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1)
- 2023(11895)
- 2022(10025)
- 2021(9100)
- 2020(7367)
- 2019(17078)
- 2018(16707)
- 2017(32527)
- 2016(17106)
- 2015(18857)
- 2014(18470)
- 2013(18066)
- 2012(16773)
- 2011(15113)
- 2010(14896)
- 2009(13059)
- 2008(12208)
- 2007(10180)
- 2006(8779)
- 2005(7733)
- 学科
- 济(79387)
- 经济(79317)
- 管理(42909)
- 业(42030)
- 企(31581)
- 企业(31581)
- 方法(30996)
- 数学(27898)
- 数学方法(27552)
- 中国(25008)
- 地方(22239)
- 农(20968)
- 业经(16667)
- 财(15438)
- 学(15016)
- 农业(14466)
- 环境(13051)
- 贸(12608)
- 贸易(12598)
- 发(12160)
- 易(12096)
- 地方经济(11582)
- 制(11374)
- 融(11032)
- 金融(11031)
- 银(11014)
- 银行(11002)
- 行(10621)
- 和(10617)
- 技术(10241)
- 机构
- 学院(231481)
- 大学(229545)
- 济(98705)
- 经济(96692)
- 管理(91397)
- 研究(80283)
- 理学(78849)
- 理学院(77884)
- 管理学(76508)
- 管理学院(76062)
- 中国(60543)
- 京(51373)
- 科学(48470)
- 财(42676)
- 所(38296)
- 中心(37947)
- 农(36208)
- 研究所(35016)
- 财经(34523)
- 业大(33891)
- 江(33561)
- 北京(32320)
- 范(31834)
- 经(31608)
- 师范(31562)
- 经济学(30748)
- 院(30412)
- 农业(28112)
- 经济学院(27835)
- 州(26857)
- 基金
- 项目(164599)
- 科学(132310)
- 基金(121175)
- 研究(120461)
- 家(105510)
- 国家(104669)
- 科学基金(91450)
- 社会(79111)
- 社会科(75166)
- 社会科学(75148)
- 基金项目(65080)
- 省(63590)
- 自然(58810)
- 自然科(57455)
- 自然科学(57444)
- 自然科学基金(56336)
- 划(54573)
- 教育(54140)
- 编号(47996)
- 资助(47751)
- 发(39915)
- 重点(37537)
- 成果(36477)
- 部(36156)
- 创(34531)
- 国家社会(33273)
- 课题(32944)
- 发展(32491)
- 创新(32380)
- 展(32010)
- 期刊
- 济(106886)
- 经济(106886)
- 研究(68083)
- 中国(46231)
- 科学(33034)
- 农(32763)
- 管理(32623)
- 学报(31709)
- 财(30719)
- 大学(25122)
- 学学(23609)
- 农业(22802)
- 教育(22425)
- 技术(20916)
- 融(19962)
- 金融(19962)
- 业经(19062)
- 经济研究(17170)
- 财经(16128)
- 问题(15986)
- 经(13911)
- 资源(13530)
- 业(11745)
- 发(11317)
- 现代(10954)
- 技术经济(10905)
- 商业(10767)
- 统计(10305)
- 科技(10216)
- 理论(10008)
共检索到339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雪瑞 王秀兰 冯仲科
准确判别城市扩展规律,剖析演化过程,对于预测城市未来演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城市扩展变化数据,成为城市扩展监测的主要手段。本文以1988、1996、2004年TM遥感影像为依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首次采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提取了北京市城市实体边界,分析了北京市1988-2004年间城市扩展的面积、方向、扩展类型以及城市扩展的导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近20年一直处于城市扩展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受地形、环境、卫星城、交通干线及政府等方面导向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峻 苏红友
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密切相关。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并设计了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整体比较协调,经济效益系统的协调度高而社会、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度不够;考察各城市功能区,经济效益系统协调度不相上下,但社会效益系统、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度差别较大。利用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功能区 协调度 功效 北京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新颖 李伟 陶卓霖 喻忠磊 宋金平 张文新
本文应用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05、2009、2013年3期分区县、分行业产值数据,采用结合GIS的偏离份额模型,分析北京市2004-2008年、2008-2012年和2004-2012年3个时段中心城与新城间产业空间演化情况,并预测2012-2020年产业空间演化趋势。研究发现:1北京工业向新城扩散明显,尤其是向顺义、通州、亦庄和房山,呈弧形向东向南扩展;2商业、生产性服务业虽出现向城市发展新区新城转移趋势,但在中心城区集聚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在市域内呈圈层式分布,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呈轴向扩展;3房地产业扩散明显,朝阳、通州、大兴发展突出,总体呈环状扩展;3公共服务业向新城扩展显著,但高质量的教育、卫生、文化资源仍集聚于中心城区。从总体上看,北京产业空间演化以工业外溢为主,房地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有显著扩散,但生产性服务业和商业扩散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
北京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陈佑启(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北京100081)城乡交错带是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过渡性区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呈现了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彦曦 陈凤 濮励杰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总结了城市空间扩展机制、扩展动力机制、模式、模型及产生的影响,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扩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以及用地扩展的类型识别和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展望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扩展,将在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用地效益、土地集约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进一步与3S技术和CA结合,将推进其快速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空间扩展 土地利用 展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欣葵
北京城市更新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精华保护与重点建设阶段、分散性破坏与城市运行瘫痪阶段、建设性破坏与整体风貌衰变阶段、整体创造和渐进式改造阶段。北京城市更新的特征是,城市更新实践偏离理论指导,城市更新实践的成功之处是延续和优化传统国都的城市功能和布局,适应经济发展优化旧区功能,创设新功能区,保持了城市中心的繁华和活力,但现代化建设破坏传统城市的尺度和风貌,长期忽视居民生活条件而致居住设施衰败。
关键词:
