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7)
- 2023(16260)
- 2022(14033)
- 2021(13187)
- 2020(11138)
- 2019(25804)
- 2018(25289)
- 2017(48486)
- 2016(25898)
- 2015(29403)
- 2014(28901)
- 2013(28662)
- 2012(26303)
- 2011(23706)
- 2010(23330)
- 2009(21357)
- 2008(20330)
- 2007(17248)
- 2006(14806)
- 2005(12897)
- 学科
- 济(108917)
- 经济(108803)
- 管理(75787)
- 业(72638)
- 企(59995)
- 企业(59995)
- 方法(54609)
- 数学(48036)
- 数学方法(47478)
- 中国(29300)
- 农(27488)
- 财(26248)
- 贸(22812)
- 贸易(22804)
- 业经(22731)
- 易(22249)
- 学(21506)
- 技术(20851)
- 地方(18908)
- 农业(18618)
- 制(17406)
- 理论(17269)
- 和(16771)
- 融(16472)
- 金融(16470)
- 环境(16404)
- 务(16258)
- 财务(16184)
- 财务管理(16150)
- 银(15634)
- 机构
- 大学(371318)
- 学院(366824)
- 济(155454)
- 经济(152550)
- 管理(149879)
- 理学(131111)
- 理学院(129770)
- 管理学(127657)
- 管理学院(126996)
- 研究(122265)
- 中国(91571)
- 京(78350)
- 科学(72977)
- 财(67371)
- 所(59157)
- 财经(55703)
- 中心(55342)
- 研究所(54323)
- 农(53951)
- 业大(52897)
- 经(51141)
- 北京(49423)
- 江(49246)
- 经济学(47884)
- 范(47412)
- 师范(47001)
- 院(44638)
- 经济学院(43426)
- 农业(42305)
- 财经大学(41939)
- 基金
- 项目(257651)
- 科学(204639)
- 基金(190489)
- 研究(189139)
- 家(165513)
- 国家(164250)
- 科学基金(142372)
- 社会(121581)
- 社会科(115546)
- 社会科学(115516)
- 基金项目(100473)
- 省(96827)
- 自然(91962)
- 自然科(89910)
- 自然科学(89889)
- 自然科学基金(88306)
- 教育(86989)
- 划(82518)
- 资助(79071)
- 编号(75847)
- 成果(60535)
- 部(58366)
- 重点(57181)
- 发(54034)
- 创(53842)
- 国家社会(51279)
- 课题(51272)
- 教育部(50752)
- 创新(50304)
- 科研(49174)
- 期刊
- 济(157200)
- 经济(157200)
- 研究(106742)
- 中国(63566)
- 学报(54746)
- 管理(53483)
- 科学(52323)
- 财(49126)
- 农(47210)
- 大学(42578)
- 学学(39920)
- 教育(38569)
- 技术(34141)
- 农业(33713)
- 融(29113)
- 金融(29113)
- 财经(26679)
- 经济研究(26613)
- 业经(23905)
- 经(22801)
- 问题(20725)
- 贸(19381)
- 图书(19198)
- 技术经济(19193)
- 业(18330)
- 科技(18024)
- 国际(17622)
- 理论(17504)
- 统计(17133)
- 世界(16605)
共检索到521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张庆昌
本文基于引文分析法,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归结为知识存量累积效应、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并借助LP方法及CSCD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由国际引文带来的技术知识扩散有利于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知识存量累积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较为显著,而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内生门限方法进一步将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研发水平等吸收能力变量纳入分析框架,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效应将显著提高。
关键词:
引文 技术知识扩散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齐丹丹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水平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量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与同质型人力资本,以我国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且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也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增值效应,二者之间存在互动的良性循环。就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分类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之间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但由于同质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其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之间尚未形成互动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齐丹丹 宫旭红
本文分析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技术创新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量与技术创新产出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以我国29个地区2002-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总体上,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而就各技术创新层次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之间具备相互促进能力,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尚未有效发挥对自主创新的提升作用,简单模仿创新也并未促进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齐丹丹
本文借助CSCD数据库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跨国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国际文献引用发生的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其总效应与国际贸易和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相当,显著高于FDI,但低于国际专利申请;比较其不同作用机制得出,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效应和人力资本增值效应显著高于R&D效率提升效应;较之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利用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的创新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国际文献引用 技术知识扩散 技术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 冯佳 穆晓敏 王桐 车宏鑫 吴可凡 王伟
[目的/意义]分析核心专利的特点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尝试以技术知识扩散理论解释并构建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的方法。[方法/过程]以技术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专利进化模型,并以此构建专利技术知识扩散视角下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选取疫苗制备技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依据模型识别出的专利既包含了大量的高被引专利,也包含了虽然直接被引频词不高但却具备基础性质的部分重要专利,核心专利的分布存在“双峰”分布特点。实验证明从技术知识扩散视角构建的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局限]外部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更长引证链中专利技术知识前后的一致性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成 孟庆玺 何贤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抢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促进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解答网络基础设施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信息传递和技术知识扩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和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向内部子公司的技术知识扩散,还可以促进与外部其他公司的技术合作。前者表现为注册地被选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后,当地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后者则体现为当地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的联合创新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较高,或者子公司的地理位置较分散、网络基础设施较完备时,网络基础设施对公司内部技术知识扩散的积极作用更大;而当上市公司技术水平较高或者所在地区互联网用户较多时,网络基础设施对公司之间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更大。可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有利于发挥技术知识的正外部性。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 技术知识扩散 宽带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黎波 郑建明 江琳
