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1)
- 2023(12268)
- 2022(10919)
- 2021(10283)
- 2020(8583)
- 2019(19953)
- 2018(19784)
- 2017(38671)
- 2016(20707)
- 2015(23256)
- 2014(23022)
- 2013(22410)
- 2012(20239)
- 2011(17874)
- 2010(17358)
- 2009(15409)
- 2008(14510)
- 2007(12075)
- 2006(10042)
- 2005(8163)
- 学科
- 济(79794)
- 经济(79709)
- 管理(59448)
- 业(56286)
- 企(47442)
- 企业(47442)
- 方法(42077)
- 数学(37180)
- 数学方法(36661)
- 农(20665)
- 财(20113)
- 中国(18902)
- 业经(17528)
- 学(16855)
- 地方(15380)
- 农业(13933)
- 贸(13782)
- 贸易(13778)
- 务(13550)
- 理论(13542)
- 财务(13482)
- 财务管理(13455)
- 易(13378)
- 技术(13225)
- 和(12881)
- 环境(12830)
- 企业财务(12756)
- 制(12026)
- 划(11241)
- 银(10150)
- 机构
- 大学(282962)
- 学院(281651)
- 管理(118536)
- 济(108967)
- 经济(106693)
- 理学(104853)
- 理学院(103780)
- 管理学(101835)
- 管理学院(101339)
- 研究(87034)
- 中国(62260)
- 京(58565)
- 科学(55727)
- 财(47342)
- 业大(44328)
- 农(43314)
- 所(41530)
- 中心(40344)
- 财经(39775)
- 研究所(38536)
- 江(37538)
- 经(36457)
- 范(36386)
- 师范(36038)
- 北京(35873)
- 农业(34072)
- 院(32528)
- 经济学(32316)
- 州(31123)
- 经济管理(30487)
- 基金
- 项目(208588)
- 科学(164720)
- 基金(152620)
- 研究(151388)
- 家(132632)
- 国家(131579)
- 科学基金(114627)
- 社会(94848)
- 社会科(89934)
- 社会科学(89909)
- 基金项目(82164)
- 省(81386)
- 自然(76383)
- 自然科(74637)
- 自然科学(74620)
- 自然科学基金(73246)
- 教育(69904)
- 划(68314)
- 资助(62506)
- 编号(61945)
- 成果(47828)
- 重点(45974)
- 部(45832)
- 创(43688)
- 发(43437)
- 课题(41176)
- 创新(40703)
- 科研(40476)
- 教育部(39600)
- 大学(39275)
- 期刊
- 济(107308)
- 经济(107308)
- 研究(75758)
- 学报(44972)
- 中国(44228)
- 科学(41255)
- 管理(41136)
- 农(38114)
- 财(35052)
- 大学(34705)
- 学学(32749)
- 教育(29363)
- 农业(27361)
- 技术(25683)
- 业经(18734)
- 财经(18143)
- 融(18074)
- 金融(18074)
- 经济研究(17059)
- 经(15338)
- 图书(15261)
- 科技(14163)
- 问题(14150)
- 理论(13972)
- 技术经济(13375)
- 业(13251)
- 实践(13080)
- 践(13080)
- 版(12949)
- 资源(12481)
共检索到377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青 吕军 杨保军 薛杰 郑宏海 唐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逐步走向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昆虫自动识别和计数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图像的昆虫自动识别与计数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应用,概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林 林大辉 李威 黄世国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昆虫图像并上传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端建立昆虫图像数据库,提取昆虫的不变矩纹理特征,计算待识别昆虫与数据库中昆虫的相似程度,获得识别结果并反馈给用户.结果表明,昆虫识别准确率为70%.
关键词:
图像 昆虫 客户机/服务器架构 对象识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银松 赵银娣 袁慕策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采用人工提取特征方法时,由于人为主观性而影响昆虫识别效果与计数准确性的问题,采用图像特征自动提取方法,将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引入昆虫的识别与计数领域,对Faster-RCNN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改进:针对昆虫体积小,图像分辨率较低的特点,用网络深度更深,运算量更小的深度残差网络(ResNet50)代替原来的VGG16,以提取更加丰富的特征;针对部分昆虫密集的特点,用Soft-NMS算法代替传统的非极大值抑制(NMS)算法,以减少密集区域的漏检。结果表明:改进后Faster-RCNN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7%,较未改进的Faster-RCNN模型提高了4.2%,可以运用于昆虫的分类计数。利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昆虫识别与计数较传统的昆虫识别与计数方法更加方便,能够将昆虫的识别、定位和计数融为一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礼章
20世纪中期以来,食用昆虫研究的内容日益扩大和加深,人们对食用昆虫利用的意义也有突飞猛进的认识。科学促进生产发展,生产激励科学进步,食用昆虫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已在由描述性研究或比较零散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一、发展的阶段性1.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德伟 马艳 冯颖 陈晓鸣
综述了从60年代首次建立昆虫细胞系以来国内外的昆虫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包括昆虫细胞培养基的研究,昆虫细胞系的建立,昆虫细胞冻存的研究,昆虫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的检测和解决,以及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ExpressionVectorSystem,BEVS)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威 张守科 舒金平 王浩杰
昆虫取食、生殖等行为一直备受行为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学家的关注。趋泥行为是鳞翅目昆虫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补充营养的特殊行为。随着众多假说的提出,趋泥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逐渐成为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昆虫趋泥行为的报道较多,但现有的理论和试验数据尚存分歧。本文简要回顾了昆虫趋泥行为的研究历史、介绍了趋泥行为发生的性别、虫龄差异及驱动力假说,评述了这一行为对昆虫生态适应及生殖生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整合多个层面上的研究来探讨昆虫趋泥行为在生态学以及昆虫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炯清
