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9)
2023(10596)
2022(9248)
2021(8770)
2020(7713)
2019(17993)
2018(18025)
2017(35193)
2016(19073)
2015(21627)
2014(21695)
2013(21497)
2012(20060)
2011(17732)
2010(17384)
2009(16137)
2008(15756)
2007(14026)
2006(11900)
2005(9989)
作者
(53464)
(45209)
(44779)
(42744)
(28604)
(21888)
(20710)
(17756)
(17167)
(15958)
(15456)
(15130)
(14069)
(14014)
(13948)
(13838)
(13730)
(13150)
(13003)
(12976)
(11204)
(10859)
(10809)
(10447)
(10201)
(10098)
(9908)
(9889)
(9012)
(9009)
学科
(82212)
经济(82023)
管理(52450)
(51060)
(41673)
企业(41673)
方法(41488)
数学(36130)
数学方法(35690)
(23643)
(21120)
中国(19275)
地方(17689)
(17379)
业经(17005)
农业(15408)
(13543)
贸易(13541)
(13425)
(13315)
(13282)
财务(13209)
财务管理(13174)
(13096)
理论(12647)
企业财务(12499)
环境(11540)
技术(10763)
土地(10479)
(9938)
机构
学院(266711)
大学(266259)
(108276)
管理(106909)
经济(105963)
理学(92970)
理学院(91944)
管理学(90219)
管理学院(89729)
研究(84250)
中国(63055)
(54687)
科学(53165)
(48990)
(46472)
业大(42088)
(41762)
中心(41559)
(40648)
财经(39642)
研究所(38098)
农业(36503)
(35887)
(34966)
师范(34622)
(33917)
经济学(33172)
北京(33161)
(30423)
经济学院(30160)
基金
项目(185025)
科学(146187)
基金(134886)
研究(133610)
(116701)
国家(115713)
科学基金(100385)
社会(86140)
社会科(80646)
社会科学(80615)
(74925)
基金项目(72476)
自然(66061)
自然科(64497)
自然科学(64476)
自然科学基金(63328)
教育(62201)
(61631)
资助(54984)
编号(54700)
成果(43226)
重点(41426)
(41413)
(39383)
(38204)
课题(37028)
科研(36388)
创新(35732)
教育部(35511)
人文(34846)
期刊
(114367)
经济(114367)
研究(70726)
中国(51258)
(41940)
学报(41869)
(39775)
科学(38977)
管理(35755)
大学(31873)
学学(30173)
农业(28408)
教育(25129)
技术(24449)
(20438)
金融(20438)
业经(19827)
财经(19425)
经济研究(17369)
(16551)
问题(15889)
(14730)
统计(13731)
技术经济(13588)
(13529)
资源(13440)
理论(12443)
(12290)
图书(12137)
商业(11708)
共检索到379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军  谢刚  谢元贵  董艳艳  刘弢  杨禹  
从社会保障功能角度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社会效益测算模型,采用典型土地整治案例相关资料和研究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并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地整治类型的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与投资社会效益系数差异2个社会效益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土地整治项目产生的效益差异较为显著,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表现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投资社会效益系数表现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2)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与投资社会效益系数差异较为显著,但总体变化趋势趋同。3)4种土地整治类型社会效益表现出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西部和北部好于东部和南部。基于商业保险的标准表征土地保障能力的测算模型能较好实现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测算,克服传统以打分或定性分析为主的土地整治社会效益评价的不足,并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治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田宋  王飞跃  
文章利用贵州省历年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贵州社会保障支出和不同社会保障主体支出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1)在考察期内,贵州省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2)从不同主体支出来看,就业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协整关系。其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个人社会保障支出抑制了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促进了就业。(3)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消解最初对就业产生的负效应;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对于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的形态正效应;城镇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整体呈现正效应,农村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则相反。文章从贵州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思齐  张英杰  张索迪  龙瀛  杜立群  
保障性住房能够改善受保障对象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城市政府供给保障房用地也意味着损失较多的土地出让收入(较高的机会成本)。保障房的合理选址有赖于对上述社会效益和土地机会成本的理性权衡,这需要基于城市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居民的居住选址偏好,寻找那些相对于中高收入居民而言,低收入居民更为偏好的区位,这样的区位意味着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较低的机会成本。本文在北京市1911个微观区块尺度上,以2010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调查的大样本微观数据为基础,应用显示性偏好法(Hedonic模型)分析了两类群体的选址偏好差异,量化了他们对各个区块的综合支付意愿水平并进行比较,建立并计算了北京市内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率;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为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原温  李阳兵  金昭贵  姚敏  
