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4)
- 2023(11852)
- 2022(10390)
- 2021(9568)
- 2020(8409)
- 2019(19484)
- 2018(19508)
- 2017(37891)
- 2016(20461)
- 2015(23151)
- 2014(23294)
- 2013(23089)
- 2012(21350)
- 2011(19022)
- 2010(18868)
- 2009(17509)
- 2008(17011)
- 2007(14893)
- 2006(12556)
- 2005(10899)
- 学科
- 济(84097)
- 经济(84024)
- 管理(58156)
- 业(56595)
- 企(43445)
- 企业(43445)
- 方法(41796)
- 数学(37301)
- 数学方法(36832)
- 农(24307)
- 财(21549)
- 学(20029)
- 中国(19696)
- 地方(18623)
- 业经(17135)
- 农业(16223)
- 环境(15707)
- 贸(15307)
- 贸易(15302)
- 易(14870)
- 制(14217)
- 务(13812)
- 财务(13760)
- 财务管理(13729)
- 和(13211)
- 企业财务(12996)
- 理论(11896)
- 技术(11829)
- 划(11548)
- 银(11344)
- 机构
- 学院(287937)
- 大学(286797)
- 济(114092)
- 管理(114035)
- 经济(111479)
- 理学(98925)
- 理学院(97810)
- 管理学(95986)
- 管理学院(95453)
- 研究(93444)
- 中国(70460)
- 科学(61402)
- 京(60172)
- 农(52847)
- 财(50537)
- 所(47662)
- 业大(47446)
- 中心(45584)
- 研究所(43874)
- 江(43657)
- 农业(41889)
- 财经(40931)
- 范(37464)
- 经(37129)
- 师范(37038)
- 北京(36680)
- 州(34624)
- 经济学(34548)
- 院(34107)
- 经济学院(31473)
- 基金
- 项目(202867)
- 科学(159178)
- 基金(147037)
- 研究(144091)
- 家(129306)
- 国家(128278)
- 科学基金(109960)
- 社会(90611)
- 社会科(85718)
- 社会科学(85690)
- 省(82240)
- 基金项目(78887)
- 自然(73461)
- 自然科(71638)
- 自然科学(71619)
- 自然科学基金(70299)
- 划(67956)
- 教育(65747)
- 资助(60014)
- 编号(58677)
- 重点(46197)
- 成果(45917)
- 部(44047)
- 发(43855)
- 创(41881)
- 科研(39740)
- 课题(39536)
- 创新(39230)
- 计划(38523)
- 国家社会(37112)
- 期刊
- 济(119338)
- 经济(119338)
- 研究(72453)
- 中国(54469)
- 学报(48729)
- 农(46313)
- 科学(43758)
- 财(40379)
- 管理(37584)
- 大学(35971)
- 学学(33904)
- 农业(31811)
- 技术(25926)
- 教育(24419)
- 融(21597)
- 金融(21597)
- 业经(21068)
- 财经(19317)
- 经济研究(18116)
- 图书(17864)
- 业(17190)
- 资源(16640)
- 经(16536)
- 问题(16411)
- 版(14713)
- 统计(14494)
- 技术经济(14080)
- 理论(13522)
- 策(13286)
- 科技(13123)
共检索到409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金炜 文倩 何丽 代艳丽
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90~2007年醴陵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1990~2007年间,醴陵市生态用地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50.8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50.59亿元,下降了0.43%;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偏重其生产功能而忽视了生态功能,使生态功能负荷过重;③1990~2007年间,醴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但人均生态福利却下降了16.8%,生态福利减少过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杨存建 赵景峰 罗怀良
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对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价值变率模型,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对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土地利用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1996~2006年耕地、未利用土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1996~2006年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7 214.588×108元上升到2006年的7 305.018×108元,增加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吕文魁 舒昶 张惠远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吕文魁 舒昶 张惠远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春花 王克林 陈洪松 张明阳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状况波动频繁,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该区正在进行的生态重建提供依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洞庭湖区生态资产划分为7类,利用洞庭湖区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点,前10年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亏损,后10年生态价值回升并有所提高,表明湖区生态建设出现一定成效;②虽然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湖区生态系统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湿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洞庭湖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立敏
文章主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1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同时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敏感性指数(CS)、ESV表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可知,2007—2016年,重庆市的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减少;且重庆市2016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近60亿元;在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变化中,仅有食物生产略有减低,其余都有上升;采用CS系数对ESV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显示所有地类的敏感度均小于1,证明研究结果具有有效性与可信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泽 吴博萌