根据目前物流编号识别效率和精度低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LapLacian支持向量机(Lap SVM)的物流编号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得物流编号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数字字符分割,接着对各个数字字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同时利用标记样本与未标记样本来训练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很少标记样本下的精确字符分类,从而达到编号识别的目的。
关键词:
LapSVM 物流编号 图像自动识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申思凡 张真 孔祥波 刘福 张苏芳
嗅觉在昆虫的生存和种群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嗅觉感受神经元的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嗅觉识别过程,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BP)、气味受体(OR)、气味降解酶(ODE)、化学感受蛋白(CSP)和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NMP)等。OR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所介导的气味分子与嗅觉神经元的专一性结合是昆虫行使嗅觉功能的重要基础。由于昆虫OR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OR结构不同,一直不能通过同源克隆的方式获得,其发现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昆虫OR可以分为2大类,第1类是识别各种气味分子的功能受体,第2类是没有气味分子识别功能,与其他功能受体共表达,协助其他功能受体完成对气味分子的识别。关于OR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鉴定和功能分析方面。OR的功能分析目前常用的有3种体外表达系统,分别是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异源细胞表达系统和果蝇空神经元表达系统。RNAi和Crispr/Cas9作为活体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也在某些物种中用于OR基因的功能研究。昆虫OR作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模式物种中,林业昆虫作为一类重要的昆虫,其OR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OR基因鉴定上,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气味受体的研究为害虫嗅觉调控和种群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加强机制研究和防控技术开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达坤 黄世国 张飞萍 梁光红 吴松青 胡霞 王荣
【目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昆虫图像特征,提出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技术筛选昆虫识别相关的特征,以准确、快速地识别出鳞翅目昆虫种类。【方法】基于开源的利兹蝴蝶数据集和拍摄的以森林鳞翅目昆虫为主的数据集,采用改进的纹理特征提取算法(DRLBP)提取鳞翅目昆虫图像纹理特征,应用汉明距离计算的粒子间距离度量种群多样性,提出进化过程中自动调整多样性的方法,给出二进制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BADE)。利用BADE算法筛选合适的较小维数的纹理特征子集,并用基于概率协同表示的分类器(PROCRC)进行图像分类。【结果】PROCRC分类器在所有数据集上均展现出良好分类效果,平均识别率分别为81.73%和88.18%。经特征选择后的昆虫的分类精度显著提升,最高提升率达13.49%。BADE的性能高于其他特征选择算法,且经BADE算法特征选择后纹理数据集的维数和分类所需时间均显著下降,其降维率接近50%,时间减少率最高达50%。【结论】BADE算法可有效进行特征选择,提高识别精度,节约模型的识别时间,利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对鳞翅目昆虫图像进行特征选择的方法具有可行性,DRLBP和BADE算法相结合的鳞翅目昆虫识别方法在农林昆虫的快速、准确识别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英娟 薛东 杨长举
综述了来自植物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和同种或异种昆虫释放的各种信息素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信息化合物在昆虫寻找寄主、昆虫性行为和天敌寻找寄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强调了信息化合物在种间隔离和协同进化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淑霞 张帆 李成德
昆虫是世界上真核生物中最为昌盛的类群,据估计其种类多于100万种,占整个动物数量的90%。除海洋外,其余所有的生态环境都有昆虫的分布,这表明昆虫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但研究发现,昆虫并不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鸿 雷仲仁
热休克蛋白是细胞或生物体受到热胁迫后新合成的一类遗传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作者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概况,对昆虫的主要热休克蛋白家族的生物学特性、辅助蛋白、热休克基因的调控和热激信号的传导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热休克蛋白在昆虫体内作为分子伴侣、诱导生物体耐热性和稳定细胞骨架的生物学功能,并讨论了昆虫热休克蛋白在衰老和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在生物标记和肿瘤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胁迫蛋白 Hsp 热休克基因 果蝇 昆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建庆 张永安 张星耀 杨忠歧 袁锋
根据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分子量和结构分为低分子量毒素和高分子蛋白毒素两大类,根据结构将低分子量毒素分为环缩肽类、色素类、有机酸类和其它类,根据功能将大分子蛋白毒素分为酶类毒素和非酶类蛋白毒素。对白僵菌素、破坏素等多种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阐述。从昆虫病原真菌产毒素的适宜培养条件到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毒素毒力的生物测定和毒素的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钦俊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是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可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维持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中的1/3是取食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祥波 张真 王鸿斌 王艳军 孔庆辉
从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所具有的物种特异性、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和性信息素载体选择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性信息素在近源种生殖隔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诱捕器诱捕量与林间种群密度动态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
枯叶蛾科 松毛虫 性信息素 生殖隔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