学院(375846)
- 大学(372210)
- 管理(154038)
- 济(152548)
- 经济(149379)
- 理学(134384)
- 理学院(133028)
- 管理学(130728)
- 管理学院(130058)
- 研究(120259)
- 中国(96779)
- 京(77233)
- 科学(73146)
- 农(72347)
- 财(67513)
- 业大(59775)
- 中心(58635)
- 所(57598)
- 农业(55232)
- 财经(54604)
- 江(54134)
- 研究所(52579)
- 经(50049)
- 范(48118)
- 师范(47716)
- 北京(47690)
- 经济学(45298)
- 州(44281)
- 院(43564)
- 经济管理(41658)
- 基金
- 项目(264130)
- 科学(209485)
- 研究(196536)
- 基金(192309)
- 家(166098)
- 国家(164614)
- 科学基金(143530)
- 社会(125537)
- 社会科(118800)
- 社会科学(118768)
- 省(104552)
- 基金项目(102809)
- 自然(91948)
- 自然科(89847)
- 自然科学(89827)
- 教育(89172)
- 自然科学基金(88217)
- 划(86136)
- 编号(81196)
- 资助(77174)
- 成果(63699)
- 重点(58268)
- 创(58193)
- 部(58096)
- 发(56947)
- 课题(54514)
- 创新(53788)
- 国家社会(51813)
- 科研(50048)
- 教育部(50025)
- 期刊
- 济(164435)
- 经济(164435)
- 研究(106019)
- 中国(75154)
- 农(72803)
- 学报(56219)
- 科学(54013)
- 管理(53169)
- 财(50157)
- 农业(49336)
- 融(44615)
- 金融(44615)
- 大学(44563)
- 学学(42317)
- 教育(39708)
- 技术(33369)
- 业经(32687)
- 财经(25576)
- 经济研究(24340)
- 业(23407)
- 问题(22251)
- 经(21856)
- 科技(19633)
- 版(18892)
- 技术经济(18394)
- 理论(17998)
- 图书(17329)
- 现代(17053)
- 实践(16573)
- 践(16573)
共检索到544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艳萍 潘洪祥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严峻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突出:农民流转意愿不强和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错误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利益保护措施等。我国要从土地流转视角下出发,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创新,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多元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艳萍 潘洪祥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严峻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突出:农民流转意愿不强和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错误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利益保护措施等。我国要从土地流转视角下出发,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创新,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多元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推动和支持。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接下来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农村金融供给创新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逐步增加土地流转抵押贷款范围;设立联合抵押品。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金融供给 逆向选择 土地流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艾睿
本文阐述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演进与现状,系统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村金融所产生的一系列新需求,深刻剖析了农村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所面临一系列供需矛盾,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竹君 柳华
农村严重的资金外流,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所存弊端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形成农村投资缺口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本文以甘肃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农村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设想,并就具体创新的思路从七个方面作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求状况 新农村建设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磊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金融支持,而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缓慢,其存在的制度缺陷对新农村建设融资已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为了更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庞大资金的需求,应尽快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以形成新农村建设融资的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安秀梅 李茜
经过近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邮政储蓄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差、政策性金融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们认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以中央农村金融改革的方针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的、竞争性、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采取全方位的政策措施来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金融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伦
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中涉农物权法条的简略分析,结合笔者在金融实践中发现的新农村问题,旨在对金融支农产品创新提供一个可操作物产品开发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物权 抵押 质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 ,进行金融创新。所以 ,将金融创新的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行为 金融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茜
关于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探讨和实践由来已久,共性的认识是我国农村金融长期处于有效供给不足且供给效率低。2015年末开始,中央最高决策层多次发声,要对宏观经济采取"去库存、去产能、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农村金融能否借助供给侧改革的契机,转换思路、创新模式,从而发挥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效资金支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改革 机制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保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文章在对几个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创新需求层次,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供给主体,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和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应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失灵";创新法律和监管制度,优化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和培育信用文化等举措,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涛
本文以近年来我国部分区域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实践为依托,以"三农"客户信贷需求特点为起点,提出引入第三方关系型信用中介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并通过实践阐述了"信用户+信用协会+信贷"、"公司+担保协会+信贷"、"公司+仓单+信贷"三种信贷模式的创新,以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兴平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降低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是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现实途径。论文在对农村金融的信息化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农村金融的电子化服务模式,并就利用"三网融合"技术对现有模式进行改进、借鉴"阿里小贷"模式对农村信贷模式进行创新以及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