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9)
- 2023(16441)
- 2022(14179)
- 2021(13539)
- 2020(11140)
- 2019(26225)
- 2018(25670)
- 2017(49928)
- 2016(26680)
- 2015(30080)
- 2014(29695)
- 2013(29258)
- 2012(26907)
- 2011(24146)
- 2010(23780)
- 2009(21867)
- 2008(20935)
- 2007(17746)
- 2006(15398)
- 2005(13589)
- 学科
- 济(104715)
- 经济(104592)
- 管理(72315)
- 业(68601)
- 企(56392)
- 企业(56392)
- 方法(50776)
- 数学(44624)
- 数学方法(44070)
- 中国(29457)
- 农(26815)
- 财(25784)
- 银(24644)
- 银行(24497)
- 制(23839)
- 行(23139)
- 业经(22505)
- 贸(22495)
- 贸易(22479)
- 易(21865)
- 学(20750)
- 融(20355)
- 金融(20353)
- 地方(18798)
- 农业(17951)
- 环境(17575)
- 和(16751)
- 理论(16547)
- 务(16025)
- 技术(16020)
- 机构
- 大学(369962)
- 学院(365354)
- 济(153753)
- 经济(150748)
- 管理(147401)
- 理学(127956)
- 理学院(126620)
- 管理学(124513)
- 研究(123886)
- 管理学院(123865)
- 中国(101120)
- 京(78368)
- 科学(73414)
- 财(68786)
- 所(60155)
- 中心(57806)
- 农(57486)
- 财经(56146)
- 研究所(55251)
- 业大(52484)
- 经(51545)
- 江(50446)
- 北京(49750)
- 经济学(47540)
- 范(47095)
- 师范(46678)
- 农业(45242)
- 院(45138)
- 经济学院(43024)
- 财经大学(42442)
- 基金
- 项目(254902)
- 科学(201536)
- 基金(187829)
- 研究(187139)
- 家(163206)
- 国家(161926)
- 科学基金(139875)
- 社会(119490)
- 社会科(113385)
- 社会科学(113354)
- 基金项目(99268)
- 省(95683)
- 自然(90480)
- 自然科(88428)
- 自然科学(88407)
- 自然科学基金(86829)
- 教育(85677)
- 划(81747)
- 资助(77950)
- 编号(75219)
- 成果(60458)
- 部(57557)
- 重点(56610)
- 发(53755)
- 创(53088)
- 课题(50802)
- 国家社会(50079)
- 教育部(49930)
- 创新(49597)
- 科研(48854)
- 期刊
- 济(157553)
- 经济(157553)
- 研究(111702)
- 中国(65500)
- 学报(54924)
- 管理(52707)
- 科学(51802)
- 农(51383)
- 财(50363)
- 融(46806)
- 金融(46806)
- 大学(42719)
- 学学(40109)
- 教育(37910)
- 农业(34435)
- 技术(30839)
- 财经(26933)
- 经济研究(26174)
- 业经(24140)
- 经(22938)
- 问题(20661)
- 贸(19071)
- 业(18827)
- 理论(18755)
- 国际(18434)
- 图书(18095)
- 世界(17193)
- 实践(17044)
- 践(17044)
- 技术经济(16896)
共检索到535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卫洋 季才留
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对绿色信贷利益相关方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绿色信贷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未建立杜绝"非绿色"融资的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完善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设计构想是:完善商业银行制度安排,循序渐进地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包括完善绿色信贷组织机构建设、建立"绿色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强化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绿色信贷宣传力度;改善绿色信贷制度环境,全方位构建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全社会绿色环保理念长效宣传机制、健全绿色信贷法律保障机制、建立节能减排市场交易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财税激励机制、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制度性困境 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古小东
文章从思想意识、法律制度、激励机制、业务标准、环境信息、行业自律、中介参与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信贷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赤道原则 启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红娟 吕志虎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是银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运用信贷手段有效支持碳减排,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考察德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与发展,总结先进的国际经验,为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信贷,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经验借鉴与建议。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舒利敏 杨琳
从绿色信贷制度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信贷实施成效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4个方面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在银行业得到广泛推行,但其制度建设仍有待优化和完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得到有效控制,但绿色信贷余额比例仍偏低;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缺乏,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企业环境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初步建立,但环境风险评估不够精细。未来绿色信贷发展应健全约束、监督、激励及信息沟通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与流程调整,并提高环境风险评估精细化水平。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产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燕斐 李晓文 戴志远
