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7)
- 2023(11857)
- 2022(9941)
- 2021(9281)
- 2020(7539)
- 2019(17304)
- 2018(16696)
- 2017(32860)
- 2016(16912)
- 2015(18784)
- 2014(18417)
- 2013(18011)
- 2012(16275)
- 2011(14470)
- 2010(14252)
- 2009(13122)
- 2008(11459)
- 2007(9435)
- 2006(7854)
- 2005(6965)
- 学科
- 济(75012)
- 经济(74958)
- 业(46603)
- 管理(46546)
- 企(39434)
- 企业(39434)
- 方法(35373)
- 数学(31779)
- 数学方法(31418)
- 融(27337)
- 金融(27335)
- 银(24279)
- 银行(24273)
- 行(23500)
- 中国(23346)
- 财(18918)
- 地方(18517)
- 农(17009)
- 贸(15950)
- 贸易(15936)
- 业经(15712)
- 易(15554)
- 制(15190)
- 务(12771)
- 财务(12732)
- 财务管理(12711)
- 企业财务(12147)
- 农业(11866)
- 理论(11576)
- 中国金融(11281)
- 机构
- 学院(226068)
- 大学(224547)
- 济(102421)
- 经济(100598)
- 管理(92151)
- 理学(80374)
- 理学院(79591)
- 管理学(78435)
- 管理学院(78021)
- 研究(71191)
- 中国(62103)
- 财(45682)
- 京(43970)
- 科学(38740)
- 财经(37693)
- 中心(36678)
- 经(34553)
- 经济学(33272)
- 所(32134)
- 江(30487)
- 经济学院(30415)
- 研究所(29361)
- 农(29054)
- 业大(28773)
- 财经大学(28682)
- 范(27188)
- 融(27046)
- 师范(26964)
- 北京(26617)
- 金融(26573)
- 基金
- 项目(160561)
- 科学(129955)
- 基金(120568)
- 研究(119673)
- 家(103133)
- 国家(102384)
- 科学基金(90877)
- 社会(79709)
- 社会科(76146)
- 社会科学(76130)
- 基金项目(64153)
- 省(61530)
- 自然(57447)
- 自然科(56242)
- 自然科学(56233)
- 自然科学基金(55212)
- 教育(55089)
- 划(51570)
- 资助(48613)
- 编号(47650)
- 成果(36622)
- 部(36516)
- 重点(36332)
- 发(35291)
- 创(34822)
- 国家社会(34245)
- 创新(32617)
- 教育部(32403)
- 人文(32082)
- 课题(31834)
共检索到32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祚军 黎耀川 黄立群
本文从分析后金融危机世界金融格局变化入手,重点分析了欧元区、拉美美元区、非洲法郎区、海湾阿拉伯国家地区货币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将进入"多元化时代";若干个国家或经济体在货币领域的深度合作,有利于抵御各种外部冲击,维护区域稳定;深化区域合作的关键是加强汇率层面的合作,而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是推进区域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习辉
东亚各经济体过去高度依赖美元,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其实质是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货币扩张,向东亚国家征收铸币税。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发展,欧美国家普遍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其结果意味着向储备持有国征收通货膨胀税,将危机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消化。在这种货币竞争格局之下,深化东亚货币合作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春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缺乏对国际储备货币供给的约束,储备货币发行国具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承担的成本却很小。主要储备货币国具有发行货币的内在冲动,形成国际储备货币的竞争性供给,国际储备货币总是处于过量供给状态,从而引发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实体经济增长有限,货币向虚拟经济转移势所必然,最终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突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必要,也促成了变革机会。着力推进以区域货币为基础的变革、适当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是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的可行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经济体呈现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格局,东亚货币合作的区域层次有待重新考察和安排。本文通过构建东亚OCA指数模型,根据OCA指数方程计算了东亚区域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OCA指数,进而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的区域层次安排。结果表明,近期内,东盟主导东亚货币合作的格局仍将持续;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具备主导亚元模式货币合作的潜力。
关键词:
货币合作 OCA指数 东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邢毓静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自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确立的固定汇率制在70年代初崩溃以来,欧元的产生,欧洲货币联盟的创立,可以说是全球货币体系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了。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断加剧的今天,欧洲货币联盟的产生,必然会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国兵
针对日元与人民币的关系问题,笔者研究发现:(1)日元与人民币现阶段都无法成为区域内锚货币,两者尚未具备区域内货币竞争的条件;(2)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差异和贸易互补性使得两国货币竞争没有必要;(3)货币危机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内在地推动两国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4)日本对华贸易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据此,仅从经济和金融角度考虑,推进日元与人民币区域内货币合作而非货币竞争对中日双方都是有利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重阳 胡志浩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外部冲击,货币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在此背景下,以各国货币当局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为了维护货币主权和货币统一性,多选择开展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研发;而私人部门则从商业生态出发、以支付网络为切入点,提出了稳定币方案。由此,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货币竞争俨然分化为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部门稳定币两条赛道。这种不确定性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妥善加以应对。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国际货币竞争 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货币竞争 货币替代 人民币区域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实证分析显示,未来20年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储备领域维持美元第一、欧元第二、英镑第三,国际证券交易领域维持欧元第一、美元第二、英镑第三,最大的变化是人民币迅速崛起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这种演进态势与这一领域强大的惯性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仍取决于影响国际货币占比的各种经济因素,比如国际经济、金融地位、汇率波动及实际利率等。我国国际金融地位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
关键词:
国际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项圆心 王雪梅
金融服务贸易不但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内外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认可度增强、使用范围和领域扩大,可以降低其金融服务贸易中货币兑换产生的显性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隐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其国内金融业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并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的供给质量和结构,从供需两端发力提高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只有当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显著提高时,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才会显现,而金融业开放则会显著强化该效应。基于货币的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8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采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货币国际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逐年上升,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落后于SDR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样本国家(地区)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而未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未产生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金融业FDI对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金融业FDI流入规模的增加会显著增强货币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二是以当前8种主要的国际货币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其货币异质性和金融业FDI的调节作用,为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验证了货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安安 杨志萍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随着市场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总是处于动荡之中。近年来,各种局部、地区性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促使国际社会意识到构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本文拟就国际金融市场新特征及国际货币体系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1.美元成为当今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是市场选择而非政策强制实际上,1971年尼克松新政,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汇兑本位进入了信用本位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宋爽
私人数字货币自诞生以来迅速成为全球金融创新中倍受嘱目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价值锚,价格的剧烈波动使私人数字货币很难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2014年,数字稳定币USDT问世,它可以1:1兑换美元,从而使其自身拥有了稳定的价值锚。此后,数字稳定币在市场上迅速推广,至今国外已有数十家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效仿推出自己的稳定币。以法币背书的稳定币不仅强化了数字货币的生命力,也间接赋予了传统法币以"数字化"的功能。率先被间接"数字化"的法币将有可能在国际货币竞争中赢得先机。
关键词:
数字货币 货币竞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作者指出,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对国际金融格局将产生以下影响:结束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支配地位,欧元将成为与美元分庭抗礼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欧元在汇率制度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各种类型的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强
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美联储为主导的金融调控方式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化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各国之间要加强政策协调和进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各国央行要采取协调合作的干预措施,共同制订新的国际金融条例,建立广泛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货币的发展及其监管困境,接着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