选取贵州省万亩(1亩=1/15hm2)以上的坝子为研究对象,以GIS为技术支撑,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提取研究区10a来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结合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引起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00~2005年、2005~2010年两个时段,耕地面积一直在持续减少,第二时段的变化比第一时段更剧烈;林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水域、道路在两个时段都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在第二时段比第一时段增加的速度更快,其它3种地类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灌木总体变化是出现先减后增的趋势;(2)耕地在2000~2005年的流向主要是林地,在2005~2010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雪莲   常滨丽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运作机理,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内容,构建起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15个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提升的障碍因子,并以喀斯特山区贵州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综合效益值从0.231 0增长到0.819 7,年均增速约为15.11%;(2)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生态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增长较慢;(3)影响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异等。为推动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坚持生态优先、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雪莲   常滨丽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运作机理,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内容,构建起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15个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提升的障碍因子,并以喀斯特山区贵州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综合效益值从0.231 0增长到0.819 7,年均增速约为15.11%;(2)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生态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增长较慢;(3)影响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异等。为推动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坚持生态优先、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卫松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最后"安全网"和"自动稳定器"功能已经早在诸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但是其前提条件是需要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将导致财政负担过高和个人、企业负担较重;而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又不能实现其"保基本"的目标。所以,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南民族地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通过对贵州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进行测度,发现城镇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理论上适度社会保障水平。需要从经济发展、扩大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适度提高社会保障绝对水平等方面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淑怡  王博  姜海  陈笑筑  曲福田  
构建一个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域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为市、县统筹国家需求与地区实际合理制定土地利用目标与策略提供方法支撑。以欠发达地区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对该分析框架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在"优先满足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基本需求,协同平衡满足粮食安全需求"土地利用策略下,毕节市未来的土地利用方案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并强调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而协同满足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用地需求。与毕节市相似的欠发达地区需要改变因后备资源优势而采取"大投入换快增长"的土地利用观念,防止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老路,应采取基于综合战略目标的生态优先倒逼机制,引导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黄毓骁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彦西  
现代金融理论研究核心转向参与者的行为,往往采用标准的主流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这种金融活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主体正呈现多元化态势,其预期的投融资效益体现为直接贡献和外溢效益。借鉴菲德模型,以贵州省为例,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高等教育投融资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进行估计,发现投融资的外溢效益并不明显,导致出现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流失、高等教育对区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低位阶段、高等教育部门的生产力低和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分担机制缺损等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少琴  李郁芳  
对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土地的经济保障性弱,风险分摊性差,缺乏强制积累财富化解风险的机制,其效用外溢全社会但却没有建立起与受益边界相匹配的供给制度-组织边界,不具备社会保障四方面的基本特征,不具有对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土地不胜农村社会保障之重,却因被动承载保障功能而损失土地效率和农业绩效,首重保障功能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实际上带给农民的是负效用。政府需在土地之外提供社会保障公共品,以剥离土地的保障功能,释放土地的生产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子铱  邹康  
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欠发达省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性保险;正确处理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齐抓共管的社会保障新机制;积极探索解决养老保险“空账”问题的有效办法,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润森  施国庆  乔祥利  曾雪婷  
在分析传统征地补偿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的具体调查数据,指出传统思路的缺陷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土地保障功能为导向的征地补偿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