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0)
- 2023(18186)
- 2022(15735)
- 2021(14496)
- 2020(12226)
- 2019(28059)
- 2018(27700)
- 2017(53645)
- 2016(29023)
- 2015(32637)
- 2014(32488)
- 2013(31916)
- 2012(29448)
- 2011(26652)
- 2010(26884)
- 2009(24576)
- 2008(23517)
- 2007(20786)
- 2006(18359)
- 2005(16092)
- 学科
- 济(131557)
- 经济(131428)
- 管理(83405)
- 业(77181)
- 企(63393)
- 企业(63393)
- 方法(56141)
- 数学(49232)
- 数学方法(48610)
- 农(32515)
- 中国(31153)
- 财(29672)
- 地方(27506)
- 业经(26861)
- 学(25586)
- 贸(23621)
- 贸易(23613)
- 易(22897)
- 农业(21429)
- 制(21116)
- 理论(19518)
- 环境(18982)
- 和(18370)
- 融(18198)
- 金融(18196)
- 务(17883)
- 财务(17806)
- 财务管理(17768)
- 银(17763)
- 银行(17709)
- 机构
- 大学(412796)
- 学院(412728)
- 济(176331)
- 经济(172749)
- 管理(163450)
- 理学(141733)
- 理学院(140203)
- 研究(139664)
- 管理学(137743)
- 管理学院(136996)
- 中国(103911)
- 京(86350)
- 科学(83955)
- 财(78622)
- 所(69277)
- 农(65165)
- 中心(63371)
- 财经(63174)
- 研究所(63098)
- 业大(60506)
- 江(60170)
- 经(57578)
- 北京(54268)
- 经济学(53952)
- 范(53391)
- 师范(52929)
- 农业(50957)
- 院(50615)
- 经济学院(48425)
- 州(47943)
- 基金
- 项目(280807)
- 科学(221609)
- 研究(205131)
- 基金(204645)
- 家(177950)
- 国家(176509)
- 科学基金(152249)
- 社会(130693)
- 社会科(124111)
- 社会科学(124075)
- 省(108481)
- 基金项目(108009)
- 自然(98795)
- 自然科(96515)
- 自然科学(96490)
- 教育(94811)
- 自然科学基金(94740)
- 划(91411)
- 资助(85028)
- 编号(83280)
- 成果(67113)
- 重点(62577)
- 部(62432)
- 发(60008)
- 创(57849)
- 课题(57143)
- 创新(54025)
- 国家社会(53952)
- 教育部(53914)
- 科研(53413)
- 期刊
- 济(193922)
- 经济(193922)
- 研究(123540)
- 中国(75389)
- 学报(62491)
- 管理(60452)
- 财(58442)
- 农(58289)
- 科学(57900)
- 大学(48132)
- 学学(45533)
- 教育(42909)
- 农业(40409)
- 技术(37265)
- 融(36275)
- 金融(36275)
- 经济研究(31943)
- 财经(30826)
- 业经(29961)
- 经(26532)
- 问题(24916)
- 技术经济(21431)
- 贸(21088)
- 理论(20836)
- 业(20461)
- 统计(19690)
- 图书(19138)
- 国际(19124)
- 实践(18817)
- 践(18817)
共检索到60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支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各国资源与商品之间的流通程度不断提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地缘政治、金融、气候变动、汇率等驱动因素入手,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奕
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是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对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在分析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日益增长背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商品价格的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皓 朱明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晁增义 谌金宇
本文选取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的月度数据并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信贷、利率与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变量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狭义货币供给量Ml在短期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显著;利率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价格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俊强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通过进口、预期、金融"三条线",对国内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资源安全、金融稳定、区域发展"六个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干扰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潜在风险。应抓住国际市场深刻调整的机遇,综合采取完善"预警器"、构筑"缓冲坝"、深入"推改革"、积极"防风险"、增强"话语权"等措施,构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应对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江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以石油、农产品及金属矿产资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已经对我国CPI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等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鹏 郑曼娴
随着全球经济融合不断深入及大宗商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成为国内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96-2017年CRB价格指数为样本,采用经EMD算法改进的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识别、刻画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价格波动间的长期相关性是导致多重分形特征存在的主要原因;多重分形谱的参数可以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变动方向预测的有效工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效应,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的推动效应最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艳红
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的CRB综合指数和分类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CRB指数和中国CPI、PPI指数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的短期传递机制和长期传递机制,从政府、企业和市场角度提出了弱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影响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中国经济 传导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 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慧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考察了不同类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会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但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向冲击效应更强。进一步的非线性检验发现,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容忍度更大,而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容忍度相对最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门槛效应不存在,但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门槛值之后,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更为明显的负向冲击作用。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在门槛值前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门槛值之前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而跨越门槛值之后则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剑涛 贺瑛 王胜桥
本文运用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研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CPI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除消费价格指数以外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特别是对利率变动和生产价格指数变动有着较强影响;除汇率指标之外,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对CCPI波动没有直接影响。研究结论对宏观经济决策有着积极指导意义:一方面,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活动影响,利用CCPI先行变动更好地预测和引导经济运行;另一方面,正视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仍然深受汇率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能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本文检验了CRB指数与中国PPI/CPI的时间变动趋势及二者传导关系,并以1992-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SVAR模型分析原油市场不同来源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具有显著影响,且该作用在传导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弱。石油供给冲击、中国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导致的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而不同来源油价冲击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