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6)
- 2023(19701)
- 2022(17162)
- 2021(16090)
- 2020(13815)
- 2019(31844)
- 2018(31535)
- 2017(61339)
- 2016(33628)
- 2015(37681)
- 2014(37879)
- 2013(37297)
- 2012(34712)
- 2011(31264)
- 2010(31240)
- 2009(29154)
- 2008(28810)
- 2007(25847)
- 2006(22367)
- 2005(20011)
- 学科
- 济(128871)
- 经济(128717)
- 管理(98312)
- 业(96694)
- 企(79097)
- 企业(79097)
- 方法(62321)
- 数学(54267)
- 数学方法(53518)
- 财(38001)
- 农(36934)
- 中国(34612)
- 学(30160)
- 业经(28331)
- 制(27639)
- 贸(25966)
- 贸易(25957)
- 易(25253)
- 地方(25246)
- 务(25007)
- 财务(24915)
- 财务管理(24856)
- 银(23961)
- 银行(23886)
- 农业(23727)
- 企业财务(23619)
- 行(22659)
- 理论(22270)
- 融(21799)
- 金融(21795)
- 机构
- 大学(478626)
- 学院(477382)
- 济(186746)
- 管理(185781)
- 经济(182438)
- 研究(160285)
- 理学(159964)
- 理学院(158162)
- 管理学(155079)
- 管理学院(154233)
- 中国(123516)
- 科学(102472)
- 京(102128)
- 财(89388)
- 农(85780)
- 所(82670)
- 业大(75585)
- 研究所(75366)
- 中心(74897)
- 江(71814)
- 财经(70881)
- 农业(67943)
- 经(64416)
- 北京(64405)
- 范(61542)
- 师范(60793)
- 院(58253)
- 州(58001)
- 经济学(55715)
- 财经大学(52789)
- 基金
- 项目(324009)
- 科学(252489)
- 基金(234017)
- 研究(230403)
- 家(206107)
- 国家(204427)
- 科学基金(174006)
- 社会(142438)
- 社会科(134816)
- 社会科学(134777)
- 省(127332)
- 基金项目(123452)
- 自然(116787)
- 自然科(114052)
- 自然科学(114013)
- 自然科学基金(111967)
- 划(107628)
- 教育(106585)
- 资助(98603)
- 编号(93811)
- 成果(76361)
- 重点(72946)
- 部(70986)
- 发(68171)
- 创(66438)
- 课题(64916)
- 科研(63049)
- 创新(62111)
- 计划(60316)
- 教育部(59976)
- 期刊
- 济(200738)
- 经济(200738)
- 研究(137519)
- 中国(90525)
- 学报(82543)
- 农(76835)
- 科学(72610)
- 财(69620)
- 管理(66416)
- 大学(61534)
- 学学(58114)
- 农业(52687)
- 教育(49593)
- 融(47291)
- 金融(47291)
- 技术(41275)
- 财经(34113)
- 业经(33387)
- 经济研究(32287)
- 经(29099)
- 业(27668)
- 问题(26077)
- 图书(24560)
- 版(23902)
- 技术经济(23013)
- 理论(22892)
- 统计(22410)
- 科技(22213)
- 实践(20970)
- 践(20970)
共检索到700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杨 刘影 李东辕 尹琳
本文基于图论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SD省资管产品关联关系及系统性风险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全国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前资管产品整体风险可控,不同类型的资管产品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资管产品风险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SD省资管产品在产品只数方面进行风险分散的效果优于全国,但是结合投资金额看,风险分散效果弱于全国,仍存在区域风险集聚效应;SD省前十大系统重要性产品以开放式净值型的混合类信托产品为主,信托贷款集中于部分领域,信托产品风险是当前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资管新规效果显著,多层嵌套产品减少。基于目前资管产品市场风险状况,建议加强对资管产品资金运用的引导,建立健全资管产品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推动发行机构完善资管产品风险管控体系。
关键词:
关联关系 风险特征 复杂网络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思婷 粟芳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各省份财险和寿险月度经营数据,使用TENET风险模型构建了省份间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网络,量化了各省份承保风险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回归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份承保风险空间关联性相对较低,省份间传染极低,不太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各省份蕴含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特征。样本期内,财险业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总量基本稳定,寿险业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各省份风险状况及保险资金运用是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监管可据此施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也暴露了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及其缺陷。本文从风险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多种传染渠道及其相关性、银行系统结构复杂性与演化三个方面,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监管有所启示。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复杂性 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思婷 粟芳
基于2004—2018年实务数据,建立了寿险和财险业承保风险网络,模拟和量化了承保风险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并在行业和公司层面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和敏感性测试。研究发现,承保风险是导致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在样本期不断上升后趋于稳定,但整体可控。寿险承保风险所致的系统性风险低于财险。再保险分出率、偿付能力是影响系统性风险和保险公司稳定经营的关键,控制巨灾风险是有效防范承保风险引发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牛晓健 吴新梅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部分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保险机构因与其他保险机构关联度高而居于再保险网络的核心,决定了再保险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传播机制,对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性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迫切需要对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和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判断。本文将再保险市场统计意义上的结论运用到风险传染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中,使校准后的模型更贴近实际,研究了再保险国际化比率、破产阈值、紧急折价抛售系数、保险赔付占保险损失比率等因素对再保险市场稳健性的影响。运用最大熵理论解决了再保险交易对手方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寻求再保险转移矩阵和我国保险业发生系统性风险时总赔付额的临界点,研究发现我国的再保险复杂网络中有可能存在再保险旋涡,部分资金规模庞大且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广泛进行再保险业务,导致风险集聚,但发生再保险旋涡的概率极其低,再保险复杂网络整体上十分稳健。论文探索了再保险市场的风险传播机制,论证了"联系太紧密而不能倒"的保险机构相比于"太大而不能倒"的保险机构,一旦倒闭对再保险市场稳健性的影响更大,为识别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及早发现并防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关键词:
