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4)
2023(13714)
2022(12076)
2021(11343)
2020(9485)
2019(21990)
2018(21695)
2017(42521)
2016(22717)
2015(25627)
2014(25253)
2013(24671)
2012(22380)
2011(19894)
2010(19395)
2009(17470)
2008(16394)
2007(13670)
2006(11533)
2005(9469)
作者
(62087)
(51676)
(51090)
(48629)
(32732)
(24722)
(23449)
(20455)
(19571)
(17863)
(17648)
(17004)
(15975)
(15938)
(15929)
(15532)
(15445)
(15366)
(14659)
(14645)
(12528)
(12426)
(12399)
(11871)
(11535)
(11344)
(11227)
(11221)
(10253)
(10125)
学科
(87954)
经济(87856)
管理(64463)
(61078)
(50783)
企业(50783)
方法(45490)
数学(39874)
数学方法(39335)
(23516)
(22236)
中国(21332)
业经(19375)
(17918)
(17272)
贸易(17267)
(16819)
地方(16609)
农业(15681)
理论(15078)
(14427)
财务(14358)
财务管理(14328)
技术(14281)
(14157)
环境(13923)
(13618)
企业财务(13538)
(12814)
金融(12812)
机构
大学(311765)
学院(310351)
管理(128722)
(124488)
经济(121984)
理学(113549)
理学院(112401)
管理学(110392)
管理学院(109840)
研究(98361)
中国(72283)
(64518)
科学(60949)
(54067)
(48072)
业大(47411)
(47089)
中心(45583)
财经(45014)
研究所(43538)
(41397)
(41342)
(40050)
北京(39801)
师范(39686)
农业(37773)
经济学(37341)
(36389)
(34166)
财经大学(34120)
基金
项目(225460)
科学(178142)
研究(165193)
基金(165053)
(143364)
国家(142217)
科学基金(123508)
社会(104234)
社会科(98897)
社会科学(98872)
基金项目(88291)
(87065)
自然(81128)
自然科(79261)
自然科学(79243)
自然科学基金(77789)
教育(76190)
(73475)
资助(67826)
编号(67577)
成果(52820)
(50276)
重点(49960)
(47263)
(47134)
课题(45073)
创新(43954)
教育部(43511)
科研(43490)
国家社会(42999)
期刊
(124113)
经济(124113)
研究(86273)
中国(49813)
学报(47534)
管理(44524)
科学(44048)
(42452)
(39560)
大学(36892)
学学(34808)
教育(32604)
农业(30506)
技术(27629)
(22476)
金融(22476)
业经(21385)
财经(20535)
经济研究(20193)
(17495)
问题(16634)
图书(15630)
理论(15429)
(15311)
科技(15059)
技术经济(14688)
实践(14347)
(14347)
(13950)
商业(13654)
共检索到424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显戈  
近期随着进口粮食的增加,粮食自给率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但因为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因而往往引起政策界和学界的争议,使得中国粮食自给率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在界定食物、粮食和谷物概念的基础上,明确自给率的计算方式,分析世界上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变动状况及其原因,以期为理解中国粮食的自给率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参照系,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明智  裴源生  李旭东  
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潇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中国现行粮食进口量的统计是不完整的。文章区分了粮食显性贸易和粮食隐性贸易,进而构造了粮食真实进口量的测算方法,并基于对粮食隐性进口量的估计,构建了中国粮食贸易平衡表,获得了中国粮食真实进口量及进口结构数据。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为153412万吨,其中,粮食显性净进口126463万吨,占82.43%,粮食隐性净进口26949万吨,占17.57%。近年来,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呈明显的隐性化趋势。中国粮食进口隐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和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口粮看,当前中国人的饭碗仍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切实可行之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国际经验中的粮食自给率参考值是按谷物类粮食确定的,不含油用大豆和薯类作物。我国的粮食概念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目前因大豆的巨量进口扭曲了粮食安全水平的正确判断。本文比较了我国粮食自给率和谷物自给率现状后,得出,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的谷物自给率已经处于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国华  王赛男  金燕红  
本文构造了未来30年中国粮食贸易体系运行的理论机制,设定了“2020~2025年”、“2030~2035年”和“2050~2055年”3个基期,重构了“综合粮食”和“外国”的概念体系。通过基于MATLAB架构的RECS模拟量化比较了30万组可能的未来场景,尝试回答了未来中国如何把控粮食贸易“主导权”的问题。模拟表明:未来30年,如果中国始终将政策目标确定为在生态红线范围内尽可能提高“自给率”,则可在现有WTO规则下通过精准的政策组合基本掌控主导权,如果政策工具选择失当,将处于被动局面;如果国际贸易形势有利,则可通过政策工具的量化组合拥有更大主导权;只要政策选择适当,即使国际贸易形势变得不利,仍能拥有一定的主导权。在“2050~2055年”基期之后,将会进入“掌控型主导”的战略优势状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李显戈  董欢  
本文讨论了粮食安全与谷物自给率的关系,提出谷物自给率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谷物自给率的变化。通过探讨日、韩两国谷物自给率下降的过程及其原因,对我国粮食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要更加重视主食自给和供求平衡,更加重视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创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引导,鼓励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引导农产品消费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姚成胜  杨一单  殷伟  
