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9)
- 2023(9052)
- 2022(7745)
- 2021(7636)
- 2020(6333)
- 2019(14385)
- 2018(13951)
- 2017(27286)
- 2016(14356)
- 2015(16095)
- 2014(15681)
- 2013(15163)
- 2012(13674)
- 2011(11444)
- 2010(11249)
- 2009(10047)
- 2008(9687)
- 2007(7946)
- 2006(6478)
- 2005(5494)
- 学科
- 济(53718)
- 经济(53653)
- 管理(46704)
- 业(42706)
- 企(36012)
- 企业(36012)
- 财(29806)
- 方法(27449)
- 数学(24773)
- 数学方法(24360)
- 农(15874)
- 务(15400)
- 财务(15358)
- 财务管理(15299)
- 中国(15223)
- 企业财务(14553)
- 财政(13029)
- 制(12302)
- 业经(11672)
- 地方(10901)
- 政(10586)
- 农业(10062)
- 贸(9918)
- 贸易(9914)
- 易(9677)
- 体(8678)
- 理论(8645)
- 银(8542)
- 银行(8539)
- 学(8520)
- 机构
- 学院(184496)
- 大学(182450)
- 济(77073)
- 经济(75656)
- 管理(75628)
- 理学(65688)
- 理学院(65102)
- 管理学(64027)
- 管理学院(63673)
- 研究(54142)
- 财(46177)
- 中国(43241)
- 京(36002)
- 财经(32753)
- 科学(30893)
- 经(29765)
- 中心(27133)
- 江(26700)
- 所(24861)
- 财经大学(24298)
- 业大(24265)
- 经济学(23969)
- 农(23584)
- 范(22303)
- 师范(22121)
- 北京(21951)
- 经济学院(21820)
- 研究所(21816)
- 州(20768)
- 院(20221)
- 基金
- 项目(127743)
- 科学(102105)
- 研究(96706)
- 基金(94254)
- 家(80118)
- 国家(79451)
- 科学基金(70541)
- 社会(62625)
- 社会科(59466)
- 社会科学(59453)
- 基金项目(50375)
- 省(49958)
- 教育(45346)
- 自然(44930)
- 自然科(43944)
- 自然科学(43934)
- 自然科学基金(43090)
- 划(41172)
- 编号(39470)
- 资助(37895)
- 成果(30735)
- 部(28903)
- 重点(28460)
- 创(27399)
- 发(26884)
- 国家社会(26211)
- 课题(26120)
- 教育部(25812)
- 创新(25582)
- 人文(25558)
共检索到268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一、引言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体系包括四本预算。一是一般公共预算,即通常所讲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各级政府可以统筹安排使用。如,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万亿元(决算数,下同),支出20.3万亿元。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即政府为支持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筹集非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2017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6.15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5.5万亿元,占89.4%),支出6.09万亿元。三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即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收取的税后利润、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月明
建设基金的财政预算管理问题陈月明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并从1996年起将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收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国务院确定纳入预算管理的13项基金中,除新菜地开发基金和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外,均为能源交通各部门的建设基金(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立根 成军
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在预算编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广泛应用了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先进预算编制方法。但要建立以编制部门预算为核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规范化、科学化预算运行机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笑萍
中央部门预算改革已进行了 4年 ,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改革成果 ,但在规范与效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应提高预算管理的“统一性” ,进一步规范政府资金的投向和投入方式 ,实现计划与预算的分离 ;将政府的活动完全置于预算的监督和管理之下 ,强化预算的法律地位 ,将整个预算编制的环节和工作内容程式化和规范化 ;保证政府预算全过程中 (首先是预算草案 )有足够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逐步实现预算编制的公开、公正、规范。
关键词:
财政 部门预算 编制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永华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改变现行年度预算管理模式,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在上述重大财政改革背景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简要介绍中期财政规划实施背景、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比中期财政规划与传统年度预算,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河南省中期财政规划编制重点进行研究,提出了高校预算管理相应对策,抛砖引玉,以期对高校预算管理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中期财政规划 高校 预算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笑腾
一、问题的提出编制财政收支预算的过程是一套对预算产生进行管理决策的规则系统,先提出预算提案,然后经权力机关批准,最后付诸执行,这一预算过程是当前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各项财政改革的全面推进,预算编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而当前的预算编制与形势发展需求存有较大差距,所达到的目标、质量与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应从制度上完善当前预算的决策和管理,在预算过程中首先制定出合理和易于执行的规则,建立起具有现实应用意义和价值的预算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1.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科学配置公共资源,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提升全社会的公共福利水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绩效是经济性、效益性和有效性的统一,公共财政预算只有充分注重绩效,才能产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通过对财政资金投入和产出数量的比较,衡量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谦 车靓
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体系。预算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美国财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并且由于其全面性、综合性、体系化、程序化、法制化等特点成为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典范。美国财政预算公开的特点非常鲜明:健全的法律体系提供了预算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完备的组织框架结构规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规范,透明清晰的预算过程保证了预算信息的动态和及时公布,详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兰珍
新预算法对各级政府的理财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规定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意识,尤其要对"三公"经费、会议接待费、专项公用经费等编实、编细、编准、编制全部门预算,实施精细、精准财政预算管理,杜绝无预算的支出和虚假列支。当前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财政收入增减因素分析肤浅。一般预算收入进度按当期实际收入与上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芳
一、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财政预算改革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已初见成效,各地财政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居贵
年初,财政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做好财政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并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作出了统一的要求。这说明政府预算公开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指日可待。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建平
一、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财政预算,亦称国家预算或政府预算,是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预算制度是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等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财政预算立法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按照国际上通行做法,政府间的职责划分、课税权划分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大多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学工
财政预算评审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从发挥财政预算评审的基础性作用入手,阐述了新时代财政预算评审转型与优化的举措,在推动财政预算评审转型方面:一是要整合组建机构,强化服务功能;二是要树立唯实理念,明确评审原则;三是要厘清评审权限,明确部门责任;四是要夯实预算基础,构建标准体系;五是要加强深度融合,开展绩效评价。在优化财政预算评审质效方面: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做好评审主体的“加法”;二是要简化业务流程,做好送审评审的“减法”;三是要增强团队意识,做好评审质效的“乘法”;四是要严守廉洁底线,做好不良风气的“除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