为缓解资源与环境瓶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实践表明,以支持节能减排和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为特点的"绿色信贷"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业务增长、风险管控和公共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获益。国内商业银行应以推行"绿色信贷"为契机,将支持节能减排与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业务增长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统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遂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鸿勇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凸显,如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金融如何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减小对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成为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本文基于赤道原则理论,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现状及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遂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鸿勇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凸显,如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金融如何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减小对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成为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本文基于赤道原则理论,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现状及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相关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凯 刘一寒 王玥元
金融科技的蓬勃兴起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水平越高,绿色信贷业务规模越大,地区数据基础设施和银行人才储备是影响金融科技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助力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进而增强其开展绿色信贷的意愿和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的作用在不同的宏观政策和银行特征间存在差异,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地区金融监管政策越弱、银行类型为区域性银行、银行市场竞争力较低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商业银行精准识别绿色信贷风险、提升绿色信贷效率,开启“绿色银行”时代,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凯 刘一寒 王玥元
金融科技的蓬勃兴起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水平越高,绿色信贷业务规模越大,地区数据基础设施和银行人才储备是影响金融科技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助力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进而增强其开展绿色信贷的意愿和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的作用在不同的宏观政策和银行特征间存在差异,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地区金融监管政策越弱、银行类型为区域性银行、银行市场竞争力较低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商业银行精准识别绿色信贷风险、提升绿色信贷效率,开启“绿色银行”时代,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乃武 曹大伟
全球正面临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严重环境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现经济转型,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应将发展绿色信贷同自身环境风险管理密切结合,构建环境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通过环境风险的量化管理将绿色信贷推向深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信贷 环境风险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百宏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对于促进绿色发展、推动银行客群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近年来,绿色发展方向逐步从环保向降碳转变,随着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经济性提升以及补贴等公共政策的退出,这些行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性和环境正外部性的兼容,带动了相关行业降本增效,实现了社会效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菊香 何丽君
发展绿色信贷的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分析商业银行客户基础良好,可以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开发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为绿色信贷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风险管理经验丰富,已形成完备的风险调查、控制、管理和处置流程。劣势(Weaknesses)分析对环保理念认识不足,过度依赖环保部门界定"绿色度",缺乏主动识别、跟踪、监督、服务意识;缺乏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燕姣
"绿色信贷"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理念。作为绿色信贷的实践者,商业银行应深刻认识绿色信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并将绿色信贷作为重要战略思想长期坚持下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红英 肖剑
<正>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历史沿革我国绿色信贷标准的建立和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1世纪初,绿色信贷概念开始萌芽,绿色信贷政策致力于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1995年我国首次指出环境因素应该融入银行运营中,授信体系也需要考虑具体项目的环境风险。第二阶段,绿色信贷概念正式亮相,绿色信贷政策重心从“被动压降”高排放贷款转向“积极投放”绿色贷款,商业银行开始搭建和优化绿色信贷的流程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完善监管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黎惠 徐晓然
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了我国银行业在执行绿色信贷领域的政策法规方面取得了进展,且实际业务规模品种获得了增长。不过,官方和民间环保机构的评价报告显示,我国银行绿色信贷的执行水平仍比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环保项目风险较高、客户尚未将环保建设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之银行对绿色信贷的认识不足造成了绿色信贷供求障碍,压制了绿色信贷业务的扩张。因此,要促进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必须双管齐下,着力做好绿色信贷供求两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供求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