本文以口粮自给率为评判标准,分析了2019年中国省域口粮安全水平的差异现状,进而提出了三大区域口粮绝对安全责任共担的角色定位和推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口粮自给率分别为158.84%、66.46%和41.35%,其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角色定位分别为维护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的主体责任、维护口粮供求缺口不扩大的稳定责任以及维持必要口粮供给的底线责任。推进三大区域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路径是:立足主产区因地制宜构建水稻和小麦产业带,推进重点区域耕地修复与治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优质稻麦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偿;促进产销平衡区经济发展,建设粮食物流体系以增强口粮带调入能力,推进林草资源综合利用,强化耕地“非粮化”监控;压实主销区口粮播种面积和自给底线,强化其对主产区的经济补偿,增加口粮储备和食物供给多样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百明,周小萍  
首先就粮食属性、粮食饥馑、粮食禁运、粮食贸易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通过对国际国内粮食消费、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探讨了中国适度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由此提出当前中国粮食自给率目标以90%左右为宜。在此基础上,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人均粮食需求量420kg,粮食自给率达到90%为情景,确定我国近期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是人均0.056hm2。同时指出不同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不同,粮食自给率也会有区别,所以各地需要制定区域性或省级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普蓂喆  周琳  钟钰  陈萌山  
中央对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贯的,但近年来不少省份粮食产销缺口在增加。遵循中央“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要求,在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设定自给底线十分必要。底线设定要把握粮食兼具一般商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权衡安全性和经济性,分品种、分用途、分区域、分城乡精细设计,确保守住区域粮食安全,兼顾腾出市场机制运行空间。测算发现,若平衡区以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主销区以农村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其实现自给完全有基础、有途径。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两区确保一定自给能力的含义,激发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遏止非粮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将粮食自给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范畴,支持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自给底线对粮食生产流通能力建设的中长期指导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张旭辉  
本文对粮食、谷物与口粮等三个层次自给率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我国粮食、谷物与口粮自给率的变动趋势考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研究认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贸易环境改善的形势下,适度进口国外粮食既符合我国的经济利益、又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改善是在要素投入与政策支持之下取得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容松懈,渐进式改革、增量调整与增强科技支撑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粮食行业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春  
在世界贸易组织确定的贸易原则下,中国粮食要坚持95%自给必须借助关税来隔开中国粮食供求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所需关税税率将逐年增长,由现阶段不需要关税保护逐步增长到2030年前后的130%。在这一关税政策保护下,中国粮食贸易量到2030年均可维持在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柳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给我国粮食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从粮食支持政策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国内外粮食价格现状,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提出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娅鑫  喻妍  
本文利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特征矩阵联合对角化(EEMD-JADE)方法将粮食价格和CPI指数分解为不同波动尺度的独立分量,并通过游程判定法重构出高中低频三个结构变量,即表示短期不规则因素和复杂波动冲击影响的短期波动,表示重大冲击以及相关政策调控影响的中期波动,以及表示序列内在运行规律的长期波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多尺度分析粮食价格与CPI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波动情况。研究发现:以CPI指数为代表的通胀现象与粮价在不同的时频尺度下呈现不同的波动关系:短期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期粮价变动是CPI变动的因,长期粮价与CPI变动互为因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