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3)
- 2023(11308)
- 2022(9775)
- 2021(9267)
- 2020(7945)
- 2019(18439)
- 2018(18148)
- 2017(34741)
- 2016(18778)
- 2015(21007)
- 2014(20702)
- 2013(20275)
- 2012(18248)
- 2011(15869)
- 2010(15265)
- 2009(13764)
- 2008(13205)
- 2007(11147)
- 2006(9563)
- 2005(8117)
- 学科
- 济(72503)
- 经济(72437)
- 管理(62320)
- 业(55872)
- 企(48436)
- 企业(48436)
- 方法(34459)
- 数学(30574)
- 数学方法(30128)
- 财(23206)
- 农(19037)
- 地方(18390)
- 中国(16645)
- 务(16536)
- 财务(16485)
- 财务管理(16446)
- 业经(15593)
- 企业财务(15574)
- 学(13339)
- 制(13047)
- 农业(12925)
- 环境(11315)
- 划(11138)
- 贸(11133)
- 贸易(11128)
- 和(11049)
- 技术(10940)
- 易(10707)
- 理论(10681)
- 银(10122)
- 机构
- 学院(240120)
- 大学(239787)
- 管理(102325)
- 济(94126)
- 经济(91983)
- 理学(87239)
- 理学院(86285)
- 管理学(84891)
- 管理学院(84390)
- 研究(72421)
- 中国(59084)
- 京(52116)
- 科学(45144)
- 财(44502)
- 中心(37460)
- 农(37240)
- 业大(36741)
- 江(36618)
- 财经(35064)
- 所(33790)
- 经(32004)
- 北京(31854)
- 研究所(30776)
- 范(30465)
- 师范(30163)
- 州(29151)
- 农业(28956)
- 经济学(27859)
- 院(27686)
- 经济管理(26320)
- 基金
- 项目(172331)
- 科学(136433)
- 研究(125585)
- 基金(125424)
- 家(108504)
- 国家(107604)
- 科学基金(94572)
- 社会(79691)
- 社会科(75544)
- 社会科学(75516)
- 省(68155)
- 基金项目(67804)
- 自然(62694)
- 自然科(61240)
- 自然科学(61227)
- 自然科学基金(60081)
- 教育(57734)
- 划(57419)
- 编号(50702)
- 资助(50425)
- 成果(38828)
- 重点(38430)
- 部(37608)
- 发(36853)
- 创(36520)
- 课题(34505)
- 创新(34217)
- 科研(33525)
- 国家社会(32558)
- 教育部(32475)
- 期刊
- 济(100241)
- 经济(100241)
- 研究(63874)
- 中国(50399)
- 管理(38943)
- 财(38418)
- 学报(34385)
- 科学(33807)
- 农(31903)
- 大学(27334)
- 学学(25596)
- 技术(24161)
- 教育(22838)
- 融(21789)
- 金融(21789)
- 农业(21602)
- 业经(16706)
- 财经(16519)
- 经(14263)
- 经济研究(14155)
- 资源(13853)
- 业(13635)
- 问题(13410)
- 财会(12979)
- 技术经济(12085)
- 会计(11912)
- 图书(11696)
- 版(11620)
- 现代(11162)
- 科技(11135)
共检索到352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红 王悦 张志峰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评价土地管理协调度,综合反映土地管理工作在此3方面的协调程度。研究方法:明确协调度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的土地管理协调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北京市数据实证计算和评价区域土地管理协调度。研究结果:在明确协调度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基于多目标加权函数的协调度计算方法,奠定土地管理协调度综合评价基础;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3方面初选和筛选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北京市2005—2009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印证了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研究结论:所构建的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的土地管理协调度评...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协调度 资源性 资产性 资本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李楠 魏锜琀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对策。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城乡土地利用状况,设计适合北京市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评价模拟结果。研究结果:北京市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总协调度为0.677,处于"比较协调"区间的中下水平。研究结论:利用协调度模型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调查 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类淑霞 郝晋珉 尚韬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北京市朝阳区2001~2008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过程,并构建评价体系,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01~2008年朝阳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耕地、水域等高景观生态功能用地都有不同比例的减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又引起土地生态安全性的降低,并且表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通过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的空间叠置分析,得到了近年来朝阳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安全调控措施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安全 动态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杨 王海芸
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利用2005—2014年北京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测度了北京的政府科技投入综合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利用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并评价了两者的协调状况。结果显示:2005—2014年期间北京的政府科技投入综合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N"型发展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2009年出现波谷,从2013年开始达到高度协调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科学地评价土地质量,研究土地适宜利用方向,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一、土地的基本概念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娅
本文利用拍卖理论对土地挂牌和招标方式进行分析,证明竞标者向对手隐藏信息是造成挂牌中的竞价集中出现在现场竞价阶段的原因,而且与招标方式相比,挂牌方式因为能够向竞标者显示信息而形成了更高的土地价格;利用北京市土地出让数据证明挂牌方式既可作为调控市场的手段,又在信息显示作用下推高了地价,因此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地方政府的这一行为会削弱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因此要避免挂牌方式的过度使用。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挂牌 招标 拍卖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岩枫 谢俊奇