金融系统性风险 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合龙 欧阳瑞玲 张卫国
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两个监管视角:一是从系统重要性金融行业的视角测算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并识别出系统重要性金融行业,借此观察中国系统性风险的行业分布和时变特征;二是从金融关联网络的视角构建信息溢出网络,并根据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危机时期的关联交易,通过减少风险交易降低大规模关联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研究发现,系统重要性行业有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其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出"危机时期极大且平稳时期极小"的特点,在危机时期需要更多的监管关注;信息溢出网络分析表明,全样本时期银行业和保险业处于网络中心地位,危机时期不同子行业交易频繁,平稳时期同类子行业内部关联更为紧密,根据不同时期的关联特征规范风险关联交易可达到监管目的,且信息溢出网络动态因果指数提前一年预警系统性风险。综上,两种监管选择得出的监管重点基本一致且符合实际,说明两种方法的监管方向具备科学性,而信息溢出网络是一种兼具科学性和预警效果的监管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沛 余丽霞 曹宣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作为系统性风险调控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本文基于商业银行2009—2017年数据,构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模拟并运用VAR模型检验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效果。研究表明,逆周期资本缓冲模拟与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相符,VAR模型结果表明长期资本充足率存在逆周期效应,流动性比例在短期内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逆周期资本缓冲对系统性风险反应迅速,在降低系统性风险方面起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王道平 方意
本文测度了我国金融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以及危机前后对金融系统的边际风险贡献程度。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危机时期,我国边际风险贡献和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的边际风险贡献较大;此外,我国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风险贡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危机期间较大、危机前后相对较小。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的外部性和顺周期性,应加强对那些边际风险贡献和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监管。
关键词:
边际风险贡献 杠杆率 系统性风险 监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国华 田顺年
基于建立复杂产品系统资源—生产超网络,对研发制造核心企业所主导的自主开发、利用式开发、战略合作共创三类网络开发模式进行动态建模,并结合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绩效的网络集聚性、网络强度两大指标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三类模式均造成企业绩效呈现先降低、后提升的倒抛物线型变化;三类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特点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适用情境。最后结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所的高铁列车研发案例进一步论述优化网络开发配置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露 杨文华
杠杆率监管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监管的重大变革,其能否带来更加稳定的金融体系关系到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文章构建引入杠杆率监管的内生性银行网络模型,模拟了杠杆率约束下的风险传染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在正常时期,杠杆率监管会使部分银行的风险资产比重上升,银行间网络关联程度下降。在危机时期,杠杆率监管会增加外生冲击下初始倒闭银行的数量,但可以降低风险传染的深度和广度。总体上看,最低4%的杠杆率要求会带来更加稳定的银行体系,而过高的监管要求则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为了维护银行体系稳定,可以对银行实施逆周期和差异化的杠杆率监管策略。同时,对市场进行及时的流动性救助,提高危机时期违约银行的贷款回收率,将有助于增强杠杆率监管的金融稳定效应。
关键词:
杠杆率监管 内生性网络模型 系统性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明 许文静
本文基于网络理论对我国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建立2012年到2017年金融机构间的相互拆借网络,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网络中双边拆借数量最多的机构。在金融机构的网络中心性分析中发现国家开发银行以及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中心性排名中均占据靠前位置,说明大型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往来业务最多,并很好地在网络中起到了资金中介的功能。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排名紧随其后,这与其资产规模增长快、资金往来业务频繁有密切关系。华融资产以及中信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也深度参与了金融机构间的银行拆借。最后,本文研究了金融网络受到减值冲击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网络受到的影响随着网络间交易规模的扩张而增大,且冲击损失越大,在网络间产生的冲击效果越明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宏宇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保障房融资规模的迅速增加,保障房融资的系统性风险日益突出。保障房的系统重要性源自其庞大的融资规模、广泛的外溢影响、难以替代的融资平台和隐含的风险链条,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本文认为,虽然保障房融资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不可分散性,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是外溢的影响,所以其风险报酬并不会反映在项目的必要收益率之中,从而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控制。为控制其系统性风险,本文提出应对保障房融资进行审慎监管,将保障房融资的外溢风险内部化,并缩小保障房融资创新的风险链条。
关键词:
保障房融资 系统重要性 审慎监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献 邢李志
论文根据北京市近年来的投入产出数据,结合图论建模理论构建了产业结构网络模型。然后,通过对经典的Floyd路径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了衡量产业部门之间强关联程度的网络模型,称之为产业间最强关联网络。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范式,对产品部门和网络整体的中间人属性进行了研究,从协调属性、中介属性、内联属性、外联属性和联络属性等5个方面分析了产业系统内部产业链的联接状况和紧密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