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5)
2023(10232)
2022(8174)
2021(7561)
2020(6258)
2019(14406)
2018(14138)
2017(28012)
2016(14725)
2015(16431)
2014(16245)
2013(15498)
2012(13564)
2011(11681)
2010(11015)
2009(9720)
2008(8958)
2007(7313)
2006(6080)
2005(5192)
作者
(37345)
(31449)
(31146)
(29779)
(19950)
(14932)
(14289)
(12344)
(12205)
(10815)
(10644)
(10528)
(9856)
(9727)
(9579)
(9374)
(9308)
(9141)
(9059)
(8883)
(7445)
(7388)
(7380)
(7294)
(7169)
(7030)
(6670)
(6523)
(6121)
(6109)
学科
(63220)
经济(63163)
管理(40351)
(39258)
(31342)
企业(31342)
方法(30061)
数学(27441)
数学方法(27110)
(17901)
中国(16978)
(16119)
(15074)
贸易(15071)
(14826)
业经(13653)
(11909)
地方(11701)
农业(11618)
(10787)
(9423)
技术(9277)
土地(9244)
(9199)
财务(9156)
财务管理(9134)
环境(8931)
企业财务(8655)
(8526)
(8340)
机构
学院(193480)
大学(193417)
(85242)
经济(83866)
管理(80047)
理学(70318)
理学院(69658)
管理学(68466)
管理学院(68111)
研究(59258)
中国(45150)
(39014)
(36882)
科学(34308)
财经(30639)
中心(29080)
(28868)
业大(28367)
(28282)
经济学(27844)
(27642)
(26551)
经济学院(25465)
研究所(24312)
(23921)
师范(23692)
财经大学(23179)
北京(22875)
(22519)
农业(22376)
基金
项目(142458)
科学(115036)
基金(107199)
研究(104664)
(92629)
国家(91936)
科学基金(81326)
社会(70482)
社会科(67118)
社会科学(67104)
基金项目(57103)
(54500)
自然(51794)
自然科(50671)
自然科学(50661)
自然科学基金(49741)
教育(48144)
(45699)
资助(42557)
编号(41372)
(32467)
重点(31693)
成果(30900)
国家社会(30660)
(30648)
(30308)
教育部(28585)
创新(28447)
人文(28127)
科研(27656)
期刊
(84332)
经济(84332)
研究(51887)
中国(35144)
管理(28655)
(28377)
科学(26506)
(26473)
学报(26082)
大学(21452)
学学(20382)
技术(18318)
农业(17977)
教育(16067)
业经(14855)
(14827)
金融(14827)
财经(14684)
经济研究(13835)
(12660)
问题(12569)
(10511)
技术经济(9608)
统计(9242)
(9211)
资源(9004)
理论(8702)
(8593)
现代(8559)
科技(8473)
共检索到26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潇雨  龚六堂  
本文将企业集聚效应和土地财政引入城市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土地出让行为对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地方政府最优的土地出让策略是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来降低企业成本并增加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共同达到吸引企业、促进生产并推动城镇化的目的。基于全国1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这一土地出让策略基本有效,但其效果随着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城市间地租竞争也可能对彼此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本文首先界定了土地红利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对土地红利三个分配主体所获土地红利份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为"重工业化、轻城镇化"格局,改革的方向应为"工业化、城镇化并重"方式。进一步认为长期内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民工作进增加收入的补偿方式要好于短期内给予农民一次性较高补偿的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金成  汪阳红  陈龙桂  黄征学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仅农用地转用的速度会加快,而且转用的规模也会增大。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必将导致更多的矛盾和纠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土地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对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理论归纳与统计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第一,从部门配置角度看,表现为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第二,从产业配置的角度看,城乡用地结构快速转变;第三,从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土地利用的区域不均衡;第四,从功能配置的角度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利平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超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领域存在土地收益公平、公开、公正与否的尖锐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成本支付和土地收益公平分配问题尚有待于破解。回顾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研究成果,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度尚存在土地出让方式方法、对不同用地类型的用途管制、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分配存在争议等问题。文章建议,基于系统科学研究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四改联动"路径,围绕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待遇分配"研究开展城市土地收支平衡,以征地留用地项目为依托推动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超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领域存在土地收益公平、公开、公正与否的尖锐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成本支付和土地收益公平分配问题尚有待于破解。回顾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研究成果,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度尚存在土地出让方式方法、对不同用地类型的用途管制、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分配存在争议等问题。文章建议,基于系统科学研究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四改联动"路径,围绕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待遇分配"研究开展城市土地收支平衡,以征地留用地项目为依托推动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小勇  
