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6)
2023(13910)
2022(12183)
2021(11464)
2020(9615)
2019(22256)
2018(22076)
2017(43073)
2016(23054)
2015(25932)
2014(25690)
2013(25067)
2012(22653)
2011(20179)
2010(19868)
2009(17858)
2008(16816)
2007(14103)
2006(12013)
2005(9929)
作者
(62948)
(52335)
(51815)
(49426)
(33161)
(25112)
(23730)
(20763)
(19866)
(18238)
(17864)
(17377)
(16269)
(16150)
(16133)
(15704)
(15680)
(15565)
(14860)
(14855)
(12756)
(12604)
(12465)
(12035)
(11700)
(11519)
(11471)
(11385)
(10423)
(10330)
学科
(89229)
经济(89129)
管理(65965)
(63480)
(50852)
企业(50852)
方法(44592)
数学(38851)
数学方法(38310)
(26998)
(22563)
中国(21683)
业经(19800)
(19136)
农业(18585)
地方(17724)
环境(17138)
(16934)
贸易(16929)
(16484)
理论(15382)
(15149)
技术(14316)
(14243)
财务(14174)
财务管理(14145)
(13902)
(13433)
企业财务(13354)
(13006)
机构
大学(315828)
学院(315195)
管理(130396)
(124410)
经济(121828)
理学(114808)
理学院(113618)
管理学(111568)
管理学院(111016)
研究(99698)
中国(72538)
(65445)
科学(62234)
(54378)
(48408)
业大(48100)
(47490)
中心(46165)
财经(45066)
研究所(43925)
(42414)
(41470)
(41300)
师范(41113)
北京(40479)
农业(37591)
经济学(37022)
(36968)
(35218)
财经大学(33967)
基金
项目(228919)
科学(180847)
研究(168256)
基金(167073)
(144787)
国家(143621)
科学基金(124827)
社会(106097)
社会科(100552)
社会科学(100526)
基金项目(89746)
(88977)
自然(81659)
自然科(79712)
自然科学(79694)
自然科学基金(78217)
教育(77365)
(74882)
编号(69142)
资助(68126)
成果(54223)
重点(50765)
(50609)
(48347)
(47742)
课题(46116)
创新(44483)
科研(43991)
教育部(43789)
国家社会(43564)
期刊
(127227)
经济(127227)
研究(86564)
中国(51223)
学报(48385)
科学(44878)
管理(44782)
(43732)
(39720)
大学(37495)
学学(35387)
教育(33455)
农业(30980)
技术(27498)
业经(22678)
(22495)
金融(22495)
财经(20442)
经济研究(19905)
(17396)
问题(17064)
图书(15968)
科技(15682)
理论(15085)
(15074)
资源(14715)
(14501)
技术经济(14384)
实践(14031)
(14031)
共检索到432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丽  
生态移民是世界公认的环境恶劣地区维护居民权利的有效办法。本文分析了欧洲、非洲、亚洲的生态移民的重点区域,并梳理了其生态移民的政策,最后提出了其对中国有效开展生态移民的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晓燕  毛旭锋  刘小君  尹心安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计算了三江源区藏族牧民生命周期内消耗的草地生态足迹及其补偿标准,并结合研究区退化草地面积对移民的适宜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维持一个牧民一生饮食消耗所需的草地面积为2.44 hm~2,维持基本收入所需草地面积为3.88 hm~2,二者总计为6.32 hm~2。人均补偿标准应该为(人均寿命-现实年龄)×草地单价×6.32。以退化草地面积为核算依据,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需要搬迁的移民数量总计为3.70万人,所需资金总量约为39.35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阿布力孜·玉苏甫  乌斯曼·尼亚孜  
本文对新疆生态移民的特点、生态移民遇到的问题及生态移民工作进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洁   林勇  
金融发展对移民汇款与移民母国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用发展中国家中的110个移民母国198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PO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广义矩估计法(GMM)等估算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移民汇款对移民母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移民汇款对于移民母国的国内投资存在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这一影响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生银  
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如墨西哥、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为政府角色定位准确可以化解生态移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从而实现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收入稳定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邰秀军  杨慧珍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移民所面临的生计重建困难中叠加了少数民族的生计转换问题。本文分析了移民户搬迁阶段"搬得出",重建阶段才"稳得住",进而依据生计的概念将生计重建划分为经济重建、社区重建、文化重建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搬迁与生计重建"两阶段模型。研究发现民族文化体现在两阶段模型中生计重建的三个维度上,其特征分别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文化,"围寺而居",生计方式多样化;蒙古族以游牧文化为主,"逐水草而居",依赖天然草场打猎放牧;汉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主要表现为定居农耕文明。除民族文化因素外,移民户的资本禀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东梅  
本文以宁夏最大的扶贫开发移民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为研究背景,对比分析了该地区搬迁农户在其搬迁前后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生态移民能够明显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从长远看,单纯依靠农业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改善其生活水平,因而,需要从其它角度(例如通过外出务工)着眼来提高其总体收入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阿布力孜·玉苏甫  古丽苏木·艾买提  
本文对坎儿井生态文化、塔里木生态文化、草原生态文化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及其对生态移民效益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态移民与传统生态文化保持的一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桑敏兰  
本文在对宁夏“吊庄移民”即生存移民的弊端分析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其目标,提出了宁夏实行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进一步探索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安置方式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庆林  张诚  
近年来,国际贸易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方式。而同为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国际移民,在发达国家受到了更为严格的限制。针对这一现象,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西方学者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移民关系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包括基于H—O模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移民的内生关系、国际移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与国际移民的政策选择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海燕  王永平  
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贵州省城镇安置模式下生态移民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法,分析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搬迁后,移民户的可行能力整体提升,可行能力隶属度从搬迁前的0.479上升到搬迁后的0.590。经济收入、物质条件、居住环境、社会机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社交网络功能小幅度削弱。安置点转换下,搬迁后所有安置点移民户的可行能力提升,物质条件和社会机会功能改善,但其它三类功能性活动均有不同数目安置点移民户的整体状况变差。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数量和平均年龄转换下所有区段移民户的可行能力均高于搬迁前,而健康状况转换下"很不好"和"不太好"区段的移民户可行能力下降,各家庭特征因素转换下每一区段移民户的功能性活动改善状况呈现较大差异。因此,为增强生态移民的可行能力,提出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和实施差异化的精准扶持政策、帮助移民重构社交网络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胜连  李雨康  黄立军  
文章构建了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熵值法,通过对宁夏5个村,201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各指标的差异系数和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存量值为0.3693,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卿向阳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是以藏羌民族集居为主的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生态资源中心。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率低。由于早期建立保护区指导思想的制约,现已建立的多数保护区的规划缺乏系统科学性,依然存在来自区域内部居民和外部经济活动对其的破坏。研究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银东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移民以新的方式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生态移民城镇化经济发展中的难点,提出了以下对策:构建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乡镇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速文化适应进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东梅  李晓明  刘乔巧  
本文以宁夏为例,在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移民瞄准精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Probit模型、对生态移民项目的瞄准精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生态移民项目实施初期,那些居住在贫困村或少数民族村或生态环境恶劣村的农民的迁移概率较大,说明生态移民初期的瞄准目标较宽泛;而随着生态移民项目的推进,到2007年只有那些居住在同时是贫困村、少数民族村和生态环境恶劣村的村民们才更有可能迁移,说明此时的瞄准精度更高。除此之外,户主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家庭财产状况及基本生存条件也会对移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