北京 城市更新 思想演变 实践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党云晓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空间格局 形成机制 北京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和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并提出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 :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 ,并建立一种透明、公正、高效的城市土地市场监管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 土地市场 增长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曾曾 赵志龙 于法稳 张贵祥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在海淀区,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也一直以海淀区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中心城区是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其城市生态韧性水平要高于非中心城区,城市扩展情况、建设用地面积、财政支出总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里程等因素是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2030年,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和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形成的“高者恒高”“热点恒热”局面。论文深入探究北京城市韧性的演化特征,对于厘清首都城市韧性发展规律、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韧性 时空演变 北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曾曾 赵志龙 于法稳 张贵祥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在海淀区,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也一直以海淀区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中心城区是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其城市生态韧性水平要高于非中心城区,城市扩展情况、建设用地面积、财政支出总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里程等因素是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2030年,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和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形成的“高者恒高”“热点恒热”局面。论文深入探究北京城市韧性的演化特征,对于厘清首都城市韧性发展规律、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韧性 时空演变 北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龚立萍 姚辉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的生产功能损失。研究方法:以北京为例,在遥感影像生成的1991、1997、2000和200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支持下分析了耕地损失特征;利用气象数据结合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作物生产潜力;从点、线、面和各区县角度分析了1991—2004年耕地损失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北京耕地由1991年的6158.9km2减少为1997年的5598.9km2,2000年的5121.4km2以及2004年的4387.8km2;由中心城市周围的面状耕地损失、次级城区周围的点状耕地损失和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耕地损失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分别约为14.52×104t、2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茂军 苏海威 霍婷婷
通过BR方法和标准方差椭圆的方法,解析了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认知扭曲,着重讨论了系统扭曲和系统扭曲的特点。分析发现:①北京城市空间认知的绝对扭曲结构表现为顺时针向心集聚,呈现出磁石效应,城市中心区明显小于城市郊区的差异可以用报酬假说中的城市中心吸引力较高解释。其中,绘图提示中的天安门发挥着组织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的核心效能。②北京城市空间的系统扭曲较小,规则的环状路网发挥着城市居民空间认知基准线的作用,导致了高相似拓扑结构,小方向偏转的扭曲效果,折射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鲜明特色。③具体到北京城市内各地点,位置认知差异性显著。集中性方面,郊区小于中心城区,远离环路地点小于环路及其附近地点;主导方向方面,郊区较中心城区明显,提示环路较非环路地点明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陈 石楠
从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影响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市空间分化以身份、地位为基础,同时受制度与宗教的制约,形成皇族、贵族集聚于中心地带,底层阶级集中于城墙附近与外城(南城)的格局;近代北京城市在半殖民地化的社会过程中,经济地位成为空间分化过程的主导因子,城市空间呈现"中上层居住在中心,贫民迁居在外围"的圈层结构;现代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受政策、经济体制、城市化进程等多因子交互作用,城市空间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质化发展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空间贫富分异态势演化。
关键词:
北京市 贫困空间 时空演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娟 李吉跃 王继强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绿化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选择8个正常管理、正常生长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在夏、秋季(5—10月)选择天气晴朗之日,用压力室法和改良的冲洗法测定小枝的水势和水力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阔叶树种的水势和导水率变幅大于针叶树种,水势和比导率的日变化趋势并非完全一致.所测树种中导水率变幅的大小为国槐>女贞>黄栌>旱柳>油松>侧柏>沙地柏>小叶黄杨.木质部栓塞程度大小和树种有关,环孔材树种比导率的昼夜变幅高于散孔材,其大小为黄栌>国槐>旱柳>小叶黄杨,月均木质部栓塞程度为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针叶树种,即无孔材.阔叶树木质部栓塞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夏季>秋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丰硕 刘垚 齐磊 曹翰 隋金玲
【目的】探讨北京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为北京市未来绿化隔离带建设及冬季城市鸟类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北京市六环内的城市绿地鸟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似度指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绿地间群落特征的差异。研究涉及绿地共40处,根据绿地地理位置、功能结构等特征,分为郊野公园(n=18)、城区公园(n=7)、带状绿地(n=10)和校园绿地(n=5)4种类型。【结果】共记录到12目30科57种鸟,共8 853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共35种(61.40%),雁形目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