我国土地储备融资面临融资规模大、还款压力大、回款周期长等种种压力。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北京市土地储备融资来源、项目成本的基础上,对土地储备开发项目的时间成本、运营成本、规模成本等进行剖析,总结出现有的土地储备融资风险为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融资规模风险、项目管理风险等,并构建新形势下"土地储备机构回归政府职能、拓宽融资渠道、量化管理储备项目、加强内部控制"的土地储备融资风险管控机制。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融资 风险管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岩枫 谢俊奇
我国土地储备融资面临融资规模大、还款压力大、回款周期长等种种压力。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北京市土地储备融资来源、项目成本的基础上,对土地储备开发项目的时间成本、运营成本、规模成本等进行剖析,总结出现有的土地储备融资风险为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融资规模风险、项目管理风险等,并构建新形势下"土地储备机构回归政府职能、拓宽融资渠道、量化管理储备项目、加强内部控制"的土地储备融资风险管控机制。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融资 风险管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晓丽 班茂盛 宋吉涛 刘海燕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整理与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科学性、可比可量性、适中性、层次性、公平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与专家群民主决策支持下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测度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北部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体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等方面指数不高,今后应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转变增长方式 城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旭 李晓兵 符娜 李超
战略环境评价以其高层次和直接性的特点,被运用到政策和计划、规划的评价上。战略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展,本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引入到战略环境评价中来,使其作为评价方法对北京市1996年~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增加了23.90×108元,规划起到了增加生态效益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规划期间内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则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滞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缓解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下降的趋势,则需要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而2006年的土地利用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长春 程龙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耕地保护、生态安全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在减少,两者的矛盾意味了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对存量土地的深度挖掘将是重要发展途径之一。在这种背景下,老城区的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显得尤为必要,其集约利用潜力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但目前还缺少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别对评价单元和评价因子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计算求得潜力值;最后,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成功地应用了该评价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关小克 徐艳 王胜涛 郭力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除生产功能之外的大都市区农田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文化功能也日益突显。为此,根据北京市水土资源短缺的自然禀赋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自中心向外围的城市美化农业区、景观绿化农业区、规模农业区和山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区,以及景观廊道农业带和山前林果农业带两个带;并分别根据这四区两带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要求的土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水资源质量保护的原则,根据地貌部位、水资源保护区划和区位等,划分了优化培肥区、培肥区和限制培肥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调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施昱年
研究目的:分析行业的主导性、土地要素依赖性、生产要素需求特征及其对自身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结果:产业集群依赖于主导行业的发展,发展主导行业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主导行业以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总营业收入高,能提供就业总量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效率较其他行业高,因此,行业的生产效率表现与其生产要素的依赖特征有关,但主导行业生产效率并非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最高。研究结论:主导行业土地生产效率并非行业最高,现行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产业发展忽略产业集群、行业差异与技术进步对产业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兆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袁明 陈同斌 郑国砥 陈煌 罗金发 吴泓涛 周建利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609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铜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果园土壤的平均铜浓度最高,达到29.1mg/kg,显著高于菜地、麦地和自然土壤。不同果园土壤样品之间的差别较大,铜浓度的空间分异比较明显。与北京市土壤铜的背景值相比,除自然土壤外其它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铜浓度均显著高于背景值。以基线值作为评价标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铜浓度的总体超标率为5.6%;其中,土壤铜浓度超标的果园、菜地、稻田、绿化地、麦地样品数分别占其调查样品数的29.2%、4.7%、4.2%、8.3%、4.6%。超标样点主要分布...
关键词:
土壤 土地利用 重金属 铜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