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24)
- 2023(20855)
- 2022(17566)
- 2021(16346)
- 2020(13621)
- 2019(31248)
- 2018(30989)
- 2017(59634)
- 2016(32259)
- 2015(36317)
- 2014(36272)
- 2013(35625)
- 2012(32816)
- 2011(29617)
- 2010(29867)
- 2009(27593)
- 2008(27104)
- 2007(24241)
- 2006(21710)
- 2005(19297)
- 学科
- 济(138792)
- 经济(138637)
- 业(110791)
- 管理(99328)
- 企(90962)
- 企业(90962)
- 方法(59028)
- 农(51216)
- 数学(48726)
- 数学方法(47941)
- 业经(37862)
- 中国(37848)
- 财(36616)
- 农业(34217)
- 地方(31151)
- 学(27871)
- 制(26728)
- 务(24512)
- 财务(24412)
- 财务管理(24363)
- 理论(24228)
- 技术(23814)
- 贸(23780)
- 贸易(23760)
- 企业财务(23062)
- 易(23006)
- 和(22918)
- 环境(20435)
- 策(20387)
- 银(20339)
- 机构
- 学院(459896)
- 大学(455483)
- 济(185127)
- 管理(183646)
- 经济(181143)
- 理学(157826)
- 理学院(156127)
- 管理学(153187)
- 研究(152641)
- 管理学院(152359)
- 中国(117807)
- 京(97900)
- 科学(94374)
- 财(84270)
- 农(84041)
- 所(76472)
- 中心(70894)
- 业大(70846)
- 江(70673)
- 研究所(69240)
- 财经(66707)
- 农业(64571)
- 北京(61631)
- 经(60669)
- 范(60330)
- 师范(59770)
- 州(56666)
- 院(55634)
- 经济学(54313)
- 财经大学(49127)
- 基金
- 项目(308754)
- 科学(243696)
- 研究(226806)
- 基金(223070)
- 家(194143)
- 国家(192410)
- 科学基金(166392)
- 社会(143019)
- 社会科(135334)
- 社会科学(135297)
- 省(121761)
- 基金项目(117718)
- 自然(108232)
- 自然科(105735)
- 自然科学(105708)
- 教育(104140)
- 自然科学基金(103789)
- 划(101639)
- 编号(93745)
- 资助(91861)
- 成果(74736)
- 重点(68830)
- 发(68402)
- 部(67531)
- 创(64987)
- 课题(64256)
- 创新(60270)
- 科研(58492)
- 国家社会(58479)
- 教育部(57740)
- 期刊
- 济(212493)
- 经济(212493)
- 研究(133446)
- 中国(94769)
- 农(80867)
- 管理(70683)
- 学报(70410)
- 科学(67190)
- 财(65941)
- 农业(54907)
- 大学(54604)
- 教育(52122)
- 学学(51551)
- 技术(43883)
- 融(42391)
- 金融(42391)
- 业经(39655)
- 财经(32296)
- 经济研究(31828)
- 业(29029)
- 问题(28062)
- 经(27760)
- 技术经济(24041)
- 图书(22867)
- 版(22449)
- 科技(21881)
- 现代(21358)
- 统计(21248)
- 资源(21165)
- 商业(20941)
共检索到692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佃星 延军平 李双双
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的结合研究有利于区域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三门峡库区(华阴段)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土地利用方式落后。针对土地整治后期效益不可持续性的问题,认为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在实现阶段和目标上存在耦合联系,并针对三门峡库区(华阴段)区域特征,将土地整治"3集"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机统一,以期实现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速区域现代农业模式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三门峡库区 华阴段 土地整治 现代农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晓梅
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包括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大,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加快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库区尽快脱贫致富,现代农业建设是其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高效生态农业的考虑,总结出适宜库区特色的现代农业"6+4"模式——6种技术模式和4种经营模式。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现代农业 技术模式 经营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卫东 汪军
重庆三峡库区实施低碳农业战略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现的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庆三峡库区资源和环境特点,提出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即从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碳排放固化等源头、过程和终端进行控制。建议建立低碳农业建设的引导机制,建立碳交易平台,建立低碳农业的市场基础;完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升对低碳农业的吸引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财政支持。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低碳农业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世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分析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状况的前提下,论文探讨了建设生态农业及旅游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三峡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 旅游农业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淑红
大天鹅(Cygnus cygnus),属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大型水鸟,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繁殖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盟、达赉湖、绰尔河、黑龙江扎龙、三江平原、兴凯湖、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新疆巴音布鲁克、艾比湖、赛里木湖、乌伦古河、伊犁河等。主要越冬地有东部沿海如天津、山东荣成、埕口、黄河三角洲、中部地区黄河三门峡库区、西部的青海湖、新疆南部及石河子,偶见于云南纳帕海、洞庭湖、福建及台湾。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大天鹅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数量和分布调查、生境选择研究、行为生态学研究、食性分析和禽
关键词:
水鸟 大天鹅 迁徙 活动区 禽流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朝霞 杨达源
坡地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库区坡地资源的地表层质地、植被、气候、水文等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坡地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三峡库区是否可持续发展。由于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坡地资源开发日益增加,文章从坡地系统的物质能量出发,针对稳定坡面、较稳定坡面、较不稳定坡面与强烈不稳定坡面提出四种开发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宝
文章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可供选择的4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库区发展循环农业应该采取的措施,对指导库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樊杰,张文忠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工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峡库区岩溶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旱涝灾害频繁,植被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进而提出了节水型、经济林型、草场改良为主畜牧业型、生态观光农业型、庭院型、小流域治理型六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岩溶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冯仁国 黄金川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为此,论文提出了5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沿江河谷区果→粮→菜→猪→沼→渔水陆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浅山丘陵区桔→粮→经→畜→桑→沼共生互惠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林→粮→油→薯→草→畜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高山区干果→药→茶→烟→菜→草名优土特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庭院果→菜→花→禽→沼→渔小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金萍 李为科 郭跃
本文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社会经济脆弱性特征,提出库区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目标;根据库区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具有分层性和带谱性的特征,构建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军以 苏维词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气中碳浓度的急速升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成为目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途径。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农业活动与气候变暖关系密切,农业生态系统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本文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了库区农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发展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库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及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五种对策,即推广免耕法、稻田水旱轮作,适度排水放干、发展以沼气为核心的农村新能源系统、发展高效生态循环种养农业和培育新型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顺克
三峡大坝竣工后 ,三峡库区作为一个新特地区 ,其独特的资源环境、移民安置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本文就此提出库区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二元一体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业产业化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吴兆娟
生态农业园是推进库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唯一选择,建好、管好、运营好生态农业园项目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园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法人主导型、事业单位法人主导型、"机关法人+企业法人"联建型3种建设方式,以及"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销售企业"、"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校"4种运营模式,并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式和不同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改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小强 尚晓文 陈玉福
通过公众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三门峡水库关中段、晋豫段、河南段公众和专家对三门峡水库综合效益的评价及地区差异,探讨三门峡水库的影响路径及其重要程度。结果表明:80.73%的公众认为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利大于弊,关中段、晋豫段和河南段公众认为利大于弊的比例分别为67.35%,79.46%,96.70%,访谈的7位专家一致认为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利大于弊;三门峡水库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关中段;三门峡水库综合效益主要反映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上,对经济的影响最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次之,对社会的影响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