根据时序上的演进态势,国家间技术差距存在马太、收敛和制衡三种效应。本文认为,UNDP(2001)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能全面反映一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本文运用其计算方法计算了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成就指数,把UNDP(2001)的单年数据扩展为1985—2005年的面板数据,发现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技术成就水平总体上呈收敛效应,但少数国家存在马太效应,表明全球各国的技术差距在逐渐缩小,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赶超战略有一定的成效。中国不能继续依赖旧有技术扩散,而要在技术创造、新技术扩散和人力技能开发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本文的研究支持了中国政府所倡导的自主创新政策。
关键词:
技术成就水平 技术扩散 收敛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武华维 齐砚翠 陈亮
[目的/意义]利用动态结构熵探究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识别网络结构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状态,以此发现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特征,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方法借鉴。[方法/过程]首先,构建颠覆性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创新过程环节中的3种动态知识子网络;其次,利用动态结构熵探究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特征;之后,通过突变函数模型分析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最后,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法探析颠覆性技术各知识子网络间扩散的相关性及其与渐进性技术扩散特征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利用提出的动态结构熵开展颠覆性技术知识网络扩散特征识别,能够发现颠覆性技术分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知识子网络的微观结构、介观结构、微观与介观结构关系与网络结构突变等方面知识网络扩散特征,并通过3种网络扩散特征的综合分析,解析出颠覆性技术显著区别于渐进性技术的网络扩散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曾志敏 陈烨 胡燕娟 肖建华
在广东省域范围内,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发现广东各个经济特区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将带动广东其他非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02%。最后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科技合作四方面提出推动经济特区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贵淑婷 彭爱东
文章基于专利引文网络构建了多指标的技术扩散速度测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技术扩散速度进行量化并反映其演化过程,同时以2000—2012年中国在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获得授权专利最多的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领域为实证对象对该领域的技术扩散速率进行了测算。
关键词:
专利引文网络 技术扩散 扩散速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玉梅 温馨 孟翔飞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将其视为不同领域技术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实现技术轨道跃迁的创新成果,可以有效理解与把握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其中,技术知识元匹配规则和方法成为关键性问题。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技术知识元的多元化、动态化和分散化特点,运用证据推理理论,将技术提炼分解为知识元组合形式,根据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性质提出技术匹配规则与方法,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检验匹配规则和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规则,在技术知识来源中寻找合适的技术知识元进行匹配,进而迅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和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知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科学地认识知识扩散及其影响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作用机制是有效推进区域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03—2009年中国地级地区四位数制造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关联及其内在的知识扩散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比较优势演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邻近地区间比较优势相似性程度更高,而且邻近地区间具有更大可能在对方已有显性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发展获得比较优势。知识扩散空间衰减使得邻近地区间具有知识流动的优势,通过"成功产业示范效应"作用途径,知识扩散更易发生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中,促进本地发展邻近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而引致邻近地区间比较优势的趋同演化。其中,这种知识扩散作用下的空间关联会受到区域壁垒和主体知识利用能力的调节。本文结论为理解区域发展格局演化打开了新的视角。知识扩散的空间局限性使得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初始产业发展格局奠定了地区间获取知识能力差异性的空间基础,会导致地区间发展路径的不均衡。本文为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创新政策需要致力于促进地区间集体学习机制的构建,重点关注地区间知识扩散效应的实现机制。另外,本文也为捕捉知识扩散证据提供了一种新的直观机制,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关联可以作为揭示知识扩散及其距离衰减效应的显示性证据。
关键词:
知识扩散 比较优势 空间关联 产业演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彦福 苏津津
技术扩散是技术经济系统进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之,技术扩散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及不减载自动再整步”(以下简称SBZ)技术为实例,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互印证的方式,研究其扩散的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从中得出有关预测结果和分析结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均平 李小涛
在构建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论文的引文网络的基础上,挖掘网络中每篇文献的期刊、机构、作者、关键词信息,从上述4个层面来整合、细化引文网络,并引入时间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由科技管理领域扩散到图书情报领域,进而推广应用于教育学等学科领域。我国的知识图谱研究沿着理论介绍—方法研究—应用推广的路径不断发展深化。研究表明引文网络挖掘和时序分析可有效揭示知识的扩散与演进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静怡 李晨乐
本文梳理了国外学者在国际技术扩散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渠道包括贸易、FDI和技术许可。国际技术扩散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并且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重要的制度变量,既影响国际技术扩散的强度和渠道,也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技术扩散的背景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未来国际技术扩散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国际技术扩散 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