【目的】识别乡村聚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情况,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并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以转移矩阵、动态度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主要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识别土地利用演化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的价值提升策略。【结果】①2009—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园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大幅缩减,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呈现生态环境破碎化和生态斑块离散化的特征。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水系、滩涂和湿地构成高值区,耕地与建设用地构成服务价值洼地。③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1.11亿元;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调节服务价值为主,占总比重79%, 价值减损斑块集中在研究区东南部,具有较强空间聚集性。【结论】2009—202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缓慢下降,东南片区的高值区服务功能退化显著。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控制建设用地蔓延方向、减缓聚落扩张速度、预留生态资源功能恢复周期能有效帮助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光宗 吕凯 李峰
研究目的:基于格网尺度,探究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多样性指数、生态价值评估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结果:(1)近10年南昌市建设用地增加最多,耕地数量减少最大;建设用地呈“一江两岸双中心分布”;耕地主要集中在南昌市北部鄱阳湖平原以及境内河湖平原上;各种地类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演变较为复杂。(2)在1km×1km格网尺度下,ESV总值先增加后减少,整体从353.91亿元降至351.79亿元,表明南昌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潜力巨大;其中水资源供给占南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8.26%。(3)在空间上,各地类ESV表现为正相关性和聚集分布,ESV较低值区范围最广;总体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局部呈现高低、低高集聚,自然资源禀赋与人类活动是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在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中应当强调生态溢出价值的“集中连片式”保护模式,“组团式”生态治理模式,“廊道式”集约化开发利用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家
文章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作为指标,研究2008—2017年间兴国县各土地利用变化对此指标的影响,结合灰色综合关联度,研究了其他4项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主要是由林地面积减小引起的,由于市场需求增长和政府政策鼓励等原因,园地面积不断增长,成为仅次于林地面积的影响因素。不同研究时期内,总人口数、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占比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项经济指标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关联度有所差异,其中,前3项指标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度关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差异逐渐减小,仅第一产业占比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正相关,其他3个指标均呈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柳文 秦建新 刘永强 李婷婷
利用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变化的视角分析了2000—2010年间湖南省四大区域、14个市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弹性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南省生态弹性度呈下降趋势,弹性值介于[0,0.22]之间,2000、2005和2010年全省生态弹性分别为0.16、0.13和0.02,降幅达到86%。2区域生态弹性度差异性明显,大湘西区、环洞庭湖区生态弹性度增加,长株潭城市群区、湘中南区生态弹性度下降。最后,为提高区域生态弹性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张方明 龚长安 罗朋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探讨了湖南省1990~20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格局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系统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等级差异明显,ESV高值区与低值区相互溶解渗透,总体上高值区与较高值区对低值区呈包围态势。高值和较高值区分布较均匀、低值与较低值区分布较集中,中等值区分布较为散乱,呈随机镶嵌结构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明显,但其相关性与聚集程度趋于弱化。"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绿色湖南"等政策的实施,促使研究区域的ESV增加并形成若干增值热点区,城镇化、城市扩张与土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并形成城镇密集区、水土资源富集区分布的价值损失冷点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奇 师学义 黄勤 张琛 马桦薇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晋城市2001-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数修正,对晋城市10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趋势,其余用地呈减少趋势;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108.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春阳 戴君虎 王焕炯 刘亚辰
本文采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的理论框架,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社会经济调查资料为数据源,对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包括食物生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源涵养、控制侵蚀、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7项。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达到602.94亿元、601.58亿元、603.60亿元、669.90亿元,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价值占据较大比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将对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三江源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流向及损益评估
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以宁夏彭阳县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响应——基于2000~2012年安徽省淮南土地利用的经验证据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以赤峰市农牧交错带为例
临汾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分析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响应
基于土地利用的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分析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