在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需要付出相应的土地资源代价,会遇到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西部地区一方面要做好保护,一方面又要利用,这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集约利用土地,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的新路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青青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度工业化的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在快速发展并且已经进行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个过程中土地制度是核心问题,是整个农村政策体系的核心。本文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从土地制度的角度来看农村政策,主要探讨两个方面问题,第一是农地经营制度,阐述农地经营制度的政策演变过程、农地经营制度中存在的调地、抵押和土地换社保的问题。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村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不断地完善和确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第二是农地的转用制度,农地转用中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锡文  
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当前的形势,深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本刊特邀请著名专家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屠帆  葛家玮  刘道学  钟琴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工业地价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基于T市1999—2015年工业用地出让的地块信息,实证研究政府影响因素、企业特征、区位特征和地块特征对工业地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虽然现有工业地价形成不同于成熟市场机制下由供需双方决定价格,但是当工业用地供应量增加时,工业地价会受到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协议、挂牌和拍卖方式依市场化程度从弱到强传递市场信号,对工业地价产生影响。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政策对工业地价产生了拉动效应。研究结论:要改进工业用地配置绩效,应将新增工业用地供应与存量使用情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如海  周生路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行最低限价制度,是加强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探讨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测算原则、方法和技术路线基础上,通过先进行城镇土地分等,然后采用基准地价扣除法、出让地价修正法、成本逼近扣除法等分别测算各城镇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最后通过比较、综合的途径,建立了江苏全省各级城镇土地出让最低限价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振山  蔡建明  温婷  宋涛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对二者协调程度的判断上,对于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既缺少实证分析,也缺少具体的解决途径。基于广东顺德这一极具中国工业化特色的城市,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顺德目前工业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服务业增长乏力、民间资本充足但缺少投资渠道、人才科技资源匮乏,以及内需不足等问题;而城镇化可以从经济和空间两个层面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经济层面包括:以集群化方式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内需动力;拓宽资本使用渠道;嵌入国际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引人才,培育创新基地。空间层面包括:构建生产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平台;发展生活空间,为内需提供场所;加强对外经济空间联系,促进区域合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关系可以辩证地解释为点—环发展模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出发点,其自身发展特点是追逐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问题和挑战;城镇化是一个环,有利于发挥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提供多元和多样化的发展环境,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林  肖春梅  张晓燕  
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以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并根据其原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次采用该模型分析并确定新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发展并不协调,金融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动态相关。文章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强调新疆应该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尊国  王耀中  尹国君  
中国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随城镇化率提高反而扩大的现象,可能与人口和土地制度影响了庞大的转移劳动力人群消费和流动偏好有关。此外,落后地区不可贸易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正逐渐扩大,但是该部门因其产品非贸易性质难以获得与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同程度的提高,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加直接转变成非贸易品价格下降,从而城镇化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首次构建农业、可贸易、不可贸易及劳动力资源四部门均衡模型,讨论由恩格尔消费周期收入效应和相对生产率替代效应驱动落后地区结构转型现象,并通过劳动力跨部门匹配均衡和实验经济学模拟方法发现:(1)城镇化率与制造业(或可贸易服务业)比重是否相关是有条件的,只要初始可贸易部门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