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8)
- 2023(9885)
- 2022(8552)
- 2021(7909)
- 2020(6739)
- 2019(15393)
- 2018(15359)
- 2017(29912)
- 2016(15767)
- 2015(17567)
- 2014(17151)
- 2013(16826)
- 2012(15142)
- 2011(13258)
- 2010(12864)
- 2009(11589)
- 2008(10730)
- 2007(8771)
- 2006(7134)
- 2005(5949)
- 学科
- 济(61369)
- 经济(61310)
- 管理(46815)
- 业(44358)
- 企(34415)
- 企业(34415)
- 方法(31782)
- 数学(28434)
- 数学方法(28035)
- 农(16170)
- 财(16091)
- 学(14820)
- 中国(14313)
- 环境(13201)
- 业经(12594)
- 务(10915)
- 财务(10871)
- 财务管理(10847)
- 农业(10800)
- 贸(10721)
- 贸易(10716)
- 地方(10681)
- 易(10470)
- 企业财务(10317)
- 制(10052)
- 和(9826)
- 土地(9560)
- 划(9321)
- 技术(9271)
- 理论(9040)
- 机构
- 大学(210535)
- 学院(209971)
- 管理(86924)
- 济(83473)
- 经济(81706)
- 理学(76217)
- 理学院(75381)
- 管理学(73932)
- 管理学院(73529)
- 研究(65889)
- 中国(50505)
- 京(44158)
- 科学(42420)
- 财(36713)
- 农(34692)
- 业大(33744)
- 中心(32589)
- 所(31710)
- 财经(30486)
- 江(29956)
- 研究所(29285)
- 经(28008)
- 农业(27275)
- 范(26702)
- 北京(26698)
- 师范(26381)
- 经济学(25534)
- 院(25344)
- 州(23626)
- 经济学院(23279)
- 基金
- 项目(157663)
- 科学(125751)
- 基金(117384)
- 研究(112469)
- 家(103563)
- 国家(102797)
- 科学基金(89368)
- 社会(72868)
- 社会科(69048)
- 社会科学(69030)
- 基金项目(62776)
- 省(60555)
- 自然(59621)
- 自然科(58162)
- 自然科学(58152)
- 自然科学基金(57073)
- 划(51840)
- 教育(50790)
- 资助(46942)
- 编号(44809)
- 重点(35730)
- 部(34685)
- 成果(33734)
- 发(33535)
- 创(33025)
- 国家社会(31089)
- 科研(31062)
- 创新(30929)
- 教育部(29672)
- 计划(29277)
共检索到290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良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了研究区1987~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流向及损益情况。结果表明:(1)1987~2005年之间,研究区服务价值的损失量较大,其中草地的服务价值损失了近3亿元。(2)草地覆盖度的变化、草地沙化以及开垦是草地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3)湖泊和沼泽面积的减少,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吕文魁 舒昶 张惠远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吕文魁 舒昶 张惠远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弢 徐鹤 王喆 郭亮 杨帆
随着全国性、地区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适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重要。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具有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生态信息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且核算简单,有助于节省规划环评的时间和资源等优势,本文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良
以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谢高地等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利用2005年的研究区专题绘图仪(TM)遥感影像数据和单位面积平均产草量数据,评估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计算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文化娱乐等9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得出结论:(1)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63.41亿元;(2)草地服务价值占到研究区总服务价值的80%,其平均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高于耕地和荒漠;(3)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的价值差别较大,间接使用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的16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树海 纪寅
本文以大连旅顺口区为研究区域,采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考谢高地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2007年),计算得出1994-2008年旅顺口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2383 52万元,较好的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其中林地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放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玲 李超 贾启建
以河北省东南部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气象数据和外业调查数据,采用植被净第一生产力进行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及损益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黄骅市耕地、盐碱地和湿地面积明显减少,建设用地、盐田、其他土地、园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增加;2011年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湿地最大,为15.63 CNY/m~2·a,建设用地最小,为2.83 CNY/m~2·a;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21年间持续减少,共减少了3.01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构成中,各功能价值量仅水源涵养价值先增加后减少,其他功能价值持续减少;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损益情况,划分了四个生态服务价值类型区:生态价值持续增加区、生态价值持续减少区、先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广 胡远满 刘淼 杨兆平 常禹 李秀珍 杨孟 问青春
为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岷江上游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分析1986、1995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所得到的土地利用情况,对岷江上游地区不同年代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并初步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原因。1986~1995年,农田面积增加了60 801 hm2,比1986年增长了477%。林地面积减少了89 012.17 hm2,占原来面积的4.97%。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从1986年到2000年减少了119.9×108元。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转变为草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孟雪源 陈刚 郑志元
【目的】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用地结构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对编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调整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参考价值。【方法】利用安徽省太湖县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建立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在600 m×600 m格网尺度下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定量,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聚集特征与冷热点分异规律。【结果】(1)2000—2020年太湖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速度总体缓慢,建设用地增长了1.43%,耕地减少了1.00%,草地、林地、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建设用地逐年增加;(2)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高于0,全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构正处于成长期;(3)20 a来,太湖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水域和林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贡献率最高;(4)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呈正相关,以低-低聚集区和高-高聚集区为主,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集聚的相关度也随之增加。从冷热点分布状况看,太湖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在总体上呈现“中热北冷,南部冷热分异明显”的分布特征。【结论】太湖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需要关注水体面积保护与南部建设用地扩张两者的土地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提升。图4表7参3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奇 师学义 黄勤 张琛 马桦薇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晋城市2001-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数修正,对晋城市10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趋势,其余用地呈减少趋势;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108.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孟超 潘洪义 高成 姚材仪 何艳梅 程建兄 张天翼
有效测度与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制定生态补偿和土地整治政策、提高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当量法对203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估,并在充分考虑耕地保护中耕地质量这一关键性指标作为导向的基础上形成政策导向情景,与自然发展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模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30年不同情景下岷江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土地利用变化呈现不同趋势。政策导向情景下建设用地面积增速得到有效控制,林地草地面积由减转增,耕地面积降速明显减缓,并且与自然情景相比有90.94 km~2的平均等别以上耕地得到了有效保护,耕地质量得到有效保障;(2)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岷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为1 334.59亿元,政策导向情景下其生态服务价值为1 347.65亿元,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北部与西南部高,中部与东南部低的态势。政策导向情景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冷点范围及浓度与自然发展情景相比显著降低,价值损失得到有效缓解;(3)耕地和林地的相互转化是未来岷江流域ESV损益的主要贡献来源,政策导向情景下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的贡献率与自然情景相比显著降低,仅为4.3%。研究结果可为岷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与辅助决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杨存建 赵景峰 罗怀良
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对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价值变率模型,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对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土地利用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1996~2006年耕地、未利用土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1996~2006年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7 214.588×108元上升到2006年的7 305.018×108元,增加9...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春阳 戴君虎 王焕炯 刘亚辰
本文采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的理论框架,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社会经济调查资料为数据源,对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包括食物生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源涵养、控制侵蚀、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7项。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达到602.94亿元、601.58亿元、603.60亿元、669.90亿元,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价值占据较大比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将对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三江源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